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白宮就美中貿易會談發表聲明(附:談判未達成協議 習近平希望“各退一步” 特習或將會面、美智庫給特朗普...

2019年02月01日 15:41 PDF版 分享轉發

轉自:新世紀,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美國總統橢圓形辦公室會晤中國副總理劉鶴。(2019年1月31日) 

美中兩國高層官員星期四結束了兩天的貿易談判,美國總統特朗普星期四下午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晤了中國首席談判代表劉鶴副總理。特朗普說,雖然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和技術方面有了進展,但這不意味著雙方已經達成協議,兩國將繼續會談。白宮新聞秘書辦公室就本次高層貿易談判發表了一份聲明。聲明全文翻譯如下:

美國有關中國會談的聲明

過去兩天來,美國和中國的高級官員就我們兩國之間的經濟關係進行了緊張而富有成效的談判。美方讚賞劉鶴副總理和他的團隊在整個會談期間所展現出的充分準備和勤勉敬業。

會談涵蓋了範圍廣泛的問題,包括:(1)美國公司被迫向中國轉讓技術的做法;(2)在中國境內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執行的需要;(3)美國公司在中國所面臨的大量關稅和非關稅壁壘;(4)中國對美國商業財產進行的網路盜竊所造成的傷害;(5)扭曲市場的力量,包括補貼和國有企業,如何可能導致產能過剩;(6)取消限制美國向中國銷售製造業、服務業和農業產品的市場壁壘和關稅的需要;(7)貨幣在關係中所起的作用。雙方還討論了減少美國對中國的數額巨大且不斷增長的貿易逆差的需要。中國從我們的農場主、牧場主、製造商和公司企業購買美國產品是談判的關鍵部分。

雙方展現出願就所有重大問題進行接觸的有益願望,並在談判期間就如何化解我們的分歧進行了富有成效和技術性的討論。美國尤其側重於就結構性問題和減少逆差達成有意義的承諾。雙方同意任何解決方案都將得以全面執行。

雖然取得進展,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唐納德·J·特朗普總統重申,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達成的90天進程是硬期限,而且除非2019年3月1日之前美中達成滿意結果,美國將提高關稅。美國期盼著就這些至關重要的議題與中國展開進一步會談。(VOA)

附:

中美貿易談判結束:希望”各退一步”

特朗普在總統辦公室接見劉鶴(左一)。圖片版權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特朗普在總統辦公室接見劉鶴(左一)。

BBC-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副總理劉鶴周四(1月31日)在白宮見面,期間中方代表讀出一封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寫的信,習近平在信內說希望中美雙方能”各退一步”,在中美貿易戰停火的期限在3月1日屆滿前達成協議。

劉鶴帶領的中方代表團一連兩天在華盛頓與美方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就兩國自去年開始的貿易糾紛談判。

特朗普多次公開評論這場談判,指出這次談判的結果不會是一個”與中國的小小協議”,而是一個大協議,他又說他可能會與習近平見面,才正式完成貿易談判。特朗普又跟萊特希澤說,他和他的團隊要在二月初到中國繼續談判。

但有分析擔心,特朗普聲言要與習近平親自見面,等於向北京透露他十分希望達成協議,可能令白宮強硬派談判員為難。

特朗普和習近平還是哥們嗎?

法新社報道,習近平在寫給特朗普的信件說,希望中美兩國在”互相尊重”的情況下合作,又形容兩國關係正處於一個”重要關頭”。

代表美方參与談判的萊特希澤說雙方雖然在談判有”巨大進展”,但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

美國白宮發表聲明指,雙方談判主要集中在美國公司被迫技術轉移、中國需要加大力度保護知識產權、美國公司在華遇到的各種障礙、中方”偷竊”美國的商業機密和”干擾市場的力量”如何造成產能過剩等議題。

聲明又形容,雙方對解決所有主要問題都顯示了誠意,又同意達成的任何解決方案都可強制執行。

美國《華爾街日報》早前引述消息指,中方的建議主要集中在增加購買的農產品和能源,和承諾讓更多美國資金參加中國的製造和金融業。

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欽(Steven Mnuchin)也有出席劉鶴與特朗普的會面。圖片版權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欽(Steven Mnuchin)也有出席劉鶴與特朗普的會面。

給中國”送大禮”

《華爾街日報》又指,中方代表團建議特朗普和習近平二月在海南省見面,白宮目前尚未證實報告。特朗普說他可能要與習近平親自見面,才能達成最後的協議。

路透社的分析形容,特朗普這種說法等於給中國”送大禮”,因為中國就可能再不需要向美方作出過多讓步。

分析留意到,中國電訊巨頭中興去年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美方隨後禁止美國公司向它出售手機的零部件。但習近平與特朗普通電話后,美方與中興達成協議,中興願意支付罰款和改造公司,換取美方取消禁令。

分析認為,如果特朗普讓萊特希澤繼續主導與中方的談判,將可以迫使中方作出更大讓步。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艾倫(Craig Allen)在中美貿易談判后發出聲明稱,中美同意達成的任何解決方案都可強制執行,他對此感到欣慰。

他認為,中美達成的協議必須包含一些誘因,例如美國取消徵收關稅的機制,才能吸引中國履行承諾。

美中貿易談判未達成協議 特朗普計劃與習近平會面

VOA- 華盛頓 —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表示,他將在”不久的將來”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美國和中國的談判代表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貿易談判,但未能解決導致世界兩大經濟體分歧的最棘手問題。

白宮發布的聲明稱,談判中就解決雙方分歧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討論, “美國尤其側重於就結構性問題和減少逆差達成有意義的承諾。 雙方同意任何解決方案都將得以全面執行。”

聲明表示,除非美國和中國在3月1日前達成協議,否則美國將把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至25%。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說,”如果我們要達成協議,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們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萊特希澤和美國財長姆努欽將於2月訪問中國。萊特希澤表示,中國提議美國代表團在2月中旬前往中國,美國將對此做出回應。

美中本次磋商的重點集中在七個方面,攬括了美中貿易衝突的核心,即美國要求中國解決的知識產權盜竊、強制技術轉讓、政府補貼、市場准入限制等結構性問題。

中國官員否認他們的政策強迫技術轉讓,並強調已經採取的措施,包括恢復購買美國農產品、降低汽車關稅和外商投資法案,該草案承諾”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強制技術轉讓”。

美方對中國法律的執行性存有疑慮,強調必須核查中國兌現改革的承諾。

談判結束后,特朗普在橢圓辦公室會見了中方談判代表團,一名女成員朗讀了習近平寫給特朗普的一封信。

中方翻譯手拿習近平給特朗普信件的英文翻譯稿

中方翻譯手拿習近平給特朗普信件的英文翻譯稿

習近平在信中表示,兩國應該”相向而行、加緊磋商,爭取儘早達成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向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發出積極信號。”

中國代表還在經貿談判中提議購買500萬噸美國大豆。

Embedded video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中國副總理劉鶴在白宮用英語對特朗普總統說,中國將從美國購買五百萬噸大豆,並似補充說”每天”(per day)。特朗普重複了”每天五百萬噸”的說法並說,這會讓美國農民很高興。白宮後來澄清說,中國同意額外購買五百萬公噸大豆。仔細聽錄音后,劉鶴英語似乎是說”今天”(today)。http://goo.gl/533RHE 

165

6:51 PM – Jan 31, 2019

197 people are talking about this

Twitter Ads info and privacy

但特朗普承認,他必須和習近平就爭議更大的技術問題達成最終協議。

特朗普說:”有些觀點我們不同意,但我們會達成一致。我想,當習(主席)和我見面時,每一點都會達成一致。”

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和中國正在努力安排兩國領導人在2月底舉行會晤,具體日期大概是在特朗普在亞洲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晤前後。

分析指出,距離最後期限還有一個月時間,雙方都不太可能太快把底牌亮出來,但中國面臨更大達成協議的壓力,因為中國經濟受到貿易戰的衝擊更大。

不過,中國也對部分美國產品加征了關稅,這對特朗普最堅定支持者所在的選區造成打擊,也使特朗普面臨達成協議的壓力。對華強硬派和行業團體都擔心特朗普讓步于中國大量採購的承諾。

美國全國製造商協會主席迪蒙斯(Jay Timmons)在回復美國之音的郵件中表示:”我們現在有了一個歷史性的機會,通過這些談判,有望在美國製造商利益攸關的一些問題上取得進展。所以,我們希望看到雙方通過談判取得真正的成果來應對這些挑戰,同時達成一項強有力的、可執行的雙邊貿易協議。”

談判有進展無協議 中美拼2月貿易休兵

美中兩國高層官員星期四結束了兩天的貿易談判。除了北京購買更多美國黃豆外,雙方達成了什麼共識?為什麼談不出一個協議? 特朗普為何又說想要見習近平?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官媒新華網在2月1日發布新聞表示,中美雙方”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雙方還明確了下一步磋商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內容提到,”雙方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和技術轉讓問題,同意進一步加強合作。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符合中國改革開放大方向,中方將積極回應美方關切。”此外,”將採取有效措施推動中美貿易平衡化發展。中方將有力度地擴大自美農產品、能源產品、工業製成品、服務產品進口……”。

在新聞中也強調,要建立”有效的雙向實施機制”,確保協商一致的各項舉措落地見效。”雙方已就實施機制的框架和基本要點達成了原則共識,將繼續細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星期四 (1月31日)下午在白宮會晤了中國首席談判代表,中國副總理劉鶴。根據白宮發表的聲明,美方強調,雖然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和技術方面有了進展,但這不意味著雙方已經達成協議,兩國將繼續會談。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告訴記者,兩天一夜的談判是”非常激烈、詳細和具體的討論”。不過他沒有說雙方取得進展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只表示與中國達成的全面貿易協議仍遙不可及。特朗普則重申,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達成的90天休戰是嚴格期限。除非3月1日之前美中達成滿意結果,否則美國將提高關稅。

Präsident Donald Trump bei einem Treffen mit einer chinesischen Handelsdelegation (Getty Images/M. Wilson)

中美雙方都表示談判有重大進展,但都沒有公布細節。貿易戰會如何發展?圖為特朗普在談判後會見劉鶴畫面。

特朗普vs.習近平

美國總統特朗普預計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就更具爭議性的技術問題達成最終協議,並表示可能需要會面一次以上。他說:”有些觀點我們互不同意……但我和習近平見面時,每一點都會得到同意。”

特朗普這番談話一出引起爭議。似乎透露他十分希望達成協議,可能讓白宮強硬派為難。路透社也分析,中方也可能因此不需要做出更多讓步。

目前白宮沒有詳細說明何時舉行峰會。不過特朗普預計在2月底前往亞洲,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再次會面。屆時會不會也安排與習近平見面,外界正密切觀察。

習近平也請中國代表團轉交致特朗普的信函,希望中美雙方能”各退一步”,早日達成符合雙方利益的協議。

Präsident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Xi Jinping anlässlich der Eröffnung des Panda Garden im Berliner Zoo (picture-alliance)

特朗普表示沒見到習近平前不會有協議。雙方的分歧還有哪一些需要等到領導人出面解決呢?

雙方談了什麼?

根據白宮發出的聲明,在談判中,美國側重於就結構性問題和減少逆差達成有意義的承諾。雙方談了以下議題:(1)美國公司被迫向中國轉讓技術的做法;(2)在中國境內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執行;(3)美國公司在中國所面臨的大量關稅和非關稅壁壘;(4)中國對美國商業財產進行的網路盜竊所造成的傷害;(5)政府干預市場機制,包括補貼和國有企業,如何可能導致產能過剩;(6)取消限制美國向中國銷售製造業、服務業和農業產品的市場壁壘和關稅;(7)貨幣在美中貿易關係中所起的作用。

聲明提到,雙方還討論到減少美國對中國的巨額且不斷增長的貿易逆差的需要。中國從美國的農場主、牧場主、製造商和公司企業購買美國產品是談判的關鍵內容。

新華網報導,雙方討論了貿易平衡、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實施機制以及中方關切問題。

1月30日至31日,中國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帶領中方團隊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帶領的美方團隊在華盛頓舉行經貿磋商。

夏立民/羅法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給特朗普對華政策打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有力,關注人權不足

VOA – 華盛頓 — 

美國一個智庫星期四(1月31日)對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作出中期評估,認為特朗普政府在打擊中國侵犯美國知識產權方面採取了有效行動,但是在關注中國踐踏人權方面不足。報告還說,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雖然重創中國經濟,但是給美國也帶來了負面效果。報告說,特朗普政府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應對行動也不夠有力。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國智庫”扞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星期四公布了一份對特朗普總統外交和國內政策的中期評估。報告說,特朗普政府有效地讓大家意識到中國威脅的嚴重性,但是在如何應對中國威脅方面,特朗普政府需要完善其戰略。

報告還認為,副總統彭斯去年10月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演講更是代表了美中關係自1971年基辛格訪華以來的最大改變。

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重創中國的同時也傷及了自己

扞衛民主基金的報告說,關稅升級到目前為止對美國關鍵經濟指標的負面影響有限,但是中國經濟卻經歷了相當大的挫折。報告說,中國的GDP增長率逐漸放緩,上海證交所2018年股價下跌了25%。但是由於中國產品價格上漲,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影響美國出口,美國個別公司成本上漲。

報告說,2018年末,由於擔心全面貿易戰的發生,美國股市劇烈震蕩。另外,因為擔心2019年經濟會進入衰退期,這可能會削減美國的制衡力度。

報告還說,由於在打擊中國不公平貿易做法的同時,特朗普政府同時對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其他夥伴提起貿易爭端,干擾了打擊的目標。 另外,由於放棄《跨太平夥伴關係協定》,在迫使中國履行任何協議時將更加困難。雖然如此,報告說,美國也成功地在新的美墨加協定中增加禁止協議夥伴與諸如中國這樣的非市場關係國家達成新的自由貿易協定的條款。

報告建議,美國應該完成與歐洲和亞洲等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在這樣的協定中加入類似美加墨協定的條款。

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創新,特朗普獲得國會和其他夥伴的支持

在關稅之外,報告說,特朗普政府讓外界加倍關注中國侵蝕美國創新基地的努力。

報告說,《國家安全戰略》正確地指出了網路經濟戰的威脅, 也就是一個敵對的國家尋求破壞作為國家安全基石的經濟。作為回應,美國國會通過了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FIRRMA),擴大了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的監管範圍。

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還發起了大規模行動,打擊被視為對美國利益產生網路威脅的中國大公司,包括中國的電訊業巨頭華為和中興。

美國的盟友們也針對中國通訊公司採取了行動。英國通訊集團已經決定將華為排除在現行的3G和4G網路之外,同時禁止華為參与核心的5G網路。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可能還有加拿大等國都採取了措施限制華為進入各自的市場。

不過,報告認為,特朗普政府還需要加大努力,讓美國私營公司相信中國的威脅, 並有必要與美國政府一起來應對這樣的威脅。報告說,到目前為止, 美國的大公司,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大公司顯示不願與美國國防和情報機構合作,共同開發對與中國戰略競爭很重要的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技術。

南中國海問題應對不足

報告說,隨著中國繼續通過將南中國海軍事化來投射力量,特朗普政府還沒有形成一致的戰略來應對北京的挑釁活動。儘管美國海軍繼續在那裡進行自由航行行動,而且美國政府也向台灣出售武器,並加強了對印度的國防承諾,但是中國的軍事化還在繼續快速發展。報告建議,美國應該幫助亞洲的盟友提升他們應對中國海軍強勢行動的能力,比如在南中國海安排新的多國海軍演習幫助美國盟友增強他們的能力等。

朝鮮核問題,中國的合作減弱

報告認為,在朝鮮核問題上,2017年,特朗普政府通過極限施壓活動成功地讓中國在這個問題上與美國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合作,但是,在2018年,在美國決定與朝鮮進行直接外交后,緊張關係雖然有所緩解,但是,中國履行制裁的力度卻在減弱。報告認為,未來美國應該讓中國為放寬制裁朝鮮以及通過幌子公司和金融機構為朝鮮非法活動提供避風港的活動負責。

中國踐踏人權問題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報告認為,在中國侵犯人權問題上,特朗普政府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報告說,雖然美國國務院一直關注北京使用折磨、強迫失蹤、大規模審查、嚴厲打壓活動人士的方法來維持政權,特別是曝光了中國政府在新疆拘押了大約百萬維吾爾穆斯林的令人觸目驚心的行徑,但是,到目前為止,特朗普政府還沒有採取足夠的措施來回應這些踐踏人權的行為。報告認為,特朗普政府已經在雙邊和多邊會談時強調人權問題,並考慮撥款給國際廣播,增加項目和其他努力來應對中國的審查。

除此之外,報告還建議美國在亞洲的多邊論壇中,包括東盟、亞太經合組織和東亞高峰會上發揮領導作用,讓亞洲的盟友對美國更有信心。另外,特朗普政府還需要關注中國如何遵守美國制裁伊朗的行動。

——轉自VOA

發文者:NCN 發布時間:1/31/2019 11:24:00 下午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周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