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從「天如雞卵,地如卵黃」 ,看古代天文學

2017年07月25日 15:53 PDF版 分享轉發

文:觀心

來源:正見網

中國古藉中,對為空中懸浮物及行星運動規律與原理,及與地球及人的對應關係最早形成體系。這是制定黃曆(現在叫農曆,是不對的)的基礎,包涵推演天象與人事之間對應關係《易經》的數理內涵。因此,古代真正的家,天文、地理與推演人事興衰與社會運行規律,無所不通。

明朝認為地球是圓的。《明史》天文一 渾天家言「天包地如卵里黃」,則天有九重,地為渾圓,其言地圓也,曰地居天中,其體渾圓,與天度相應。當赤道之北,故北極常現,南極常隱。

明朝知道地球是圓,宇宙是多維空間!

《明史》天文所言「天有九重」,指與地球體系相關的三界有九大境界,佛家細分有三十三層天。不同層天生命不同,凡人以下是地獄,人們說的陰間,凡人之上是天人和佛道兩家的神仙生存的高級空間。對天、地、人的原理與規律上下之貫通,形成人類文化史中最為獨立和獨特的天人合一學說,不僅能總結過去及現在,也能推導未來。

以下是古代相關著作的論述:

一、《地官司徒》描述利用日影測量方位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周禮》大司徒的職責之一,是編製並掌管天下地圖,自然也就掌握了測繪地圖的知識和技能。如何利用日影測量方位呢?

《地官司徒》中有這樣一段說明: 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

意思是說:通過測日影,來求得大地的中心;若其地偏南(離太陽近),日影就短,氣候就炎熱;若其地偏北(離太陽遠),日影就長,氣候就寒冷。若其地偏東,(見到太陽較早,當大地中心處於正午時),這裏已是黃昏,氣候多風;若其地偏西,(看到太陽較晚,當大地中心處於正午時),其地才是早晨,氣候則多陰雨。

這段話說明:在兩千幾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在地理測量中,實際上已知大地為球形的真諦!

二、漢朝知道地球是圓的

張衡《注》:「天如雞卵,地如卵黃」 張衡在《靈憲》中就未及原因,而是專門論述了的原因:

「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眾星被耀,因水轉光。當日之沖,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謂虛。在星星微,月過則食。」 這段話中說到,本身是不發光的,太陽光照到月亮上才產生光月。月亮之所以出現有虧缺的部分,就是因為這一部分照不到日光。所以,當月和日正相對時,就出現滿月。當月向日靠近時,月亮虧缺就越來越大,終至完全不見。

《周髀算經》認為月光是日照月所生:「日兆(按:通照)月,月光乃生,故成明月。」 看西漢京房解釋太陽月亮的關係以及月光產生原因:「先師以為日似彈丸,月似鏡體;或以為月亦似彈丸,日照處則明,不照處則暗」 。

《開元占經》 西漢劉向解釋日食的原因:「日蝕者,月往蔽之」《開元占經》卷九。 東漢王充在《論衡·說日篇》中引述過別人的一種更明確的說法:「或說,日食者月掩之也。日在上,月在下,障于日之形也。」

三、精確模仿太陽月亮地球運行軌道的渾天儀

唐朝袁天罡和,史書《唐書》記載,他們做了一個精確模仿太陽月亮地球以及各行星、恆星的運行軌道和規律的渾天儀。

渾天儀,是模擬日月與星辰運動的儀器。 唐代李淳風改良的水運渾天儀,以水為動力推動渾天儀自動運行,有銅人敲鐘和擊鼓以預報時辰,可以說是最早的鍾錶。也許近代鍾錶就是這麼來的,只是沒有和日月星辰的對應關係。

這個機器運行時間長了以後,生了銹卡住了。一個西域人叫瞿曇悉達的有幸成為維修這個機器的人員之一。他又通過學習中國古代的科學書籍,明白了天文要理。寫了一本《開元占經》上冊記錄了唐朝以前中國人對天文的認識,下冊更是玄機無限,可惜該書在滿清150年文字獄的焚書篡典歷史不幸被銷毀,幸運的是,上冊在考古過程中又找到了。

袁天罡精通天文和數學,他作的十本數學書都成為唐朝的教科書。另一個李淳風也很精通數學和精通天文。李淳風的《推背圖》把唐朝以後的各朝各代的事都給推算了一遍,其四十四、四十六象就是現在將發而未發之事。

在實證科學連幾天之內的天氣預報,瀕瀕失效的今天,這種貫通天地人循環一體的智慧,能不讓現代科學家鬱悶嗎?

四、《明史》中關於月食和日食的解釋

除《明史》天文一 「曰地居天中,其體渾圓。」 以外,《明史》卷三十一歷一 其議月食也,曰: 「暗虛者,景也。景之蔽月,無早晚高卑之異,四時九服其之殊。

譬如懸一黑丸于暗室,其左燃燭,其右懸一白丸,若燭光為黑丸所蔽,則白丸不受其光矣。人在四旁觀之,所見無不同也。故月食無時差之說。」

其議日食也,曰:「日道與月道相交處有二,若正會於交,則食既,若但在交前後相近者,則食而不既。此天之交限也。 又有人之交限,假令中國食既,戴日之下,所虧才半,化外之地,則交而不食。易地反觀,亦如之。何則?日如大赤丸,月如小黑丸,共縣一線,日上而月下,即其下正望之,黑丸必掩赤丸,似食之既;及旁觀有遠近之差,則食數有多寡矣。」

五、《千字文》中關於自然現象的表述

記得中國古代小學生普及課文《千字文》中第一句: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雲騰致雨,露結成霜」,都是自然現象的表述。

天地玄黃,指天如雞蛋的蛋清之玄清,地如蛋黃。這與張衡《渾天儀注》:「天如雞卵,地如卵黃」 及 《明史》天文一 渾天家言「天包地如卵里黃,則天有九重,地為渾圓,其言地圓也。曰地居天中,其體渾圓,與天度相應。……」的道家學說一脈相承。

由以上資料可見,中國古人早就知道地球是圓的,以及天體和萬事萬物運行的原理和規律!只是被人嚴格掩蓋以確立愚人的現代唯物教育。否則,基於進化論和無神論基礎之上的現代唯物教育無法確立。

萬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的生命產生的原理、製造技術及相關原材料和工藝。否則,絕無可能存在!按照現代實證科學,對高科技製造原理及技術和原材料的理解,飛禽走獸、花草樹木及人等內外循環結構如此精密複雜、而且能代代繁殖的生物絕不可能存在!現代智能機器再先進與之相比,科技含量都微不足道。宇宙與萬物誰造的?這樣的大智慧和高科技,只有更高級生命才能掌握,神才是真正的大科學家!除此沒有更合理的答案了。

以上古籍資料源於網路,文章整合有刪改。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