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網路民議】知乎問答|如何評價工信部要求開展App備案?

2023年08月11日 18:50 PDF版 分享轉發

08/11/2023

CDT編者注:本文為知乎問題「如何評價要求開展App備案?」下的部分知乎用戶回答。

背景新聞: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開展移動應用程序備案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我國境內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的App主辦者,應當履行備案手續,否則不得從事App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手續需在2024年4月前完成。

img:【立此存照】工信部啟動APP備案,需備案再開展業務

CDT 檔案卡標題:如何評價工信部要求開展App備案?
作者:知乎
發表日期:2023.8.11
來源:知乎
主題歸類:總加速師
CDS收藏:話語館
版權說明:該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國僅對原作進行存檔,以對抗中國的網路審查。詳細版權說明。

以下為編輯摘自知乎用戶的評論

琴梨梨OvO:「中國開發者通常擁有更強的網路技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海帶苦瓜味酸奶:他們本質上是不支持科技創新的。

知乎用戶:會不會也一年不發版號,倒逼精品。

窗邊娜娜美:創新就是某種自由,自由就是不可控,就是變革,會帶來改變。

老胡認為:反對一切變化的、不可控的東西。

陳鋒:醉翁之意不在酒。本質上是進一步加強網路管控。

李火山:名字叫「備案「,本質是「許可」。備案是告知並記錄在案;許可是他不許,你不可。而許可的核心是行使否決權…權利被玩兒壞了…

何塞·阿爾卡蒂奧:簡單的一句話:先進的生產力會淘汰落後的生產關係。

實名用戶:網站備案讓多少個人網站徹底關評論區、關站,並成為推動簡中互聯網貧瘠化沙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遊戲版號幾近讓遊戲製作行業夭折,長期不發版號的時光歷歷在目。現在輪到APP了?快進到個人開發者銳減,各大國產OS的系統安裝器禁止安裝「未備案的APP」。

夢見未來:很快, 手機將不允許安裝未備案的app,然後所有的所謂破解版、作弊器、XX神器、XX助手,以及梯子、油管、推特,都將徹底消失。然後, 水貨手機將會重出江湖。

WayneYang:如果按你這樣實施起來的話,IT行業跟回到中世紀有什麼區別?

浮雲:不是互聯網人員,但作為一個普通人,看見那幾個禁止加斷網我就覺得恐懼,太特么嚇人了。

史蒂夫ZMT工作室:中國網民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但意見最無關緊要的群體。 ──轉自某知友

冰涼的憂傷:當投資、出口、消費三條大河的水量變小時,他們想到的不是如何保護上游水土,減少水源流失,也不是去查哪些人私挖水渠肥了自家的田,而是在其他的小河上修大壩,把水攔了抬高水位,以便他們裝上水泵使勁地抽。

進擊的定春:荒漠大概就是這麼產生的吧……

噹噹噹噹:這是一步臭棋。現在青年那麼高,應該用一切辦法鼓勵手機軟體行業的發展。幾個人的一個小作坊,如果能推出一款小眾 APP,從全世界消費者那裡賺到錢,就解決了這幾個人的就業問題,對國家也有外匯收入。現在是還嫌青年的失業率不夠高是吧?

子楠:經濟都這鳥樣了,還想著給中小創業公司使絆子,減少就業率呢。

楚軒:真酷,就這水平還想超美,超越大清還差不多。

掘幕人3號:喲,準備開始抄北韓的作業了?

知乎用戶:對大流氓應用唯唯諾諾,對個人開發者重拳出擊。

Him:前幾天不是呼籲抓間諜的嗎?這下簡單了,誰手機上有沒備案的App就可以直接抓起來。

鹹魚:工信部到底站哪頭?不記教訓嗎?網站都被折騰成什麼樣了,肉眼可見的衰敗,然後,大家去app避難,現在又開始折騰app了。不把國家的元氣折騰光,不甘心,是吧?用備案的審批權,多少網站沒了。預計app也會進入荒漠期。

非不工:只能裝能裝的APP,只能連能連的網,只能看能看的內容,只能說能說的話,早晚沉默也得判刑。

import 潘多拉:2005年,網站開始實行ICP備案,開設任何不備案網站在我國均屬於違法行為。當然,你可以去備案,備案也很方便,只是你將承擔一個巨大到你承受不起的風險—你將為你的用戶行為承擔責任。(第五條 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主體責任。)這就會讓站長們產生恐懼感:你本來只是免費給大家提供一些網路服務,結果有可能因為某個用戶亂說話而把自己給送進去。所以最優解就是關站。ICP備案制度執行后的十年間,網路風氣乾淨了很多,失去的卻是活力和創新,如何評價就看各位自己感受了。

知乎用戶:作為,看到這個消息,感受良多。作為民營企業,總感覺有一些東西背負在身上。就是,這個通知的權力太大了。一個通知, 就可以讓一款運營十多年的app,只要不按照通知來, 就可以被下架,封禁。這讓民營企業不得不想到幾年前的俞敏洪,他心裏的感受。民營企業不敢大胆創新,大胆進取,可能就是擔心未來各種通知吧。畢竟,一個以反詐騙名義的通知,就可以下架全國所有不按照通知來的app,更別說其他了。這類通知,能不能更謹慎一些,流程更多一些?比如開聽證會諮詢點意見?比如人代會上討論討論下? 畢竟一個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了幾年出不來, 這個通知沒任何徵兆就直接出台。感慨良多。

開心:這個好像是兩周前發的。
filev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