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繪本教子(八): 錯過時機 她曾屢屢失敗

2017年09月10日 15:03 PDF版 分享轉發

文:劉如

來源:正見網

學力提高、惡行防止、加深親子關係、人與人愛的橋樑,等等,由於這數不清的兒童的教育作用,小學校都普遍導入給學生讀繪本的時間,使之成為一種學校教育的共識,然而,當我們這些熱心的,帶著強烈的為了教育孩子的目的,被必須完成給孩子讀繪本的使命感催促著,強而為之時,卻發現不遂人願,孩子根本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乖乖地靜靜地坐著聽你念書。經歷了無數的失敗后,這才幡然醒悟,原來成功與失敗,就在一念之間……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一位日本媽媽的肺腑之言

媽媽養育三兒 無暇顧及繪本教育

有這樣一位日本媽媽,多年前養育著三個兒子,當時最小的5個月,次男才兩歲,大兒子上園,因要每天餵奶,買菜洗衣做飯,訓練次男的排泄的自立,小兒的離奶食物,大兒的盒飯、接送,等等家事與育兒的忙碌,她雖然非常明白給孩子讀繪本的作用,卻實在無暇顧及,只好一直迴避這樣的想法,直到大兒子開始上學的那一年,她內心才稍稍有了一點餘地,從前因無奈壓抑著的給孩子讀繪本的心愿這才從新喚起。

有一天,她義務給大兒子呆過的整理書架,卻發現了一本很熟悉的繪本,不曾想這本書讓她百感交集,兒子當年常常借回家要求媽媽念給他聽的情形如歷歷在目,然而那時,兒子經常因為媽媽太過忙碌,而被拒絕,後來兒子再也不叫媽媽讀書,而是自己非常孤獨的翻著看圖,再後來,乾脆藏起來,不讓媽媽知道自己在看什麼書。媽媽看在心裏,一邊心痛卻又無可奈何,隱隱約約的想著,等小的兩個孩子再大一些就會好的,到那時,定能彌補,甚至連這個心愿也是模模糊糊的,若有若無的,因為大兒子從未表現得很抵抗,也從未因媽媽的無暇顧及而大吵大鬧,反而什麼都自己玩,自己樂,一臉的天真,唯一的不同,就是再也不叫媽媽給念繪本了,總是藏起來一個人翻看,媽媽印像中這本整理幼兒園書架時發現的繪本,就是兒子最常借回家的書。

媽媽回憶著兒子當年的情形,感到十分愧疚和心痛,自己有意無意的忽視,一定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儘管孩子沒有明顯的埋怨,但是被拒絕念書的失望,定然被埋在了內心深處,從此大兒子沒再提過念繪本的要求,甚至,也不再借繪本回家。想到這裏,媽媽內心一陣刺痛,悔恨之心促使她毅然翻開手中的繪本——那本曾讓兒子借回家看了很多次的書。媽媽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認認真真的讀一遍,然後,媽媽發現,原來這本書因為文字量稍大,適合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自己閱讀,三四歲的孩子看不懂,所以需要父母念給孩子聽。媽媽內心稍有安慰,覺得還有救,決定借回家,彌補自己的悔恨和遺憾。但是沒想到,事與願違,彷彿錯過了時機,她碰到了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

錯過時機 孩子漠不關心 媽媽失敗無數

這位媽媽說,估計很多父母都碰到過跟她相似的情況,希望彌補那份對不住孩子的悔恨,沒能在3 歲前後孩子主動懇求自己讀書時及時給孩子讀繪本,抱著這樣的遺憾,抱著這樣的熱心,抱著滿腔的母愛,自己也真的開始有時間可以做到陪孩子讀書時,卻發現,彷彿一切為時已晚。

那一天,媽媽借回那本兒子曾經最愛的繪本,等自己忙完家務,終於可以坐下,拿起那本書翻開,一字一句開始認真的讀書,也下定決心,從此以後,每天都要讀給孩子聽,讓孩子好好的通過繪本得到最好的幼兒教育時,沒想到,三個孩子,沒有一個在認真聽,小的不耐煩,亂翻書,不讓你按書的順序往下讀,大兒子呢,原本如此喜歡這本書的他,根本漠不關心,一會兒就走了,很快,小的兩個也玩別的去了,結果,只剩下媽媽自己一人,直面這無情的現實。

面對失敗,這位媽媽不得已,覺得那是自己教育孩子的使命,必須完成,於是認為是自己不懂讀書的技巧,或者讀得太少,沒成習慣,就這樣,她讀了各種關於繪本的理論書,然而大多不是告訴你小學四年級之前如果沒養成讀繪本的習慣,如何如何為時已晚,就是繪本育兒的功效如何顯著,催促父母好好給孩子讀書,結果是父母背負著沉重的責任和帶著滿腔的愛意要這樣做時,卻直面各種困境,尤其是眼看就要錯過時機的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父母,更是著急,更易失敗,這位媽媽就是這樣,尋找各種辦法,就是沒法找到一本書,針對她的情況,或者說針對許多不同性情孩子,不同父母現實條件的情況,針對最後父母因為一再失敗,不得不放棄的情況和煩惱,交給你一個萬能之策的解決辦法。

這位媽媽經歷了數不清的失敗,翻閱了大量的理論書,試過各種辦法,甚至強行要求兒子乖乖的聽,最後不但沒成功,最終導致大兒子厭惡讀書。

經過這些慘痛的教訓后,她終於靜下心來,反思自己,開始站在孩子的角度追尋失敗的原因,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一念的改變,解不開的所有問題,開始發生根本的轉變,她找到了讓父母與孩子都很輕鬆接受和做到的辦法。(待續)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