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社會百態

胡平:從《人民日報》為何關注清史研究談起

胡平:從《人民日報》為何關注清史研究談起

今年1月14日,中共《》刊登署名周群的長文「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話語權」,作者周群是學術刊物《歷史研究》雜誌的常務副主編。

中共頭號黨媒拿出很大的篇幅,發表一篇談歷史研究的文章。這當然不是發思古之幽情,一定有著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周群的文章是這樣說的:「作為距離現今最近的中國封建王朝,清朝奠定了今日的版圖疆域。當今中國面臨的一些問題,有的是從發展、演化而來的,有的或多或少可以找到清代的影響因子。尤其是一些涉及邊疆、民族和宗教的重大現實問題,甚至與清代有著直接聯繫。這也使得清史研究與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有著密切關係。還要看到,近些年來,一些意識形態領域的重大輿情,也往往與清代歷史直接相關,清史研究事關意識形態安全。因此,如何看待清代歷史特別是清代的邊疆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就不僅僅是歷史認識問題,而且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時代課題。」 

周群進一步點出:「極少數學者對西方學術思潮缺乏應有的警惕,將國外歷史虛無主義在清史研究領域的理論變種引入國內,有意無意地與以『超越中國的帝國模式』『內陸亞洲』等為核心概念的所謂西方清史學派進行『對話交流』,影響清史研究走向。」

周群所說的「西方清史學派」,應是指所謂「新清史學派」。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漢學界興起了被稱為「新清史」的研究思潮。按照這派學者的看法,清朝不是過去中國的改朝換代,清帝國不是傳統的中國的帝國。清朝不等於中國,中國只是清帝國的一部分。

且以西藏問題為例。中國政府說,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這裏的「自古以來」,其實主要就是指自清代以來,明朝的版圖不包括西藏。然而新清史學派告訴我們,在清代,西藏和漢人的內地沒有關係,只和清帝有關係;的主子不是中國,而是清室。在清代,與其說是西藏屬於中國,不如說在清代,西藏和中國都屬於清帝國。這就從根本上顛覆了西藏自古以來屬於中國的歷史觀。它對當下中國官方的政治話語無疑構成尖銳的挑戰。這就是為什麼中共當局如此重視清史研究的原因。

在我看來,新清史研究其實也不算新。魯迅當年就對「我們的大清」一類說法嗤之以鼻。

魯迅寫到:「幼小時候,我知道中國在『盤古氏開闢天地』之後,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歲,又聽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為要查一點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羅思』,侵入匈奧,還在征服全中國之前,那時的成吉思還不是我們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資格比我們老,應該他們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國,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的。」

魯迅的意思很清楚:大清不是「我們」的大清,是人家滿人的大清;成吉思汗不是「我們」的一代天驕,是人家蒙古人的一代天驕。

眾所周知,當年孫中山鬧革命,提出的綱領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辛亥革命,首先是排滿。孫中山曾多次對日本人承諾:「滿蒙不屬中國,可任由日本取去」。孫中山革命最初的目標只是實行「中國本部十八省」的獨立,不包括滿蒙,也不包括西藏,不包括新疆。辛亥革命最初打出的旗幟叫做「鐵血十八星旗」,十八星就代表中國本部十八省。所謂「恢復中華」實際上等於恢復明末版圖。可見在當時這些革命派心目中,西藏不屬於中國,藏人不屬於中華。

可是,事情後來又發生了變化。武昌起義槍響,隨後又是南北議和,清帝遜位。1912年1月,中華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發表宣言說:「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則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統一。」不驅除韃虜了,改五族共和了。2月12日,宣統帝頒布退位詔書說:「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滿清皇帝把整個大清帝國全部交給了中華民國。於是,西藏似乎也就順理成章地從清帝國的一部分成了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可是上述轉換有一個大問題。如歷史學家許倬雲在《萬古江河》一書里所說:清帝國是二元體制,漢地體系與滿蒙藏體系。「這種二元體制是有清一朝獨自發展的特質,不但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在世界歷史上也罕見相似的個例」。其獨特性在於,以西藏為例,在清代,西藏既不像四川、山東那樣是清帝國的一個省,也不像朝鮮、越南那樣是清帝國的一個藩屬國。在清代,西藏和滿清王室是供施關係。滿人信喇嘛教,清帝尊西藏法王為上師,為西藏提供保護;藏人則把清室當作施主。相比之下,這倒有些類似現在的英聯邦的某些成員國,如澳大利亞、紐西蘭。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是獨立國家,都尊英王為共主,故而成為英聯邦的成員。考慮到英王並不尊澳大利亞或紐西蘭的領袖為上師,歷史上澳、新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而西藏並不曾是中國的或滿清的殖民地,說明當年的西藏的地位還要更高些。這就是為什麼藏人堅持認為,在清代,西藏也是獨立國家。

在這種關係中,西藏和清帝國的關係是建立在藏人和清帝的關係之上的,如同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英聯邦的關係是建立在它們和英王的關係之上的。如果英國廢除君主制,那麼它們就不再是英聯邦成員了,就和英國沒有關係了。同樣地,如果沒有了清帝,西藏就和中國沒有關係了。這層關聯,康有為等立憲派非常清楚。立憲派說:「欲保全蒙、回、藏,則不可不保全君主。」立憲派知道,唯有保留清帝,才能留住西藏。廢除清帝,西藏就脫離了。這正是立憲派堅持君主立憲的目的之一。

如此說來,從清帝退位詔書到民國總統宣言,大清帝國和中華民國貌似完成了無縫對接,可是這種無縫其實是有大漏洞的。當然,如果藏人願意接受這種對接,那就不是問題;問題恰恰是,藏人從來沒有接受過。

當清帝在退位詔書中把「滿、漢、蒙、回、藏完全領土」全數交給中華民國時,並不曾徵求過藏人的意見。起初,藏人對他們「被代表」甚至不知道。後來藏人知道了,立即表態拒絕。1913年,流亡歸來的十三世達 賴 喇 嘛正式聲明西藏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還和蒙古簽訂《蒙藏條約》(注),互相承認獨立主權地位。此後中華民國政府幾次申述對西藏的主權,也曾派官員進藏,但西藏政府都未接受。

中共當局要求十四世達賴喇嘛承認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達賴喇嘛說,出家人不能說假話。事實是,西藏在歷史上並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歷史是無法否定的,但無論西藏的歷史地位如何,讓過去的過去,不糾結歷史,一切向前看,注重未來發展。達賴喇嘛主張中間道路,不尋求西藏獨立,而致力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框架下,為全體西藏人民實現真正的民族區域自治。

達賴喇嘛的中間道路極具前瞻性、建設性和現實可行性。達賴喇嘛說:儘管到目前為止,對於中間道路,中國政府方面還沒有做出任何正面的回應,但是,政府和人民哪個重要?當然人民更重要。雖然在專制政權下政府很有權威,但從長遠看,還是人民更重要。達賴喇嘛說,他不是寄希望于中共當局,而是寄希望于中國人民。當今中國有著巨大的變化,國內敢講真話的人越來越多,漢人間支持「中間道路」的人也越來也越多,因此百分之百地相信這一互利雙贏的解決西藏問題方案終將取得成果。

——————

(注)2007 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藏學家史伯苓( Elliot Sperling )在俄國的布里亞特(Buryat)的檔案館中發現了《蒙藏條約》正本,該條約的前言明確寫道:「蒙古和西藏已經從滿王朝解放,並從中國分裂出去,成為獨立的國家」。據史伯苓教授說,這件歷史文物一直不公開,是因為中國政府的壓力。

***議報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禁聞網責任編輯:李心惠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