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從古代假期與文化,看華夏文明的盛與衰

2017年07月24日 14:32 PDF版 分享轉發

文:觀心

來源:正見網

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不同時期文化各有特點。從以人為本的角度而論,一個朝代為代表的文明階段,什麼時候放什麼假,全年有多少假日?也許能代表那個朝代時期世俗生活的繁榮程度,比如宋朝的法定假日有一百二十多天。但是物質繁榮並不代表文化繁榮巔峰,大唐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巔峰期,宋朝是全面的回落期。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西漢時期就確立了休假制度。據《漢律》記載:「吏員五日一休沐。」所謂「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即官員每五日當中可以放假一日。

除了常規休息,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放5天假。 官員的喪假和探親假,要根據遠近定天數,遇到特殊假日也就是誕辰放假3天,這樣算起來一年總共能休假73天,這樣的假期傳統一直延續到隋唐。

永徽三年,國事繁忙朝廷改五日休沐為「十日休沐」,也稱為旬休。官員每十日休1天,分為上中下旬各一天,又稱作浣,從此假期又有了「浣」的稱謂。

據《問奇類林》記載:「俗以上浣、中浣、下浣,為上旬、中旬、下旬。」在唐朝除了這樣的常規假,每年還有3個「黃金周」,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中秋、夏至分別休3天假,元宵節、中元節、孟蘭盆節、端午節、重陽節、三伏天幾乎每逢節氣都要休假一天。

在唐代,婚假、喪假、探親假已十分完備。探親假,在3000里以外者,每年有35天假(旅程除外),父母在500里以外者,每年有15天假。兒子行冠禮3天假,子女婚事有9天假,其他近親的婚假為5天、3天、1天。

5月份有15天的田假,9月份有15天備制寒衣的假,病假最長不能超過100天。父母喪假,文官退職3年守孝,武官100天休假,授業老師去世有3天假。 遇到特殊的日子和事情也放假,比如皇帝的誕辰放假3天。這樣算起來,唐朝假日超過了百天。

宋代假期在唐代假期的基礎上有所增加,據史學研究者介紹,宋代是歷史上傳統節日最多的朝代,不但開創了「天棋節」這樣的新節日,而且是逢節必休,有五個「黃金周」:元日(春節)、、寒食、天慶、冬至各7天假,聖節、上元、中元、夏至、臘月各三天假,合計每年假期大約有一百一十三天。

元代,延襲了唐宋「十日一休沐」的旬假制度。1264年8月,忽必烈頒布了一道規定:「若遇天壽、冬至,各給假貳日;元正、寒食,各叄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給假壹日」。 從這道規定中可以看出,天壽是皇帝生日,其餘節假則是傳統節日,假期加起來共16天,加上旬假36天,元代初年的全年公休假期只有52天。到了1277年,根據中書省的建議,忽必烈又頒令將旬假每月三天改為五天,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和乙亥日休息,接近了漢代五日一休沐的頻次,全年共七十多天假。

明朝初期只有18天假期,元旦五日,冬至3日及元宵節10日,加上每月五號放假1天,共三十天假。朱元璋過世后,增加了月假3天,加上原來的18天,每年正常休假有50多天。

清朝假期就更少, 演變為冬至、元旦、元宵三個節假正式打通的封印長休制度,官員把大印封存起來各回各家,一下休息一個月。官方的封印時間,一般是在年末的臘月十九至二十二,開印時間是正月十九至二十二,具體時間,由掌管天象曆法的欽天監選出吉日頒布天下。 據記載,慈禧太后頒發新政后與西方接軌,公職人員星期天可以休息。

假期有多少及什麼時候放什麼假,是社會文明的體現,但不代表整體道德水平的高低!文藝作品的整體水平,代表那個時期的社會道德基準!

中國漢人時代,自唐詩宋詞以後,就一代不如一代了。滿清以後除四大名著這些特殊道人的作品以外,傳至當今馬列文化全面取代之中國,近代中國文人己看不到一首高境界詩詞,也沒有一篇象樣的傳世佳文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林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