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海外華人子女怎麼才能不忘中國本?

2018年11月27日 1:22 PDF版 分享轉發

文章轉自網路,旨在為讀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溫哥華港灣專欄作者櫻樂兮:在海外迴避不了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幫助既能融入,又能傳承中華民族的一些傳統。然而,答案並沒有那麼容易。簡單一個例子,我們小時候接觸的是評書和武俠;而在加拿大長大的孩子呢,他們熟知的可能只有漫威。

最近這一兩個月,幾位國內外文藝界的泰斗都相繼逝世了。9月11日,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大師單田芳離世,享年84歲;10月30日,武俠小說泰斗離世,享年94歲;11月12日,美國漫畫界元老「漫威之父」(也被華人稱為「美國版金庸」)斯坦·李(Stan Lee)離世,享年95歲。

這接二連三的消息,讓無數人陷入了深深的追思與回憶中。作為人生前30年都在國內度過,30歲以後才來加拿大的我,更是深有體會。清晰的記得小學和初中時,我總是喜歡和姥姥一起圍坐在收音機前,對單田芳老爺子的《隋唐演義》、《白眉大俠》和《水滸外傳》等等精彩評書百聽不厭。而每次聽到「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句熟悉的話時,我都覺得既是聽不過癮的撓心撓肺又對下一次的播出的無限期待。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最早接觸到金庸大師的作品,還是跟著我姥姥看的電視劇。我是姥姥帶大的,而姥姥又是喜歡武俠江湖主題的可愛老太太,所以我也就有了跟著聽廣播評書,蹭著看電視節目的小小「特權」了。現在想來,能記得住的第一部金庸武俠電視劇是83版的《射鵰英雄傳》,我大概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某個台重播的時候看到的吧。當時不過六七歲的我,雖然很多情節看不懂,有些打打殺殺的地方還會害怕,但真的是瘋狂地迷上了武俠劇。

痴迷到什麼程度呢,跟著姥姥幾乎追了當時電視台上所有能看到的武俠劇。我一小姑娘連做夢都是各種武功招式,白天更是一有時間就披上床單、抄起一根樹枝,彷彿立馬就變成了身穿披風手持寶劍、可以騰空飛起的武林高手。至於各種點穴解穴,下毒解毒什麼的,我更是深信不疑,特別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掌握一門武林絕技。

當時我還小,並不明白電視劇里的那些個你情我愛,對於武俠的痴迷還停留在英雄正義上。那會,我也試圖看過金庸大師的書,雖然認識一些字,但並看不懂情節,對於一些血腥場面還有點害怕。後來上了初中,我也算是情竇初開了,無論是看金庸作品拍成的電視劇還是直接看原著,心情就開始隨著裏面的痴男怨女而起起落落,為他們的愛恨情仇而流淚或歡笑。



這都是我童年和少年期的美好回憶,但跟在加拿大長大的女兒,真的沒有辦法溝通這些東西。一方面是我個人的原因,因為覺得孩子還小,不想讓她接觸太多打打殺殺或恩怨情仇的內容,所以沒帶她聽過評書看過武俠劇。另一方面,女兒從上幼兒園(Kindergarten)開始,接受的就是全盤西化的內容,而無論是評書或武俠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中國歷史的背景在其中,她根本理解不了。

所以,單田芳先生和金庸大師故去時,我跟老公都唏噓感嘆了許久,而女兒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其實,直到現在我一想起那兩位大師,還是停不下地想多寫一點。而女兒真正被有所觸動,則是斯坦·李逝世的消息傳來。還是小學生的她,並不知道斯坦·李到底是誰,但她爸爸一說是跟MARVEL有關的,小姑娘馬上就傷感萬分了。

因為就算我對女兒去看打打殺殺的劇情相當不滿,也經常檢查電影的分級,不讓她看到不適合的內容。但從小到大的文化和氛圍,讓女兒對無論是復讎者聯盟還是銀河護衛隊都相當熟悉。而各個角色不管是美國隊長,蜘蛛俠,鋼鐵俠,還是綠巨人或蟻人,她都能一眼辨認出來。在看了斯坦·李的照片之後,小姑娘竟然眼尖到能說出他的幾次客串。



老實說,我在高中之前都沒有接觸過漫威。不過,這跟我沉迷武俠而不關心舶來品的姥姥有關,畢竟我是姥姥帶大的(現在國內的孩子們,應該也是挺熟悉漫威的)。我十幾歲時最大的心愿,大概就是長大以後能遇到一個靖哥哥吧。而現在,上小學的女兒成天叫著的是「以後要成為泰勒·斯威夫特」「長大了就嫁給美國隊長」······

這種成長環境和文化差異帶來的衝擊,很多時候讓我也發愁,到底如何在加拿大養大一個華人孩子。究竟是讓孩子儘可能地多融入加拿大,還是讓她更多地受到中國文化【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和傳統的熏陶。或許,再過幾年,我可以帶著女兒一起聽聽評書看看武俠劇吧,不僅可以讓她學習中文,還能增加點歷史文化知識呢。

櫻樂兮,一個倔強的老少女。心不靈手不巧,沒有廚藝家務糟糕。最大特點,好讀書,不求甚解。全日制學生21年,國內IT女民工。時時感恩平淡時光中的各種小確幸,常常驚喜于「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異國他鄉,願以文字,給予慰藉,給他人,也給自己。



_(網文轉載)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