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烟

政治禁书版提供中国大陆政治禁书下载阅读分享,所有跟中国政治、经济、人权、民主自由、文革六四等相关的所有政治禁书下载阅读和分享。
  • Advertisement
本贴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发现其它问题,请点帖子右上角的倒三角图标举报该帖。

往事并不如烟

帖子admin » 2011年8月16日

帖子“往事并不如烟” 为您提供《往事并不如烟》 书评介绍, 《往事并不如烟》内容简介和 《往事并不如烟》html、txt下载阅读。

媒体报道及被禁获奖缘由:
报道一:《往事并不如烟》获奖综述大纪元11月14日讯】(美国之音记者东方报导) 不久前北京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在北京郊区举行第二届自由写作奖颁奖仪式。作家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获奖。

*在京举行,官方不提*

尽管参加这项颁奖典礼的人数超过原计划的一倍多,尽管在北京的著名独立派知识分子几乎全部参加了这一盛会,尽管包括路透社记者在内的很多中外媒体记者采访了这次颁奖典礼,然而,在中国官方控制的媒体上,看不到一丝关于这一新闻事件的报导。

章诒和是谁?《往事并不如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这本书能够获奖?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接下来,我们便为您细说端详。

秋天,是北京最好的季节。特别是北京郊外的山区,更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情趣。中国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第二届自由写作奖颁奖仪式就在北京东北部的一个幽静的山谷举行。

*62文人躬逢其盛*

据与会作家介绍,山谷里有一处别具艺术特色的小院,名叫“口楼画家村”。在画家村的厅堂里,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2位作家和采访人,这超过了原订计划30人的一倍多。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的主席刘晓波宣布第二届自由写作奖授予《往事并不如烟》一书的作者章诒和女士。

*刘晓波:影响海内外华文世界*

刘晓波在接受本台采访的时候,介绍说:《往事并不如烟》在海内外华文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香港版本的书名是《最后的贵族》。我最近出差,经过香港机场的时候,看到机场免税商店里放在最显著位置的,就有章诒和的这本《最后的贵族》。尽管这本书在中国大陆遭到禁止,但是在一国两制的香港,这本书仍然可以公开出版发行。这本书在香港机场里以显著地位陈列,显然主打的消费者是路经香港回中国大陆的旅客。

被称为北大才子的北京著名独立知识分子余杰在致词中说:“该书是1940年代以来,汉语世界文学与历史、记忆与事实之自由表达、追求人性之真的少有的作品之一!”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主席刘晓波介绍自由写作奖的评定原则的时候说,这项奖的评定原则,是独立于官方评价体系之外的,由自由作家认可的评价的体系。这就是它作为写作自由的守望者的全部意义。

*章诒和动情忆苦*

据与会作家介绍,章诒和女士在会议上发言的时候,特有的冷峻气质无法熨平内心的激情,说到动情处,泪水在眼中打转。当她讲述自己屡遭暴虐之残并在风雨之夜埋葬同为囚人的尸体时,会场上不少男子汉低下了头。章女士也不无冷峻地告诫人们:当我们刚刚从专制制造的人性灾难中爬行出来的时候,不幸地又陷入了物欲的专横之中!

*王力雄演讲*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这次是第二次发奖。第一届自由写作奖得主是《黄祸》、《天葬》的作者王力雄先生。王力雄也应邀参加了演讲。他用缜密的逻辑论证了政治势能与大众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前进的“平齐线”与个体安全感的命题。

*廖亦武吹箫诵诗*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主席刘晓波曾经在六四天安门事件之后,被作为学生运动的黑手关进监狱。刘晓波接受本台采访的时候说,发奖会上有一个小插曲不能不提。那就是著名网络作家廖亦武先生为会议凭添了一道风景,他吹箫并朗诵两首特别含义的诗作,令不少人心绪飞逸,更令不少人把压抑了多年的个人道义情感缓释出来。

除刘晓波、余杰外,到场的社会知名人士还有包遵信、焦国标、卢跃刚、王怡、余世存、北村等人。

*一度被禁,盗版流行*

《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是章诒和,她的父亲就是被毛泽东称为「中国第一大右派」的章伯钧。据报导,这本书在中国大陆一出版后即受瞩目,中共中央宣传部曾一度下令禁止发行,但是盗版本现在仍然在大陆许多书摊可以买到。

章诒和曾向父亲章伯钧承诺把文革前后时代的光荣与耻辱记录下来,因此写了《往事并不如烟》这本书。

*获奖原因*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理事会和自由写作委员会均认为,章诒和以三十年的苦难和血泪凝聚而成的文字,赋予了沦为权力和金钱的奴隶的当代汉语写作以崭新的质地—— 这种写作不仅仅是对黑暗时代的控诉,更重要的是申明了对不可摧抑的人性尊严的肯定,对破坏这一尊严的所有企图的否定。 (博讯 boxun.com)

*秉承父命写历史*

*笔会的颁奖词指出,如德国作家黑塞所说,“作家是读取周围世界之良心状态的指针和地震仪”,章诒和的作品显示了当代中国作家中少有的捍卫人的自由、尊严和历史记忆的勇气。

颁奖词指出,作为当年“中国第一大右派”章伯钧的女儿,章诒和与父亲一起承担了历史的重负。在长达十数年的牢狱生涯中,她曾被迫从事掩埋其他左7d徒尸体的可怕工作。有一次,在风雨交加的荒野中,她几乎决心扑到死去的难友的墓穴里,以死亡来终结邪恶势力所给予她的一切凌辱。但她还是坚韧地活了下来,因为她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告诫——父亲希望女儿成为时代的见证人,父亲叮嘱女儿把那个时代的光荣与耻辱都记录下来。

*从两版本差异看出版自由*

颁奖词说,二零零四年年初,随著遭到大量删节的大陆版本《往事并不如烟》和恢复原貌的香港版本《最后的贵族》的先后出版,章诒和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华文世界获得了普遍的声誉,而这两个版本的差异又为后世研究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大陆新闻出版自由提供了典型的范例。

颁奖词说,尽管不久之后,中共宣传部下令禁止《往事并不如烟》的印刷和发行,但该书早已深入千家万户(包括数十万册颇具中国特色的盗版书),并成为二零零四年度最受瞩目的文化事件之一。

颁奖词说,章诒和的作品是文学,也是历史,是记忆。在当代中国,与专制主义抗争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与官方有意制造的遗忘作斗争。章诒和用文字完成了对时间的超越,为读者展示了毛泽东时代以消灭知识分子为目标的“反右运动”的真相。

颁奖词说,在她那冷静而不乏温情的笔下,那些身处备受屈辱的状态却努力保持人格尊严的知识分子们获得了复活。章诒和为我们讲述的章伯钧、罗隆基、储安平、张伯驹、康同璧、马连良等旧时人物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我们民族依然拥有那么一些高贵的灵魂。

* 章诒和:最大灾难是剥夺自由*

章诒和在答谢辞中说: “我从少年而青年,从青年而壮年,从壮年而中年,其间贯穿始终的一件事,是不间断地写检查,写交代,写总结,写汇报。由中年而鬓发皆斑,才开始了写作。如今,因写作而获奖。也不知是悲还是喜?但无论是喜是悲,我都要感谢国际笔会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授予我2004年度自由写作奖。 ”

章诒和说: 在中国,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作家、艺术家除了成为革命的“螺丝钉”以外,还必须成为“歌手”、“战士”,连沉默都是不可以的,因为沉默被视为消极对抗、心怀敌意。有人不堪体制的束缚企图“自我放逐”,其结果是从地球上长期消失或永久消失。前者如萧军,后者如王实味。渐渐地,那些很有头脑和才气的人,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强硬统摄下,失去了个人表达的勇气和社会洞察力。如果有人问:近现代中国最大的灾难是什么?我会回答:是对每个人天性与自由的剥夺。

*走出专制,走入物欲专横*

章诒和说: 现在的情况大有变化。知识分子的生活好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另一种情况随之出现——很多人对“物”的热烈追求远远超过了对人性之 “深”、对生活之“真”的冷静探究。神州大地,美不胜收。但是任何一个人只要怀著人道情怀和苦难意识,就很容易发现美景背后的灾难与不幸。我们似乎正从一种专制中走出,转身又走入另一种专横。

*回忆录简况*

节目的最后,我们向听众朋友根据我们了解的有关情况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本书。

《往事并不如烟》并非一部完整的回忆录,作者一共写了《正在有情无思间》、《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君子之交》、《最后的贵族》、《斯人寂寞》和《一片青山了此身》等6篇片断式回忆文章,合计20余万字。

除父亲章伯钧和母亲李健生之外,主要涉及史良、储安平、张伯驹、潘素、康同璧、罗仪凤、聂绀弩、罗隆基等8个人。他们都与章伯钧一家有过密切的交往,并曾关注过章诒和的少年成长过程,章诒和则直接或间接地见证了他们曲折的人生命运。

对于今天的许多年轻读者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人群。然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又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反动人物”。而他们的所谓反动,原因又都来自他们当时不合时宜的自由思想。于是,他们只得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别无选择地率先承受起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心磨难。

*作者苦难历程*

据作家杨泽文在一篇评论文章中介绍,章诒和自然也逃脱不了血统与家庭成份所带来的人生劫难:在首先被划成右派并定为右派大头目的父亲被撤掉交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中央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光明日报》社长等几个职务后,大学毕业的章诒和亦不能留京而被分配到四川省川剧团,后来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以至父亲含冤而死时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直至1978年才被释放回北京。而这时她熟悉而又尊敬的储安平、罗隆基和康同璧母女都已离世了。有的死后连尸骨都找不到,有的死后骨灰都没有留下,有的死后连墓碑都刻不了应刻的字。他们有才、有德、有能,个个心比天高,但命又比纸薄。这一切人为的悲凉与凄惨,都深深地印在了章诒和的脑海中。

*过来人有多少有此勇气?*

作家杨泽文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说到了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他说, 每当历史的某些章节有可能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还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改写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到章诒和的写作充满了现实意义。显然,这样一部书,没有作者的那个孤单人生和苦难经历,肯定是写不出来的。但反过来说,即便有过作者类似的人生际遇者,如今又有几个人能像章诒和一样有勇气写下充满沉痛与思考的以史为鉴的真切文字?言下之意,很多作家以进入商海为荣,很少愿意充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

报道二:【新唐人热点互动】历史风清云淡「往事并不如烟」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热点互动节目,我是主持人安娜。不久前,北京独立作家笔会在北京举行第二届自由写作奖的颁奖仪式,作家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获奖。那么,章诒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往事并不如烟》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本书为什么会获奖?今天,我们就请特约评论员韦实先生对这本书做一下点评。

安娜:韦实,您好。

韦实:安娜,您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安娜:韦实,我们知道在这一次的颁奖会上北京著名的独立派知识份子都到场。另外,有不少的中外媒体也到现场去采访,但是我们在官方并没有看到对这则新闻的报导,您能不能向我们观众先介绍一下《往事并不如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韦实:《往事并不如烟》既是一本小说,也是一本很真实意义上的回忆录,章诒和是「中国第一大右派」章伯钧的女儿,章伯钧以前是民盟里边的领导人,当日办光明日报的社长,也是开国的时候民主党派最重要的一个领导者,但是这么一个人在5几年的时候被打成右派。

章诒和小的时候有一段比较好的境遇,因为她接触一些当时民盟里面或者民盟外边一些中国的真正的知识份子和一些当时中国的精英。但是很遗憾就68年她因为在日记里边写了一些当时她认为是自由派的想法,她写了自己真心怎么想,结果当时相当反社会主义关了20年的牢,到了78年的时候出来,出来之后,先生又去世,她的后半生其实是很凄苦的。

那么在晚年的时候,她在自己的书里就有写著,她说她不对这个现实抱任何希望,觉得生存是一个很残酷的事情,她只是想把这段回忆写出来,那么这也是官方所恰恰要避免的一段历史,比如说反右,和真正对中国人人格和人性的一种摧残。那么实际上敢于证实历史也是整个中文的写作这么多年来不多了一本好的作品,我们不讲她的文字水平怎么样,虽然她写的是回忆录,里面有她自己回忆的成份,可是她对于每个人的事情都是引经据典。

安娜:那么,这本书大概内容是什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韦实:大概内容是讲她遇到的印象中的八个人,比如说当时办光明日报的编辑储安平、康有为的女儿和她的女儿,还有当时大右派称为是和她的父亲章伯钧同盟的罗隆基,还有「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聂绀驽,基本上是有八个人,但是每个人名我可能记不太起来,但是她把每一个人和她的交往、每个人的人格、每个人她看到的点点滴滴和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写出来一个回忆性的作品,那么就是这本书,它是一本八个人不同的故事。

安娜:我们知道这本书在香港的时候它的书名叫:《最后的贵族》,那么她指的最后的贵族就是指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母女,您看了这本书之后,对康同璧母女的故事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韦实:我的感想就是,她毕竟是在中国人身上比较少的贵族品格,但是这个品格在当时中国社会环境下是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安娜:您认为什么是贵族品格呢?

韦实:她自己的书里介绍她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英国人认为自己的孩子要先做人,然后做一个绅士、然后是一个贵族,就是说正直不偏私、勇于承担责任,而且愿意为别人牺牲自己,就是说首先人格上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个贵族和我们现在认为的新贵族,就是说灯红酒绿、暴发户、有钱和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两个概念。

而且她们当时很令人感动,这么一对母女知道是一个大右派在当年是人人和你划清界线的时候,她们本著一个我与人交往是看中这个人的人品,那么她们主动的去和章伯钧一家来往,那么这是她很感动的地方,但是这样的人你想她这个也讲到了她生活之中你看她们有一个喜欢音乐、喜欢英文、喜欢玫瑰、对生活的欣赏比方说衣著或鞋子,可是这样在文革之中要亲手把自己的玫瑰烫死、要用钢锯把自己的高跟鞋鞋跟锯掉、把自己的优雅生活方式全部牺牲掉,物质是极其的贫乏,到了晚上只能两、三点钟抱著小收音机听古典音乐,他们对时景的态度是逆来顺受的忍,是中国人很传统很宝贵的价值,她并没有要去改变这个时间,可是后来感慨共产党连这点空间都不给我留下。

最后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在晚年的时候曾经给孩子讲过说,她为什么相信一个人的命,就是说先父搞戊戌变法的时候,有十一次就是要死掉了,比如说当时如果晚一天变法或者说晚一天起事就会被抓住,如果在海上清政府的军舰如果不是没煤的话也被抓住,如果英国人没有派出兵舰去保护他也是死,左右是十一次死,当然最后是人命在天,后来她讲。讲了很深刻就是说你不要看说现在红太阳怎么样,他们一家绝对没有好下场,你也不看看你爸爸现在境遇不好,你们家的孩子会有一个好的未来,那么实际上也正是印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这个话却是从一个留学哈佛,当时康有为在中国的地位也是很明显的,他受的教育、他接触的人,那么到了晚年他有这么一个感慨,也是很令人深省的事情。

安娜:我们看在这本书里有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名字叫:两片落叶偶而吹在一起-储安平与父亲的合影,刚才您也提到储安平是当时光明日报的总编,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储安平这个人物。

韦实:胡适在的时候储安平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人,但是他在四六年以后办了一份《观察》,《观察》是很有现代媒体的味道,他独立于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他批评国民党的实政,但是它也不主张共产党的暴力革命,那么在章伯钧接手光明日报以后,他认为储安平是做编辑好的人选,储安平本身真正秉持了一个在那个年代他用了一个西方的理念来作为一个媒体,他首先提出来媒体就是监督政府的,他并不是一个党或者是政府的工具,那么他起的监督作用正好是他从新闻的本身这个事情是不是要对政府起监督作用?是不是要报导事件公正客观?而不是跟人民日报走。

那么当时比如北大提出大字报他们第一时间去采访,可是这样一个人就是刚开始反右的时候大鸣大放,当时去整右派实际上给你一个机会让你主动出笼,那个意思绝不是说我要听你的意见,而是说要抓住证据以后来搞运动整掉一批人,储安平很不幸成为这个牺牲者,那么他在光明日报做了60几天,后来在文革之中他太太是跟国民党当年投降的将军走了,那么自己处于一个人格上受到其大的污辱,因为他自己的事业已经没有了,太太跟别人跑掉,而且每天要挨打,最后在66年的时候去世,具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他的境遇是十分悲惨。

安娜:说到右派,书中还有一个人物叫罗隆基,他在58年的时候被划为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份子,那他这个身分比他任何地位、职位、官衔、他的学术职称都要响亮的多,您怎么看这个人物呢?

韦实:作者书里讲,罗隆基和她的父亲章伯钧上了大英百科全书还是字典,就是因为这个右派。罗隆基这个帽子可比他别的大的多,他是哥大的政治学博士,罗隆基大家不知道的可能就是说他属于新月派的著名人物,新月派当时有徐志摩、梁实秋、胡适,他和梁实秋、胡适是三杆枪,罗隆基主要是写政论的,他是哥大的政治学博士,他接受的都是英美很正统的政治学教育。回国之后,开始是任教,到共产党执政以后,开始做了民主党派的官,可是问题就是罗隆基的才华也和缺点一样突出,比方说他有中国式的才华、也有西方式的直言不率,可是这种性格的人在中国往往都是要吃苦头,因为他什么都讲。

他曾经讲过,现在是一个共产主义的小知识份子,在领导一帮资产阶级的大知识份子,这指的是毛泽东,那么讲了这个话以后,自然而然他受到各方面的打压。而这个人曾经天真的跟他父亲讲,我们应该民主党派有权利写宪法,而父亲讲共产党的本质还是以半本论语来持天下,这个宪法只是一个摆设。章伯钧在这个压力下他屈从了,而罗隆基没有,他后来的景运从有权有位到最后车也没有,一个心高气傲的人到最后命比纸薄。

安娜:在书中还有另外一个人物叫张伯驹,那这个人物他不是一个政治人物,但是他却和作者一家成为君子之交,这是怎么回事呢?

韦实:当时张伯驹也算是一个行政的人,他从政以后当时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了,家里只能看参考消息,他也就抑郁在家,当时他有个女儿也是受这个波及,因为父亲是这么大的右派,她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在学校正常的社会关系,那么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干,父亲觉得这也不对,跟母亲学字,当时他学字之后想要去画画。
张伯驹的夫人潘素是一个很好的画家,张伯驹就是让自己的夫人教他学画的时候,他们开始相识。

张伯驹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他和当时的张学良、袁世凯的儿子他们是并肩的,张伯驹在当时据作者讲可以说琴棋书画,诗词歌舞无一不通,而且做诗做的特别的好。有一可贵的是说他当时是倾家荡产,他有各种各样中国的书画真迹,比方有李白的真迹、范仲淹的真迹、杜牧的字他都有。

后来他讲,为什么要倾家荡产?就是说日本人一直在收括中国的国宝,那么他做的一切不是说是种浪漫的行为,而是要把国宝保存起来,那么共产党执政以后,他把这些钱捐给人民政府,但是后来临死的时候,他在北京医院里甚至拿不到一张床,因为所谓的行政基别不够。这个人和我们以前所了解到公子哥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以前公子哥给我们的印象就像是纨袴子弟、游手好闲,而张伯驹却是去收集国宝,甚至很多中国的诗、词、画、京剧的经典曲牌,都是靠他保存下来的,很可惜他的境遇却是这么的凄惨。

安娜:我们看到书中这些的人物他们或者有独立思想、或者有很深的中国文化传统的背景,而且他们是当时国人印象中真正的知识份子,但是他们的待遇为什么会这么凄惨呢?

韦实:因为知识份子真正意义上来讲是要承担道德责任的,他的想法永远和主流社会和执政人员的思想是不一样的,因为他看到了社会的弊端所在,或者他看到了真正的理性良知在哪里。可是问题就是说中共制度不是说有不同意见我要理解一下,你为什么这么想?或者为什么人和人之间要有这么大的观点分歧,而纵容你去从多角度过来看问题,不是。

而是说他每次搞政治运动都是把矛头指向一部份人,就是说这一部份人思想独立,而不是他的思想之内,那么每次90%多10%,很可惜第一批这些有思想良知的人就成为他的把子,而这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说大家的想法和他们一样有这个独立批判的精神的话,那中共这个政权就无法维持了,因为本质本身他并不是为民谋福利的政权。

安娜:我们看到现在在中国一些所被人称做是知识份子有独立人格的这些人,比如说像网路作家、还有一些敢于说话的知识份子,他们有的被抓入狱,或者有的受到其他方式的迫害,您认为在中国作为一个真正有独立思想的知识份子是不是很难?

韦实:事实上一直是很难,比如当时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那么孔子都很佩服颜回独居陋巷不改其志。那么到了现在尤其中国很物欲化,这个洪流越来越利害,不过好在我们看到有余杰、蒋彦永这样的人存在,还有一些可能文化教育并不是很高,甚至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但是却敢于到天安门打一个横幅-法轮功学员,我觉得像这种整个一个人格而言,这个才是我们觉得或者是我自己比较尊重的一方面。

安娜:您觉得现在中国的知识份子缺乏的是什么?

韦实:缺乏的是人格后面的道德力量,就是说你要想做到这些东西需要一种力量来支撑你,那么有意无意之间中国的知识份子可能把生存的压力摆在生命的意义前面,但是实际上而言,或者反过头来看,像作者讲的往事并不如烟,那么如果说一个人想要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话,那么相信坚持生命的尊严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答案。

安娜:谢谢韦实。观众朋友们,感谢您收看这次的热点互动节目,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希望您对我们的节目提出宝贵意见,并参与我们的热线节目。
联系电话:1-(212)736-8535
联系邮件:[email protected]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

往事并不如烟目录
正在有情无思间——史良侧影

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储安平与父亲的合影

君子之交——张伯驹夫妇与我父母交往之叠影

最后的贵族——康同璧母女之印像

斯人寂寞——聂绀弩晚年片断

一片青山了此身——罗隆基素描

人生不朽是文章——怀想张庚兼论张庚之底色

越是崎岖越坦平——回忆我的父亲章伯钧

往事并不如烟目录自序
这本书是我对往事的片断回忆,但它不是完整的回忆录。

  曾经,最珍贵和最难得的个人活动,便是回忆。因为它是比日记或书信更加稳妥的保存社会真实的办法。许多人受到伤害和惊吓,毁掉了所有属于私人的文字记 录,随之也抹去了对往事的真切记忆。于是,历史不但变得模糊不清,而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改写。这样的“记忆”就像手握沙子一样,很快从指缝里流掉。从前 的人什么都相信,相信……后来突然又什么都不信了。何以如此?其中恐怕就有我们长期回避真实、拒绝真实的问题。

  我这辈子,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拿起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 我即将枯萎的心。而提笔的那一刻,才知道语言的无用,文字的无力。它们似乎永远无法叙述出一个人内心的爱与乐,苦与仇。

  寂静的我独坐在寂静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窝里就会涌出泪水,提笔则更是泪流不止,毫无办法,已成疾。因为,一个平淡的词语,常包藏着无数寒夜里的心悸。我想,能够悲伤也是一种权利。

  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我仅仅是把看到的、记得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而已,一共写了六篇,涉及八个(不包括我的父母)。这些人,有的深邃如海,有的 浅白如溪。前者如罗隆基、聂绀驽,后者如潘素、罗仪凤。他(她)们有才、有德、有能,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可说而不可看,或者可看而不可想。其实,不 论贵贱和成败,人既不应当变为圣像,也不应当遭受藐视。

  书是献给父母的。他们在天国远远望着我,目光怜悯又慈祥。

章诒和

2003年8月21日于守愚斋

往事并不如烟 未删节版 txt html 下载:
隐藏: 开启
你必须回覆这个主题才能观看到隐藏的附件或内容
admin
网站管理员
网站管理员
帖子: 2632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11,146.58
附件下载( ATTACHMENTS DOWNLOAD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pdf.zip
(2.71 MiB) 被下载 24785 次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 (标注删减内容).pdf
(2.96 MiB) 被下载 10060 次
往事并不如烟.txt
往事并不如烟 txt 下载
(744.65 KiB) 被下载 12262 次
往事并不如烟.html.zip
往事并不如烟 html 下载
(342.69 KiB) 被下载 3180 次
附件下载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往事并不如烟 港版:《最后的贵族》 下载

帖子admin » 2011年8月18日

但洗铅华不洗愁——写者、编者谈《往事并不如烟》作者:章诒和王培元

写缘与编缘
王:在我的近20年的编辑生涯当中,还从来没有一本书,像这一
部这样,整个编发书稿的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魂灵的震悸、泫然的泪水,哀痛
和幸福的情感交汇在一起,荡涤着我的身心,仿佛经受了一场精神洗礼。鲁迅说,
从水管里流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我觉得,这部书,字字句句都是从
血管里喷涌出来的。可以说,这是充满着血泪的、“撄人心”之作。
世事沧桑,历史如烟如梦。几十年逝去了,史良、储安平、张伯驹、潘素、
康同璧、罗仪凤、聂绀弩、周颖、罗隆基,当然还有作者的父亲章伯钧、母亲李
健生,这些作者所熟悉的、已经走入历史的人物,作者至今依然无法忘怀,笔酣
墨饱地把他们叙写出来,折射出整整一个时代的风光云影,读来不能不令人感慨
系之矣。
章:我写这几篇文章的动机,如《自序》中所言,是为陷入绝境中的我,寻
找一个继续生存的理由和支撑,以拯救自己即将枯萎的心。还有一个远因——我
在入狱前,是接受了父亲撕心裂肺般的重托的。具体情况,我以后会讲述,如果
我的条件也容许我讲述。

命名与叙述
王:梅志写过一本叫《往事如烟》的书,黄秋耘也出过一本书,
书名和这一部完全一样,一字不差。“往事”二字,何以使三位作者如此“钟情”?
恐怕原因在于,在他们看来,曾经亲历的往事,那些熟悉的人物的歌笑悲哭、哀
乐离合、生活命运,风烟散尽、已然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历史,是刻骨铭心的、决
不能忘却的。鲁迅曾痛心于、悲愤于中国人的麻木、健忘。这种写作与命名本身,
就已具有一种抵扼遗忘的意义和努力。
从历史记忆到历史书写,不仅需要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还需要历史叙述的
独特方式。在章诒和的笔下,历史是真切的、形象的、活生生的人的历史,时代、
社会是人物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场景和舞台。她刻画的历史人物,人人有血有肉,
个个呼之欲出。正由于作者每每以她所擅长的以个性化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来
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灵魂,这部书的很多地方,即使并未描写人物的外貌,
却可使读者看了对话和细节,便好像目睹了谈话与行动着的那些人,可谓“如临
其境,如见其人”。
着力写细节,写颇具戏剧性的场景,甚至会让人读来有看小说之感。其实,
这恰恰是司马迁开创的中国史传文的优秀传统。然而,作者对这一优秀传统的继
承,又决不仅仅是叙事方式、写作技巧层面的。《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正像郭预衡先生所说,鲁迅之所谓“绝唱”,主要是就扬雄
《法言。重黎》所称的“实录”而言的(《中国散文史》第1 卷295 页)。班固
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指出:“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
服其善序事物,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
之实录。”《往事并不如烟》(以下简称《往事》)虽不是《史记》那样的体制
完备的正史,但是“不虚美”、“不隐善”的“实录”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
刘知几说过,“史之不正,代有其书”(《史通。曲笔》);又说,“世途之多
艰”,“实录之难遇”(《史通。直书》),诚哉斯言。叙写历史者,敢于秉笔
直书,敢于“实录”,殊为难得,极其可贵。章诒和致力于此,她对自己的描写
对象,不为尊者讳,亦不为亲者讳,并未因为他们是父母的友人、是自己的亲人,
就回避其性格、为人等方面的弱点,如“坦荡荡之君子”与“常戚戚之小人”集
于一身的罗隆基的刻画,便是如此。


回忆:“唯一”的生活
章:关于记忆,我只想说明这样一个情况:1957年以
后的我,过着没有同窗友谊、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精神享受、没有异性爱情的日
子。再以后便是被孤立、被管制、被打斗、被判刑,且丧父、丧母、丧夫……数
十年间,我只有向内心寻求生活。内心生活为何物?那就是回忆,也只有回忆。
特别是狱中十年,我是靠不停地翻检记忆,获得灵魂的呼吸,抚慰飘摇无着的心。
20世纪80年代,我重返社会,即开始了对回忆的记录。从狱中故事到罗隆基、储
安平、张伯驹的第一稿,均写于1980~1989年之间。某些草稿保存至今,纸都脆
了。何况,那些纷纷离我而去的人,是那么的美丽,想忘都忘不了。而记忆是必
须包括细节在内的,只知道个大概,还叫记忆吗?我现在还清楚记得35年前——
宣判公审大会上悬挂的十条巨幅标语,判刑后第一天清晨从铁窗外看到的天空颜
色,在劳改队过第一个春节时的菜单,等等。
王:当然,如作者在《自序》里所说,《往事》只是“对往事的片断回忆”,
并不是“完整的回忆录”。这是作者本人的历史记忆,是她个人化的历史书写,
是事过境迁之后,透过茫茫烟云,穿越历史时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重新
打量、追忆和叙述。它不但使我想起以“实录”而为“绝唱”的《史记》作者司
马迁《太史公自序》里“圣贤发愤著书”、“述往事,思来者”的说法;而且让
我也想到了鲁迅的关于历史的若干议论,如:“历史(指官方之史——王注)上
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
容易察出底细来。……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
太摆史官的架子”(《坟。忽然想到四》)。自然,《往事》一书,野史而已。
它让你感到沉痛,感到悲怆,感到苍凉,心潮滚滚涌起,久久难平。而鲁迅在他
著名的《病后杂谈之余——关于“舒愤懑”》一文中,就这样说过,“俞正燮看
过野史,正是一个因此义愤填膺的人。”
野史之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章:我是个绝对悲观主义者,想得最多的是关于死亡;最大的快乐是到天国
与父母团聚。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成就,也没有多大志向,深知自己几斤几两,既
不懂外文,也不通古文。至于现代作家的种种手法,别说学,我连看都看不懂。
再说到了这把年纪,学什么都晚了。我不是作家,也不想当作家。朋友看了我写
的东西,称赞自己,那都是鼓励,怕我一个人活不下去。
王:说起回忆录,我还想到了两部我最喜欢的外国作家的著作,不能不提,
一是俄罗斯作家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一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昨日的世
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两者都既真实地再现了作者亲历的往事,成为一个
时代的有力见证,又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众多同时代文化名人的肖像和个性。类似
于小说的精彩片断,在书中亦随处可见。看来,浓烈的文学色彩,不光是中国史
传文学之特征,外国作家的此种佳作也有相似之处。这种文字,这种历史叙事方
式,不但可以“启人思”,而且能够“增人感”(鲁迅语),自有其独特的优长。
有看过《往事》的朋友说,作者的记忆力实在令人惊叹,几十年之前的事情,
竟记得如此清楚!说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龚自珍《己亥杂诗》有云:“少年哀
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章诒和早慧,小时候就对大人们的事情,表现出
浓厚的兴趣。年幼的她,过早地进入大人们的世界,感染父母及其友人的忧愤和
焦思、痛苦与无奈。书中多次提到,家里来了客人,她也喜欢往客厅里凑。父亲
有时训她,“小孩子不要听大人的谈话!”于是,她就悄悄躲在客厅的玻璃隔扇
后面,偷听偷看。她说:“对我来说,听他们聊天就跟读书听课一样。”书里多
次出现的这个躲在玻璃隔扇后偷听的小姑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种特殊
的人生阅历,对她几十年后撰写《往事》,都成了不可或缺的准备和积累,成为
一种精神宝藏。
章诒和的记忆力确实惊人。70年代末,她和母亲去拜访聂绀弩,还一清二楚
地记得,三年困难时期,在莫斯科餐厅见到聂,他当时说的两段话。而有意思的
是,章诒和又总是说自己记性不好。人的记忆,大约是有选择性的,有的事铭记
心头,有的事则忘得干干净净。不知读者是否注意到,章诒和出狱回京后,第一
个夜晚,与母亲、女儿,三代人共眠一榻。母亲讲述父亲之死的每一句话,她都
“死死记住,记到我死”。我把作者的历史记忆和历史书写,视为对价值理想、
对文化传统的无比珍爱,对传统人文精神的格外尊重。

关于“贵族精神”
章:文化上的事情极复杂,自有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传统不是你想抢
救,就能抢救的;作品不是你评为经典,就是经典。而且,动机和效果常常相悖。
就拿我所熟悉的中国戏曲来说,“推陈出新”的方针多好,在官方诸多的文艺方
针政策里,这个方针可能是最正确的。半个世纪过去了,谁也没想到“推陈出新”
的最终结果,是凋敝、衰败和灭亡。举个简单例子,袁世海会四百出戏,如
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会的戏也只有十几出。所以,在文化上,今人未必胜古
人,现在的杰作未必超过了前人的著述。我正在阅读沉樱,她的散文简约纯朴,
感情真挚,不眩惑于奇巧华丽,不刻意追求艺术特色。我能学到她的一半,便满
足了。可能一半也学不到。文学艺术属于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有主流,有支流,
也有逆流。在一段历史时期,主流盛行,支流枯竭,逆流消失。但无论什么样的
文化流脉,它们所蕴涵的精神价值都会沉淀、积累下来。即使消失了的,其中有
价值的那一部分,也终将被重新开掘出来。
王:一位友人认为,无论《往事》的内容,还是其文字,都具有一种“贵族
精神”。我很赞同这个看法。为什么会有这种精神呢?因为作者所写的人物,几
乎都是现当代中国大名鼎鼎的知识分子、文化名人。他们的诉求与失败,他们的
喜忧与哀伤,他们的人格与遭际,通过作者的史笔,绘声绘色、惟妙惟肖、酣畅
淋漓地表现了出来,使全书从字里行间蒸腾起一种高层次、高格调的文化气息。
像持守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处世原则、侠骨柔肠的康同璧、沉迷于琴棋书画生
活中的、散淡的张伯驹这样的文化名流,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遗闻佚事,对
于今日的读者来说,大都是闻所未闻的。他们表现出的贵族精神及其文化气息,
在我们的文化和文字中,似乎是久违了。作者以凝重而又优雅的文笔,细腻而又
润泽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地展示了上述人物鲜为人知的独特人生和卓异个性,栩
栩如生地刻画了他们的人格尊严、高贵心灵、渊博学识和优雅风度,极大地满足
了读者了解其人其事的强烈愿望和浓厚兴趣。
譬如,作者把张伯驹对传统文化的痴迷、对旧戏曲的珍爱,以及他的精神的
落伍与孤独,他的人生态度的泰然、淡然和超然,写得出神入化,读者也由此而
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他的文人气节的人格尊严,犹如一曲中国传
统文化的挽歌,如泣如诉,余声袅袅不绝。解读了张伯驹这个人物,恐怕也就理
解了章伯钧说的一句话:“最优秀的,往往是最固执的。”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书写历史、回忆人物的时候,往往有一种多角度的大
视野观照,有一种超越性的襟怀与气度,不光是写了人物与政治的纠葛冲突,而
且更写了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命运,透视出人与时代、性格与命运的繁复错杂的
互动关系,让你既感到沉重,但又不压抑,意蕴丰富深厚,韵味绵长。

关于批评
章:关于批评。我一向认为,各种批评的最大差别在于和意识形态
发生的关联上。说意识形态和批评的关联,并非是讲批评代表着某个政治观点,
而是指它是一定意识形态氛围下形成的,批评主体(即批评家)又是受到一定社
会文化模式的支配。比如,一个北欧的文学批评家,看了《斯人寂寞》后的感想
是:好汉无好妻。这让我哭笑不得,但这个“哭笑不得”又极能说明问题——即
对作品的臧否褒贬无不是批评家自己经过思考作出的。但他们的意见,其实都是
各自所属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产生的种种意见当中的一种。所以,面对一篇文章,
众说纷纭,才是合乎常规、符合常态的批评现象。我这个人的大半辈子是在被批
判中过活,很习惯。
王:对于《往事》,印在封底的龚育之、严家炎、孙郁诸位先生的评语,从
各自不同的视角,或整体宏观、或深入细致地进行了简练、精辟的评说,亦可谓
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每位读者读了这部书,恐怕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吧。
章:一个作品写出来,作者就和它没什么关系了。写作的冲动、愿望、目的、
成败、意义及其想要达到的效果,都靠作品本身来判定。所以,我反对作家自己
跑出来大谈创作感受和经验,更觉得那些用别人的钱来研讨自己的举动和场面,
更是庸俗,甚至卑劣。
2003年12月12日-2004年1 月22日,于北京东城

往事并不如烟 港版:《最后的贵族》txt 下载:
隐藏: 开启
你必须回覆这个主题才能观看到隐藏的附件或内容
admin
网站管理员
网站管理员
帖子: 2632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11,146.58
附件下载( ATTACHMENTS DOWNLOAD )
最后的贵族.txt
往事并不如烟 港版:《最后的贵族》 下载
(456.78 KiB) 被下载 13622 次
附件下载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Re: 往事并不如烟

帖子愛禁書 » 2011年11月8日

看過開頭部分,沒看完。。
愛禁書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30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15.00

Re: 往事并不如烟

帖子凿壁偷光 » 2011年11月9日

想多了解一下, 准备下载
凿壁偷光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4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往事并不如烟

帖子文件备份 » 2011年11月9日

?真的么?但还是想看一看是不是真的。
文件备份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16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往事并不如烟

帖子張幕家 » 2011年11月9日

往事并不如烟 未删节版 txt html 下载:[/b]
这个内容已被隐藏[/quote]
張幕家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8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往事并不如烟

帖子禁书下载 » 2011年11月9日

意蕴丰富深厚,韵味绵长
禁书下载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4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往事并不如烟

帖子卢生 » 2011年11月9日

有下载吗?有下载吗?有下载吗?
卢生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3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往事并不如烟

帖子海綿寶寶 » 2011年11月10日

好书太多了求知若渴非常期待
海綿寶寶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7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往事并不如烟

帖子文化新人第烏 » 2011年11月10日

很想看看!!!!!不管是什么原因被禁 但是其价值不可低估
文化新人第烏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1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下一页

回到 政治禁书

  • 火爆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