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劉遠舉: 從辛丑條約始,中國人始終沒走出的心結

2018年10月13日 10:45 PDF版 分享轉發

11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頒布《宣戰詔書》,向世界上最強大的11國宣戰。這場戰爭於今日輿論關係最大的就是最近被頻繁提起的

戊戌變法失敗,慈禧想另立新君,不料各國公使、民間輿論都聯合起來反對。就在此時,端郡王向其推薦了,說他們可以到槍不入,不畏洋槍洋炮。

義和團得勢之後,開始燒教堂、攻擊教會和教徒,搶劫洋人的財物,甚至隨意殺人。1900年4月6日 英、美、法、德駐華公使照會清政府,限其2個月內“剿滅”義和團,否則將派兵代為“剿平”。

21日,清廷以光緒帝的名義,正式公布“宣戰詔書”,號召全國軍民抵抗侵略者;同時,還以銀兩懸賞捕殺洋人:“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義和團及官軍(主要為榮祿手下之甘軍)開始圍攻使館區。

不久,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在逃跑之前,下令屠殺義和拳,因為這個打雞血的組織讓她誤判形勢,放棄韜光養晦政策。

義和團燒鐵路、殺洋人,扶清滅洋,可是,這清沒扶得起來,但禍卻闖下來。鍋,卻要來背。8月7日,清廷正式任命李鴻章為全權議和大臣,與列強談判、簽約。李鴻章簽的,正是最近一段時間被頻繁提起的《辛丑條約》。

要和談,列強開出的條件是:懲凶、賠款、駐兵。懲凶對慈禧來說,沒有什麼難度,只要列強不追究她,殺誰都可以。結果幾個主張啟用義和團的大臣載勛、毓賢、趙舒翹、英年均被處死。不得不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

“一人一兩”與“一人一

李鴻章簽的正是《辛丑條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向11國聯軍賠款。賠多少呢? 4.5億白銀。

有一種說法,當時滿清正好4.5億人,所以,一人一兩。也正因為如此,中興的罰款數字出來之後,有人說這是中國人一人一美元,所以,格外憤怒。

不過,這並不是事實。這背後有一個很複雜的計算方法。簡單的說,英美兩國,擔心賠額過高,影響的長遠發展,繼而損害自己在華利益。日本則擔心《辛丑條約》賠太多,《馬關條約》的錢就還不上了。德國與俄羅斯是真心想從中國狠狠敲一筆。這主要也是因為這兩個國家是後起的內陸國家,沒有美、英那麼富,需要中國的錢發展軍備。俄羅斯的打算恐怕更長遠,它希望自己的這個鄰居早點倒下,它好從中慢慢盤剝。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反正,各家各懷心事。

到底要讓清廷賠償多少錢?最後還是由那個把持中國海關的當家人赫德,根據中國的營收、稅銀,算出的一筆賬。依照中國當時的處境,勉強付得起白銀4.32億兩。

這是專業人士給出的專業數據,也就是說,讓“一人賠一兩”,這純屬巧合。

再來看一人一美元。

事實上,該初步協議的內容包括美國向中興處以10億美元罰款,另外中興需交付4億美元保證金,由第三方保管,預防未來違規的凍結罰款資金,這的確是14億美金。但是,美國商務部還將計劃修改去年的和解協議,中興所繳3.61億美元罰款也將計入協議的一部分,至此中興共需支付17億美金罰款。也就是說,中興的賠償遠遠要高於1人1刀。

心結:落後就要挨打?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辛丑條約之後,產生了兩種判斷。一種是,簡單的洋人欺負中國人,落後就要挨打;另一種是,應該相信科學,不信義和團刀槍不入的鬼話、不應該虐殺大使館人員、不應該愚蠢的向多個國家宣戰,應該融入世界,不光拿來先進的技術,同時也接受先進的理念,這樣才能保證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發展。或許沒有非黑即白的判斷,或許兩種判斷都應該有。

清廷選擇了前者。

需要強調的是,晚清並不是不願意吸納技術,洋務運動、辦海軍、建工廠,但當時的晚清社會中,瀰漫著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仍以 “天朝上國”的眼光看待世界,拒絕改變,強烈排斥的理念。

清政府第一任駐英法公使郭松燾說過,和洋人打交道,要“以理折衝”,意思就是說要和洋人講道理。結果在國內許多人說他是賣國賊。簡而言之,講理無用,被打是因為弱。

與清廷相比,日本選擇了後者,日本于大清朝差不多時間被轟開可國門,之後,變器物、改制度,迅速向西方工業化國家看齊。

遺憾的是,中國人得到的近現代歷史的解釋,仍然是落後就要挨打。

抱持落後就要挨打的達爾文式觀念,中國在處理與西方的關係時,一直處於對抗的緊張態度,而難以放鬆。即使與前蘇聯一度親密關係,那本質上也不是中國與西方的正常關係,而仍然是共產主義旗幟下,反西方的一部分。

這種對抗的代價很大。

二戰之後,世界進入和平發展時期,戰時的技術大量釋放到民用市場,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被國外經濟學家視為自1820年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期。與此同時,卻走了很多彎路。而每一個彎路,對普通人來說,都是驚心動魄,死里逃生,或者遭遇不幸。

關閉國門、獨自發展的中國經濟,於1978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1978年2月26日華國鋒在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從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於‘四人幫’的干擾破壞,全國大約損失工業總產值一千億元,鋼產量二千八百萬噸,財政收入四百億元。”

而文革再往前,三反五反、反右擴大化、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同樣是國民經濟的災難。

幸運的是,中國人終於迎來轉機。1979年,復出后首次訪美,陪同鄧小平一同出訪的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慎之在飛機上問鄧小平:“我們為什麼要這麼重視同美國的關係?”鄧小平回答說:“回頭看看這幾十年來,凡是和美國搞好關係的國家,都富起來了。”

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歷史,以及加入WTO之後的經濟迅猛發展,本質上,就是改善了與西方世界的關係。

和誰做朋友?

在鄧小平的方針之下,中國與西方改善了關係,但落後就要挨打的理念卻一直代代相傳,對西方的仇視也代代相傳。所以,各種反美、反西方義士總是很吃香。

於是,100年前,郭松燾說,和洋人打交道要“以理折衝”被視為漢奸,今天,講中興要尊重契約,同樣也會被視為漢奸。

於是,100年前,說是因為沒有洋槍洋炮、堅船利艦,而不是因為義和團殺洋人、燒使館,而今天,則說中興是因為沒有晶元,而不是沒有尊重契約。

於是,100年前,朝廷上下努力發展海軍,開展洋務運動,如今,全國一片悲壯之聲,全力做晶元。

且不談規則、普世價值等東西。從最功利的角度,中國的發展不能離開世界,而某種程度上,西方就是世界。

當初中國進入聯合國,有一種說法是非洲黑兄弟把中國抬進去了。這種說法實際上並不確切。中國進入聯合國,一些西方國家也是投了贊成票的。黑兄弟當然很好,亞非拉的階級兄弟也很不錯。但是,中國的發展,離不開誰,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題。

上面這張表(略),第一列,大多數是西方國家,GDP總和56萬億美元;第二列,單獨把中國列出來,12萬億美元;第三列,非西方國家,GDP總額10萬億美元。

那麼,中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誰?對抗西方之後,中國的製造業、金融業的市場容量到底有多大,這都是簡單的加法。

比如中國關起門來研發出的晶元,顯然不能賣給第一列的國家,想賣也賣不了,那麼,只能在國內和第二列國家中銷售。市場容量就從原來的68,變為22。

另外,和第一列的國家做生意,不用給他們錢。但是,第二列的國家,都是要向中國要錢的。修個高鐵,也要中國貸款,貸了款,卻可能還不上。

第一列的國家相對來說,都是很穩定的,有共同的價值觀。而第二列國家,相對穩定性差很多,價值觀五花八門,有酋長統治,有不準女人露臉的,也有獨裁國家。

那麼,中國發展需要和誰做朋友,答案就很明顯了。

現在的世界,並不是一個美好完美的世界,但與此同時,也不是一個弱肉強食的達爾文式世界。契約精神、普世價值,洋人還是可以“以理折衝”的。也只有這樣,中國才能站在世界貿易的大舞台中央,世界才能跟你一起遊戲下去,中國才能得到發展。

—— 原載: 華夏文摘
縱覽中國刊登日期: Friday, October 12, 2018 關鍵詞: 慈禧 辛丑條約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趙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