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古人的道德與智慧(29)

2018年11月17日 18:26 PDF版 分享轉發

文:陸善
來源:正見網

一、虔敬信佛,神助順利

陳騏,虔敬信佛。做了江西僉憲官,初到任,就夢見一隻虎,帶三隻箭,登上船。醒了以後,很覺奇怪。正好衙門裡,正在審問吉安的一個女子,謀殺親夫的事。陳騏心存疑問,起初,這個女子嫁給鄉校的庠生。女家富,而夫家窮,女家常常周濟庠生,庠生很感激,常將此事告訴他的朋友周彪。周彪家也富裕,聽說這個女子極漂亮,內心想與她為婚,但沒找到媒人。後來庠生將與此女結婚。迎親時,請周彪當伴郎。迎親途中,碰到強盜,把庠生毒死。

庠生的,懷疑是女家嫌庠生窮,故意使人攔路殺死他的兒子,好把女兒另嫁。但不知道這是周彪的陰謀,想奪得這個女子。他告到官府。審案的人認為:女的有姦情,謀殺親夫。陳騏審問庠生的父親,對方只說:女的與人有姦情,但又說不出是誰。便讓人檢查,而這個女子又確實是處女。於是又問庠生的父親:你兒子與誰關係密切?回答:周彪。

陳騏心想:我在夢中,見虎帶三隻箭登船,這不是周彪(「彪」字是一虎、三划如箭)嗎?況且周彪又陪伴迎親。

過了幾天,陳騏故意寫信給吉安,說要找幾位有學問的人,來編修郡志,而周彪是其中之一。周彪到來后,陳騏備酒歡迎。酒喝到一半,陳騏把周彪單獨找到后屋,讓左右服侍的人退下,拉著周的手,嘆道:「有人說你殺了庠生,要娶他的妻子,我可憐你有學問,而且這個案子一審定,就不能反覆。你應該把實情告訴我!」周彪開始驚訝,後來,便恐懼地跪在地下,吐露了真情。

陳騏把他的話,記錄在案,暗暗派人把同謀者抓來,一次便審訊明白。搞清了這個案件。周彪伏法。

全郡的人,都認為:陳騏剛上任不久,就駕輕就熟,不費吹灰之力,破了一樁隱蔽大案,真是神仙!他們不知道:陳騏信佛,剛上任時,就己經在夢中得到隱喻、點化:有一案件,罪犯將是周彪…上蒼助之,天意成之,剛一上任,迅即破之!

二、鬼魂現身

范檟擔任淮安太守。有一家百姓,兒子將娶媳婦。但兒子徐柏,卻突然失蹤。父親告到官府。范檟心想:臨結婚的人,當不該往遠走,大概是被別殺害了吧? 其父說:「我兒子有力氣,別人殺不了他。」

這個案子,長期擱置,未能了結。有一天晚上,范檟坐在蠟燭旁,睡著了,在夢中,忽然看到有一個人,衣服濕了,臂上綁一塊磚,彎著腰,急走過去。范檟暗暗怪曰:這是徐柏的魂靈啊,胳臂綁塊磚,這是扔進水裡淹死的。次日問下人,附近哪個池沼最深?我想去玩玩。回答說:有一個寺廟池塘。

范檟太守, 便坐著轎子到了那個池塘,指著水說:「徐柏的屍體,在這裏。」但是撈了一陣,沒有撈到。正要走,忽然泛起了水泡,像水開了似的。再撈,果然撈出一具屍體。便招他父親來認,果然是徐柏。但不知是誰殺的。范檟想:徐柏有力氣,殺他的人應該更有勁。有一天,他忽然下令說:現在動亂剛結束,我要選幾個強壯有力的人,當捕快手,以維護治安。選完后,看見其中有一個人,反穿著的褂子,有血跡。就大聲喊:「你為什麼殺人?衣服前襟還有血污呢!」此人大驚,不得不承認了殺人、埋屍于塘內的罪行。

人們說:「范檟太守有神識!」從此,范檟太守所管轄的淮安地區,匪盜人人自危,不敢作亂。太守因勢利導,播德安民,淮安大治。

三、蛛絲馬跡

湖州趙三,與周生是好友。二人相約,一起去南方做買賣。趙三的妻子孫氐,不願意讓上丈夫出去。為此,夫妻吵了幾天嘴。到了約期這天的黎明,趙三先行,到了船上。因為太早了,在船上假寐。船夫張潮,見他帶有包袱,見財起意。把船劃到僻靜地方,把趙三扔進水堡。又把船划回原處,假裝熟睡。

周生來了以後,見趙三還未來。等了很久,便叫張潮去喊趙三。張潮到了趙家,直叫「三娘子」!問趙三為什麼還不來?孫氏吃驚地說:「他早就出門去了!怎麼能還未上船呢?」

張潮回到船上,告訴了周生,周生很驚異。便回來,與孫氏分頭尋找。三天也不見蹤影。因此便寫成狀子報縣。縣太爺懷疑孫氏有姦夫,謀害了自己的丈夫。案子拖了很久,仍未能結案。

有一位楊評事,檢查案卷后,立刻斷定,那個叩門便叫「三娘子」的人,一定知道孫氏的丈夫,不在屋裡。因此,把張潮抓來一審,兇手果然是他。

這位楊評事查案,精細幹練,蛛絲馬跡,絕不放過;順藤摸瓜,手到擒來;德性高尚,智慧驚人。真是令人欽佩!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四、恩將仇報,咎由自取

楊茂清提升為貴池知縣。貴池濱臨大江,往來客商行人不斷。當地人常打官司告狀,楊茂清根據當地風俗情況,認真辦事,處理訴訟,果斷明白,很有政聲。這時,青陽地方,發生一起殺人案,御史把這件案子,下到郡里,郡里就派給楊茂清去處理。

案情是這樣:有一個人叫王贊,是從涇縣逃亡來到青陽。富戶周鏗金收留他,又幫助安了家。周家對王贊是有恩的。但是,他卻想貪財陷害周鏗金。他找了一個乞丐女人,藏在家裡,說是他的親戚。有一天約周鏗金來到他家,讓這個女人陪著說話。走的時候,又讓這個女人,送到門前小橋時,她和周鏗金糾纏。女人落水而死。

這時,王贊便誣陷周鏗金推女人落水,進行訛詐索賠,告到官府。當地官員,誤以為真,把周鏗金逮捕入獄,並呈文上級。

楊茂清來到后,首先查閱案卷,發現證人可疑,是一個過路的商人,提供的證詞。他想:為什麼不找附近鄰居查證,而找一個過路商人?隨即找鄰居查證,又到現場勘察,發現許多破綻。再次審問王贊,王贊不能自圓其說,直至語塞服罪,才真相大白。

王贊恩將仇報,咎由自取。當地的百姓,都鄙視他!

五、羊祜邊境攻心戰

西晉名將羊祜(紀元221—278年)逝世不久,吳國被平定了。軍慶班師回朝,論功行賞。這時,晉武帝雙眼,淚光盈盈,喃喃自語:「說良心話,這都是羊祜公立下的功勞啊。要論功勞,他最大!」

原來,紀元269年(西晉武帝泰始五年),羊祜奉晉武帝之命,征討吳國時,成功地運用了攻心戰術。

晉、吳兩國,大動干戈,常有吳國兵將,前來投降。羊祜細細問過一遍后,總是寬宏大量地說:「誰想回去也行,你們來去自由。」

每次外出活動,羊祜常穿一身輕便皮衣,不著鎧甲。住所附近,保衛的侍衛,總不超過20人。一有空閑,羊祜就跟將士們,一塊兒去打獵捕魚。這一切,全給敵方 吳國士兵,看在眼裡。他們從來未見過這麼平易近人的敵軍將領,漸漸失去敵意,紛紛越過邊界,向羊祜投降。吳軍的鬥志,開始慢慢鬆懈。

羊祜這人很怪。兩國交戰,他不搞突然襲擊。晉、吳將士,雲集戰場。一時狼煙烽起,戰鼓聲不絕於耳。有位將領說:要獻詐兵之計。羊祜卻呼喚左右侍從:「來,把他捉住。用美酒灌醉他,讓他開不了口。」那將領給扭著,灌個酩酊大醉。然後放還。

兩軍交戰正濃,有人捉來了兩個吳國小孩子。兩個小孩瞪圓了雙眼,驚恐萬狀。羊祜沖他倆寬慰地笑了,忙招呼壯士:「送他們回去,一定要找到他們的家,一定要保證他們平安無事。否則,唯你們是問!」兩個小孩子,破涕為笑,走了。

不久以後,吳國將領夏詳等人,前來投降,那兩個小孩子的父親,因大受感動,也帶著部將來投降。

有一次,吳國將領陳尚、潘景,入侵晉地,羊祜派兵追擊,截殺了他們。事後,羊祜卻隆重地給他們舉行葬禮。羊祜高聲宣揚他倆是寧死不屈、報效吳國的忠臣。陳尚、潘景的士兵,聞訊后,悄悄趕來送葬,羊祜以禮相迎,以誠相送。

吳國將領鄧香,舉兵入侵晉朝夏口,一敗塗地,被羊祜活捉。鄧香被晉兵捆綁押送到羊祜面前時,心中誠惶誠恐,羊祜卻微笑著揮手吩咐鬆綁,饒恕了他。鄧香感激涕零,連連叩頭。他返身入吳,馬上帶領大隊人馬,過來,投降了羊祜。

羊祜這邊的人,一旦進入吳國領土,卻都有特殊的「規矩」。收割吳國的穀物,當軍糧了,都要統計好數目價值,送給吳國百姓絲織品,作為償還。羊祜和手下兵將,馳騁在吳、晉邊界打獵、遊玩,總在晉地活動,從不踏上吳國土地。禽獸不識邊境線,有時它們亂竄,一旦禽獸先被吳國人射傷逃到晉國這邊來,羊祜總吩咐手下,綁好后,送還給吳國人。

沒多少時候,吳國人對羊祜心悅誠服。吳國雖與晉國敵對,卻尊稱羊祜為「羊公」。跟羊祜對戰的吳國將領陸抗,也嘖噴稱讚:「羊公胸懷寬廣,連樂毅、諸葛亮,都比不上他啊!」

吳國人的心,逐漸偏向羊祜。這一切,都為晉國征服吳國,奠定了思想基礎。無怪乎,晉武帝會這麼動情地追念這位作古的大臣。

六、王戎辨路邊苦李

西晉時期的宰相王戎,小時候就很聰明。夏日的一天,他和幾個小夥伴,到臨沂城外去遊玩。他們跳呀蹦的,玩得正帶勁,玩了一會兒,他們覺得很口渴。

一個小朋友說:「走,我們去找些水果吃吃。」他們遠遠看見大路邊有棵李樹,就奔了過去。好啊,上面沉甸甸地掛著滿樹熟透的李子。

小朋友們高興地嚷道:「多好的李子呀!多妙的李子呀!我們可以吃個痛快啦!」於是,大家一哄而上。只有王戎一個人,站在旁邊不動。
有個小朋友問:「喂,王戎,你還站那裡幹啥呀?」王戎說:「這李子是苦的,不能吃。」這時,一個小朋友已經咬了一口:「啊!真是苦的,呸!」小朋友們都嘗到苦味,扔下李子,跑到王戎面前,問他;「你怎麼知道這李子是苦的呢?」

王戎認真地說:「這棵李樹,在大路邊,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人摘光啦。這是棵野生的李樹呀!」

大家都讚賞王戎有先見之明。

七、司馬紹幼時妙言

晉明帝司馬紹(紀元299—326年)小時候,非常聰明伶俐,很受父親晉元帝的寵愛。

有一次,元帝抱著小太子玩,太監前來稟報:「陛下.派人來了。」

元帝朝見完畢,對幼小的太子說:「孩兒,你說太陽和長安,哪個離我們這兒遠?」

太子抬頭望望太陽,說:「太陽遠,長安近呀。」

「為什麼呢?」

「太陽好遠、好遠的,那裡從來沒來過人。長安近,所以長安常有人來呀。」

元帝摸摸太子的小臉蛋,高興地說:「對呀、對呀,還能講出理由來呢!」

第二天,晉元帝宴請文武百官。為了讓大家知道太子的聰明,就把太子也叫來參加宴會。

大家正吃得高興時,元帝問太子道;「孩兒,父皇問你,太陽和長安,哪兒離我們這兒近?」

太子又抬起頭,朝殿外一指說:「太陽離我們這兒近呀。」

元帝聽了,大吃一驚,頓時變了臉:「你怎麼和昨天說的不一樣呀?」

太子說:「你們看看呀,那不是太陽嗎?我們老是能看見,長安呢,我們怎麼也看不見長安。這不是太陽近,長安遠嗎?」

元帝鬆了一口氣,得意地笑了。

八、巧懲惡霸

王羲之(紀元321—379年)在擔任太守時,曾經斷過一件案子。一天,有個叫阿興的獵人,到衙門告狀:若干年前,阿興的父親在深山打獵,被一隻斑額老虎追趕,跌下山崖,一命嗚呼,阿興為了安葬父親,曾向當地大財主魯宋,借用一塊荒地。那天正遇魯宋為母慶賀80大壽,正在興頭上,聽了阿興的要求,就爽快地說:「這事容易,但你需送一壺酒,為我母親祝壽。」阿興為此特意賣掉了一張狼皮,置了一壺好酒,為魯母祝壽。第二天就將父親安葬在魯宋指定的荒地上。

以後,阿興繼承父業,以打獵為生。他吃得起苦,熬得起夜,而且臂力驚人,槍法精通,慢慢地發達起來。最近他在深山捕殺了一隻斑額大虎,不僅為父親報了仇,而且將老虎賣得了數百兩紋銀,於是置辦酒菜,與鄉鄰同享。

正當眾人喝得酒酣耳熱時,財主魯宋,帶領家丁,前來索債。阿興慌忙申辯:我與員外素無錢財往來,當初員外好意,給我一塊荒地葬父,小的已依要求孝敬了一壺好酒,此事已經結清,不知員外因何還要索債?」

魯宋說道:「我此來正為那塊地之事,當初我要的是『一湖酒』,你只給了『一壺酒』,如何就算了清?想我那塊地,系風水寶地,豈是一壺酒就能買下的?」

兩人當場就爭執起來,眾鄉親也作證說:當初講明的是一壺酒。無奈魯宋財大氣粗,咬定是一湖酒。說他不過,於是眾人就勸說阿興:到府衙告狀。

王羲之明白是魯宋恃強欺人。當時也不作判斷,命阿興回家靜候消息。

當天,王羲之帶著自寫的一幅《樂歌論》,來到魯宋家中。只見魯宋家深宅大院,院前小河,連通村外大河,河內鵝鴨嬉水,魚蝦淺游,果然富甲一方。魯宋見太守微服來訪,忙迎進客廳。

王羲之說道:「我對閣下的土產頗為喜愛,願以《樂歌論》字幅,換一活鵝。」

王羲之是有名的書法大家,一字能值千金,一篇《樂歌論》,真可謂價值連城,一隻活鵝又何足道哉?魯宋當場就慷慨應允。

王羲之當即將《樂歌論》留了下來,讓魯宋第二天拿著活鵝,到府衙來。

第二天,魯宋捉著活鵝,來見王羲之,王羲之笑道:「我的字幅,豈只值一活鵝?我要的是 一河鵝。」

王羲之又將阿興傳來,他高坐大堂,吟道:「鵝不論河,酒豈論湖?我假以『河、活』辨『湖、壺』,為的是嚴懲刁徒!」

說著把阿興的狀紙,丟給魯宋。魯宋這才知道自己成了被告。這惡霸雖然一貫欺壓鄉民,但畢竟不敢在朝廷命官、堂堂太守面前逞凶霸道.只得連連磕頭,知錯認罪。

王羲之當堂將這個仗勢欺人的惡霸,杖責40大板,令其將《樂歌論》交還。對於這個判處,阿興歡天喜地;魯宋垂頭喪氣。    『

九、王羲之智救災民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做右軍將軍時,琅琊郡一帶,連年大旱,顆粒無收,窮人把草根樹皮都吃光了,貪官豪紳們卻見死不救。王羲之於是寫了一道奏章,騎上快馬,不分晝夜地直奔京城。

皇帝接過奏章,不管上面什麼內容,卻全神貫注地欣賞王羲之的書法,特別是奏章上的「放糧」二字,飄如浮雲,矯若游龍。皇帝邊看、邊稱讚:「放糧」—-好,好,好!(是在稱讚放糧二字,寫得好)

話音剛落,只聽王羲之在下面,高聲應道:「謝主隆恩!臣今日就去琅琊放糧!」

等皇上明白過來,已是潑水難收了。只好將錯就錯,封王羲之為放糧的欽差。王羲之當天就打著:「奉旨放糧」的大旗,急急趕回琅琊郡,放糧去了……

(均據清代《淵鑒類函》)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