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香港之歌」誕生?《願榮光歸香港》創作人:音樂是凝聚人心最強武器

2019年09月11日 15:12 PDF版 分享轉發

同一晚,繼沙田、太古后,黃大仙、屯門、馬鞍山、旺角、葵芳、將軍澳、上水、觀塘,都有上千市民響應號召,齊集區內商場,眼望歌詞,一同合唱。埸面極其墟冚。一時之間,《願榮光歸》彷佛成為一首「香港之歌」。

2019年9月10日晚,大球場上演香港對伊朗的世界盃外圍賽,香港球迷高唱《願榮光歸香港》

今期流行:「何以,這土地淚再流…」

9月10日,《願榮光歸香港》一曲響遍全港各區。香港足球代表隊在大球場迎戰伊朗,球證鳴笛開賽,看台上球迷隨即合唱,如唱;中場休息大家築成人鏈,再唱;球賽結束,魚貫散場之時,繼續唱,走到銅鑼灣鬧市,仍在唱。

同一晚,繼沙田、太古后,黃大仙、屯門、馬鞍山、旺角、葵芳、將軍澳、上水、觀塘,都有上千市民響應號召,齊集區內商場,眼望歌詞,一同合唱。埸面極其墟冚。一時之間,《願榮光歸香港》彷佛成為一首「香港之歌」。

這首歌是如何誕生的?

「香需要有 power、能凝聚人心的歌。」T接受《立場新聞》專訪時說,希望《願榮光歸香港》能成為這樣的一首歌。

***

又「今天我」?

《願榮光歸香港》在 YouTube上已有眾多版本,原創 MV由一個叫 dgx dgx的用戶於8月31日上載,至今不足兩星期,點擊率已破百萬。

《立場新聞》透過連登討論區和 Telegram聯絡上「dgx dgx」,創作人真身叫 T,今年廿多歲,為全職音樂人。他說,自己有隊創作樂隊,以前寫過不少歌,既未曾公開,音樂性質亦多屬 pop rock,像《願榮光》這樣的 classical作品,是其第一次。

T形容,早在最初階段,甚至是五年前的雨傘運動,已覺得香港需要一首全新的抗爭歌。他舉例,過去社運街頭不時響起的《海闊天空》、《光輝歲月》,不是不動聽,卻總有點格格不入。「兩首都系偏向流行曲,雖然大家都有共鳴,但旋律上唔系好 match現場的氣氛。」

荃葵青遊行后的警民衝突

何謂「唔 match」?T從旋律角度解釋,《海闊天空》等流行曲有個特色,就是節奏感有少許錯位,即歌詞未必跟著重拍,又或一拍多於一粒字,「情緒激昂的時候,唱錯位的節奏歌系有少少怪的。」他認為,一首理想的抗爭進行曲,旋律應該類似古典音樂,「對正重拍的節奏感先啱。」

又有人覺得,在社運現場唱歌是「左膠」所為,無實質意義,T不太認同。寫《願榮光》之前,他搜集過不少資料,「自古以來的士兵都有好多軍歌,打緊仗時現場太嘈,梗系唔會唱;但情況好惡劣,又或平時消磨下時間,都會唱下軍歌,激勵士氣。」

因此他嘗試為香港抗爭者創作這首歌,「要可以激勵士氣,感染人心嘅。」

靈機一觸由尾句開始

但創作是需要時間的。

單是《願榮光》的旋律,T便花逾兩個月時間創作。「喺個琴前面,一路回想起抗爭的片段、新聞,一路彈。」有時他作了一些旋律,又覺得不夠好,於是推倒重來。「我要求比較高,呢首歌的 melody一定要簡單又易入腦,所以唔達標準的話,就會繼續諗。」

空想也不是辦法。T又參考過不少音樂作品,例如他很喜歡的巴洛克時期古典音樂,以及一些現代軍歌。他向記者提供一份參考歌單,裏面除了有英、美、俄三國國歌,還有美國的《共和國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以及韋華第(Antonio Vivaldi)的 Gloria in excelsis Deo。

由六月初開始創作,到了八月中,T靈機一觸,想到了全曲最後一句(「我願榮光歸香港」)的旋律。開了頭,全曲旋律創作就變得比較容易,兩天之內,一氣呵成。

他形容,的民族性,「唔似俄羅斯戰鬥民族咁激昂」,有「少少似英國人的莊嚴」,但又「無佢哋嗰種古板」,更似是兩者混合。因此《願榮光歸香港》開首的旋律較為莊嚴,「後面因為公義、自由、民主去發聲,變得激動啲。」

另一方面,有異於流行曲,《願榮光》更偏向古典音樂,樂句清晰、簡短,旋律分句明確,節拍均衡。不少人聽兩次已記得旋律,甚至很快懂唱,不是沒有原因。

「希望香港變回光榮城市」

有了旋律,就寫歌詞。T最先想好的,當然又是全曲最後一句,「我願榮光歸香港」。

「現在太多不公義的情況。大家以為香港是個繁榮安定、好光榮的城市。但原來一直揭露下去,原來唔系嘅…」

所以「我願榮光歸香港」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展望未來,「希望香港可變返一個大家心目中的光榮、榮耀的城市」,第二是指香港人「願意將個人的榮耀和光榮歸予香港」。

有些人看到歌名中的「榮光」二字,以為歌曲有宗教意味,T笑言自己不是教徒,而「榮光」既是基督教常用詞彙,其實也曾出自李白(「方將延榮光於後昆,軼玄風于邃古。」《大獵賦》)、魯迅(「他們的國粹,既然這樣有榮光,他們自然也有榮光了!」《熱風·隨感錄三十八》),共通點是都有「光榮」、「光採」之意。

其他歌詞是如何寫成的?T逐段向記者耐心解釋。

自由、平等、公正,都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但近年香港人卻發現,這些價值「原來會不斷被剝奪、打壓」,「這是歌詞第一段想講的,令大家有返共鳴。」

A1

何以這土地淚再流

何以令眾人亦憤恨

昂首拒默沉吶喊聲響透

盼自由歸於這裏

第二段歌詞,形容的則是反送中運動的概況,「大家見到不公義的情況,即使流血,甚至有人獻出生命,大家都要企出來。」

A2

何以這恐懼抹不走

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何解血在流但邁進聲響透

建自由光輝香港

第三段歌詞跟其他特別不同,主題是「黑暗時期大家都要繼續前進」。

B

在晚星墜落旁徨午夜

迷霧裡最遠處吹來號角聲

捍自由來齊集這裏來全力抗對

勇氣智慧也永不滅

最後一段則是展望未來,「希望光明、榮耀重臨香港」。

A3

黎明來到要光復這香港

同行兒女為正義時代革命

祈求民主與自由萬世都不朽

我願榮光歸香港

T承認,《願榮光歸香港》歌詞以意義行先,因此有些歌詞不押韻,「都無辦法,暫時未搵到更好的代替。」他期望如別人有更好的提議,之後可繼續修正,「好多呢方面的歌,啲詞都系改過好多次。」

除下口罩錄音室相見

閉門造車也不是好方法,寫好歌詞初版,T就打算找其他人幫手,集思廣益。

8月26日中午,他在連登開了個 post,題為「作左首軍歌幫大家回血《願榮光歸香港》招virtual合唱」,上載歌曲初版,「好 midi,好難聽的版本」,呼籲「連登仔」就歌詞提出建議,以及自行唱歌錄音上載,以助製作合唱版。

反應頗為熱烈,既有不少巴打、絲打「幫推」,提議怎樣改善歌詞,「本身歌詞無最重要的口號,『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有人諗到點放落去,我無諗過可放嗰個位。」還有 sound engineer表示可幫忙錄音及混音。這可超出 T的預期:「本身諗住唔系咁 serious,只系諗住放上去睇嚇反應點,無諗過要整咁多嘢,因為 mixing要好大製作先要。」不過他補充,早預到「連登仔」反應會熱烈。「覺得首歌旋律幾正,都有自信大家會鍾意。」

於是兩、三日後,廿多個連登巴絲響應呼籲,到錄音室進行合唱團錄音。由於大家放工時間都不一樣,最初他們逐個進行錄音,後來人齊了就四五個一組地錄,錄了好多次,「因為氣勢唔夠,要 dup多幾次,整厚啲個聲。」

T對這班脫下口罩合唱的連登仔女印象深刻。「睇得出大家都系好 serious的態度。行入 studio的時候,眼神好堅定,大家唔識大家,有少少怕丑,但落到場要唱時,大家聲線都盡量變到好雄壯嗰只。」

「佢哋唔係為我,為首作品,而係為咗大家,因為覺得呢首歌可以鼓勵到成個運動,凝聚到人心,佢哋先會出來唱。」

音樂作為武器

T當然是反送中運動的抗爭者之一。他說,自己比和理非「行前少少」,但又不是前線的勇武派。

他形容現在香港人正在打的,是一場捍衛人民良知自由公義的持久戰,「戰場唔單止喺街頭,唔再系立法會入面一條條例撒唔撒,而系思想上、道德價值上,有一大班香港人唔再系利益行先,發現有啲嘢比金錢重要,甚至比性命更重要。」

727元朗,安寧路一群戴口罩、頭盔,手持自製木盾牌,部分持雨傘身穿黑衣的人,朝南邊圍方向前進。

T則慢慢發現,除了在街頭抗爭,作為音樂人,他可以做得更多。「音樂系一樣好重要的工具,好似前蘇聯,佢哋系控制音樂控制得好嚴謹,因為佢知道音樂好容易鼓動到人心,比起文字、口號、圖片,更有感染力。」

前線抗爭者手執木板、雨傘為防具,用磚頭、石塊、汽油彈為武器;音樂,則是 T為這場運動貢獻的最重要武器。

8月31日,《願榮光歸香港》合唱版 MV正式見街;幾日後,歌曲突然爆紅,先有美國領事館一帶花園道的遊行隊伍合唱,然後遍地開花到香港大球場,以至全港各大商場。

T試過在現場跟其他人一起唱自己的作品。他說,那個場面既令他感動,「好多唔同年齡的人,阿叔、嬸嬸,都拎住歌紙,好努力地唱,即使拍子唔系好准…大家都有首歌可以團結人心,呢個目標系達到嘅。」然而作為創作人,他笑言,自己大部分時間其實在擔心,「喺度驚大家甩 beat、唱得唔夠好…從藝術家的角度,梗系想大家唱好啲。」

怎樣唱得好一點?「要雄壯啲,同埋個節奏感差少少;短音那些位,大家可能未唱慣呢種 style,成日會將啲音拖長咗,節奏感少咗。」

當作品成為「香港之歌」

另外 T又想善意提醒大家,不用過份吹奏《願榮光》:「大家唔駛狂 loop一首歌,因為唔系個個人都鍾意,大家都要尊重佢地的權利,唔駛24小時狂播轟炸,都俾佢哋選擇下想唱的歌,或者唔唱。」

但觀乎事態發展,隨著各區街坊繼續自發舉行大合唱活動,《願榮光》似乎會變得愈來愈家傳戶曉。不少人將此曲設定為電話鈴聲,甚至是鬧鐘的音樂,聲言「每朝叫醒我嘅,唔系鬧鐘,系希望啊!」顯然在許多人心目中,《願榮光》已不僅是抗爭進行曲,更是「香港之歌」,甚至是香港「國歌」。

對此 T不置可否。「呢個系連登仔不嬲的誇張手法,好聽就話系國歌,呢個誇張手法系有利宣傳的,但講返現實層面,香港只系一個特區,唔系國家,何來國歌呢?」他又提醒,「我原意是抗爭的進行曲啫,但如果你要將佢變做區歌、國歌,應該系民主討論的結果。唔系話,我自己或一小班人話系就系。」

七月中,當「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成為反送中運動最廣傳的口號,馬上挑動政府、建制派的神經,就連特首林鄭月娥也曾公開指口號「挑戰一國兩制和國家主權」。如此看來,隨著《願榮光》進入大眾視線,以至獲高舉為「香港之歌」,它可能很快也會被政權盯上。

「呢個就系所有藝術都會面臨的困難,每個人睇一件藝術品、聽一首歌,都有佢各自的理解,無理由話你唔可以諗其他嘢,是聽眾個人理解,我控制唔到。」

當然 T也不天真。他不是沒想過會被人秋後算帳,「但唔驚得咁多啦,系咪?」

香港對伊朗,中場時段,球迷大合唱

來源:立場新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趙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