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大起底:百團大戰原來是百連小戰 黨竟處決真抗日中共將軍

2017年05月27日 15:17 PDF版 分享轉發

為紀念戰爭勝利70周年,台灣國防部2015年1月公布以紀念勝利70周年為主題的“勇士國魂”月曆。因將中國工農紅軍和的高級將領左權列為“殉國將領”,並比照編製,將左權列為少將。這份月曆受到兩岸廣泛關注。2015年2月,劉台平在台灣《旺報》撰文《中共抗日將軍戰死之謎》認為中共將領共有3位在抗戰中犧牲,左權是在指揮八路軍總部撤退過程中,被日本侵略者炮彈擊中犧牲。與其他史實印證,應該可信,但其他兩位與高敬亭,便耐人尋味。

八路軍第4縱隊司令員、新四軍第4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

列名化解兩岸分歧

左權被軍方列入殉國將領,大陸新華社刊文稱,這既是對歷史事實的尊重,也有利於化解兩岸的分歧,增進民族情感和團結。

中共要紀念抗日,必須持續誇大戰功提高自己地位。中共抗戰時,也確實戰死幾位將軍,就成了用來證明中共領導抗戰的證據。歷史真相只有一個,遲早要大白于天下。這幾位將軍究竟怎麼死的,就陸續隨著中共紀念而浮出水面。

中共將領共有3位在抗戰中犧牲,左權是在指揮八路軍總部撤退過程中,被日本侵略者炮彈擊中犧牲。與其他史實印證,應該可信,但其他兩位彭雪楓與高敬亭,便耐人尋味了!

原來,“抗日”將軍彭雪楓,不是戰死在日本人手上,而是死在不打日寇卻大打國民黨的戰場上。彭雪楓歷任八路軍4縱隊司令員、新四軍第4師師長兼政委、淮北軍區司令員、淮北蘇皖邊區黨委委員等職。

1942、1943年,彭雪楓與鄧子恢、張震、吳芝圃等在山子頭戰役中,一舉全殲來犯頑軍(不是日軍)。也就是毛澤東在1939年之後一再命令打擊的主要敵人──“國民黨頑固派”。就是我台兒庄大戰中的國民革命軍主力──韓德勤部,當場擊斃國民黨保安第3縱隊司令、淮泗專員王光夏、獨立第6旅旅長李仲寰,活捉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蘇魯戰區員韓德勤。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彭雪楓一直打國民黨,而不是打日寇。9月11日,在河南夏邑東八里庄圍殲土頑李光明戰鬥中,彭雪楓將軍遭流彈擊中殉職,時年37歲。中共史家招認:彭雪楓絕不是為抗日而死,更不是為國捐軀;而是為共產黨而死。

另一位中共抗日將軍高敬亭則是被中共所處決。

高敬亭,1937年紅28軍改編為新四軍第4支隊,高敬亭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38年3月高敬亭率軍抗日。7月在高敬亭的指揮下,先後在皖中連續取得了13次戰鬥勝利,戰績大小,姑且不論,但高敬亭抗日卻是真的。

在高敬亭率4支隊與日軍浴血奮戰之時,照中共說法,由於受錯誤路線影響,將他秘密逮捕,並將高敬亭槍殺在青龍場。時年,高敬亭年僅32歲。

為何要槍斃高敬亭,中共於今不敢面對,更不敢公開內情。但僅從此文所述事實,就可以知道,他不是戰死在抗日的戰場上;但卻如前文所述,他是在立下了抗日的戰功之後,被中共下令秘密逮捕槍決的。理由是受“錯誤路線”影響。但是,安徽民間卻有傳說,認為他正是因為不聽上面不準打日本的命令,才遭遇殺身之禍。

抗戰期間,國民黨一直攻擊中共“游而不擊”,而中共確實很難反駁這種說法。8年抗戰中,八路軍和新四軍組織的最大戰役行動是1940年的,此次戰役大多數時間也不過是扒扒破路、炸炸礦山、打一些數十人守備的小據點,並非是以消滅日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的戰役企圖。

戰役的後期,因為日軍以大隊(營)為單位,在根據地瘋狂報復,日軍對八路軍在太行山總部的報復行動中,仍然是以大隊為單位,進行長途穿插和奇襲,八路軍依然是難以正面抵擋日軍的進攻,最後導致副總參謀長左權戰死疆場。這就是中日雙方軍隊的實力差距,不是單純依靠戰鬥意志能夠彌補的。

然而與林彪甚至其他賀龍、劉伯誠等師長以及更多的旅長,為何未能得到像青天白日獎章,甚至在低檔次的勳章,理由安在?

空前團結槍口對日

八路軍趕赴戰場前兩月直如出閘猛虎,的確締造不差戰果,但是隨即遭到日偽重擊,損失慘重,不得不改陣地戰為游擊戰,以免更多的損失,但也因此無法取得大型戰役的勝利,比起其他由國軍擔任正面戰場的大型戰役,所呈現出來的軍人效死疆場的悲壯情境,顯然就差得多了!

中央軍、晉綏軍、西北軍與八路軍的官兵于這3個月內實現了空前絕後的團結與合作,將槍口指向日本軍國主義這個共同的敵人;儘管如此,擋在日軍主力最前方的部隊,還是由閻錫山指揮的晉綏軍與衛立煌指揮的中央軍,紅軍改編的八路軍缺乏足夠武器裝備,顯然只能騷擾敵人補給線而已,無法與日軍硬碰硬戰鬥。

在大陸廣受中共宣傳的平型關大捷,學者專家就指出,當時真正在平型關與雁門關陣地上與日軍對抗的,分別是楊愛源與傅作義指揮的晉綏軍第6與第7集團軍,八路軍主要任務,根本上只是打擊日軍的補給車隊而已,並沒有在整個戰役上發揮主要作用。

例如,在晉北反擊戰一役,國軍損失慘重,團長程繼賢殉職,鐵角嶺失守,旅長梁鑒堂殉國,原平保衛戰姜玉貞旅長殉職。

閻錫山與重慶大本營都清楚,中共部隊是游擊隊,從來無心與日軍拚死戰鬥。

八路軍採取游擊戰,陣地無法保有,沒有團長以上軍官陣亡,所以只有口頭嘉獎,無法獲取勳章。整個忻口戰役算是失敗的,國軍為了捍衛疆土,一共陣亡多個將領,如軍長郝夢麟、少將旅長鄭廷珍、少將團長劉眉生,第54師中將師長劉家麒,從最高指揮官閻錫山自請處分,到以朱德與衛立煌、傅作義、楊愛源、王靖國等高階將領應該都受處分。

大局著想只賞不罰

但蔣介石為大局著想,不想處分晉軍只有鼓勵士氣,一致抗日,所以並無獎勵,但對個別小勝如平型關戰鬥,仍為了鼓勵八路軍抗日而給予口頭獎勵,並給予獎金激勵士氣。

儘管如此,學界仍不失公允地指出,八路軍官兵對日本陸軍航空隊,位於陽明堡的飛行基地發動夜襲,炸毀日軍24架左右飛機,對於太原會戰帶來一定程度的幫助。

雖然朱德在閻錫山指揮下,擔任過第2戰區副司令長官,另外還有一至兩位副司令長官,可說朱德只是指揮八路軍在山西配合晉綏軍抗日,負責1/3防務,彭德懷始終擔任第18集團軍副總司令,當時集團軍高達40個,副總司令超過百人,因此八路軍的重要性的確被誇大也被高估了,可以參考閻錫山給朱德的電報,大都是指示朱德的作戰命令,也都是要求配合友軍支持側翼戰場,很少要求朱德獨立出擊,他指揮的3個師,也只有林彪的師打過幾場像樣的仗,另外兩師賀龍與劉伯誠則很少有戰功。

以1937年底太原會戰為例,當時前線是晉綏軍將領楊愛源指揮的第6集團軍,擔任主力,朱德的八路軍部隊,不過是在戰場右翼騷擾一下日軍交通線而已,談不上什麼華北抗戰的“中流砥柱”。

當時八路軍1個連都還不到100人,每連有槍的士兵不到一半,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糧食,都必須由第2戰區供應,否則根本不可能取得所謂“平型關大捷”。

當時八路軍最主要的任務是在敵後騷擾,或者扒鐵路剪電線,或者偷襲崗哨,有時也伏襲日偽小股部隊,最值得稱道的並不是平型關戰鬥,而是晉南戰役。這是一個中型會戰,蔣介石把整個閻錫山在晉南的10萬部隊交給朱德指揮,結果並不成功,只能草草收場。

平型關戰鬥據八路軍戰報:殲滅日軍1千餘人,但據軍統晉省諜報員康玉書電稱:日偽鈴木旅團輜重車隊遭林彪伏擊,損失兩百餘人及輜重甚多。日軍戰報:日軍亡167人、傷94人,雖然只是小勝,閻錫山仍稱讚朱德所部作戰頗有斬獲,但是真相是八路軍的連級單位不要說機關槍,就連步槍都沒有,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扒一扒鐵路,或者拔斷電線杆而已,對日偽當局實際造成損害非常有限。

例如38年3月襲擊石河橋斃敵30人,4月17日沁原斃敵百餘人,在武鄉之役敵我各千人傷亡,並未討到好處,在襲擊井陘縣微水鎮南河頭與獲鹿車站之一未能得手,4月28日各地檢討報告顯示,破壞鐵路多不徹底,日偽很快就修復通車了,戰區司令長官部要求朱德各部作業要徹底,還傳授各部隊破壞鐵路方法,但效果有限,殺死及殺傷的敵偽據朱德呈給閻錫山的電報,幾個月來晉南戰役也只斃敵千人傷7百,算不上大功勞。

另外,領導的百團大戰,學界指出中共當時根本沒有100個團的兵力,主要參与部隊恐怕只有100個連兵力,稱呼“百連小戰”更符合歷史真相。百團大戰8路戰報:斃傷日軍2萬餘人、偽軍5000餘人,俘日軍280餘人、偽軍1.8萬餘人。日軍戰報《華北治安戰》:亡302人,傷1719人,皇協軍傷亡失蹤1202人。

閻錫山與重慶大本營都清楚,中共部隊是游擊隊,從來無心與日軍拚死戰鬥,哪怕是雙方關係最好的時候也不例外。從38年2月起至39年4月止,短短1年兩個月,八路軍真正與日軍正面交過手,之後就避免正面交鋒,改以側擊偷襲等游擊戰法,因為正面迎擊傷亡太大,中共不願軍隊損失太甚,此後與國軍因為搶地盤、搶糧餉、徵稅收等不斷發生所謂摩擦事件。

抗日戰果不佳

由於中共軍隊戰果不佳,勝利后就顯得獎勵有限,戰後最大規模獎勵是于中華民國35年1月8日頒行“抗戰勝利獎章”,不分等級。頒給凡對於抗戰期間著有勛勞之中華民國官民、暨對我抗戰有貢獻之外籍人士。于同年雙十節隆重頒發,士農工商黨政軍各界都有代表獲獎。

共軍將領朱德、彭德懷與葉劍英,因分任18集團軍總司令副總司令及參謀長獲獎,受獎者限於軍長以上,因此時任師長的林彪、賀龍、與劉伯誠等將領就無望了。

文職方面,周恩來因擔任軍委會政治部副主任獲獎。董必武因擔任立法委員及對外交貢獻而獲獎。抗戰勝利勳章中共人員多人獲頒發,如嚴格按照戰功內容,獲獎人數不應如此之高。但在那個即將亡黨亡國的危機年代,蔣介石不能不在整體考慮下,為著國軍維持作戰能力、以及整個國家社會信心,堅持長期抗戰方針,不得不降低要求,其不得已之處也令國人同情與認同。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藍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