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蘇暁康:「印太多邊框架」要散掉?

2023年11月09日 16:38 PDF版 分享轉發

轉自:新世紀,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作者臉書)

背靠大洋,面對大陸,這個位置就叫台灣獨特、重要、痛苦。前一帖《台灣的痛與美:大洋與大陸之間》,我講陸權與海權的對峙,也講「華夏民族誕生在黃土高原,不知道海洋是什麼」;然而反之,海洋民族不是也不知道「內陸取向」是什麼嗎?那是封閉、保守、恐懼海洋,所以需要維持千年秦制,台灣有些人便心心念念於「大陸情結」,已經建立民主政體,卻還幻想去親暱、勾連、貿易「專制大陸」,不是找死嘛!

”大國崛起”,”走向大洋練兵”,在南海吹沙造地,並對進行海空環島巡航,並稱未來將以飛彈攻擊台灣的機場、雷達、通聯樞紐,然後大規模兩棲登陸,台灣。

美國再次面對太平洋西岸出來的挑戰者,不是山本五十六和珍珠港偷襲,而是一場全球疫情,對美國海軍全球部署能力造成沉重打擊,11艘海軍現役航空母艦,就有4艘染上新冠病毒,且全都是部署在印太地區的戰艦,分別是羅斯福號、雷根號、卡爾文森號和尼米茲號,都暫停軍事移動,由此而使得中共的遼寧號航母編隊,得以穿越宮古海峽並繞行台灣東部,突破第一島鏈。

美中對決太平洋,二〇二〇年七月美國務卿蓬佩奧首次訪問,美日印澳四國外長在東京舉行”四方會談”,要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實質乃是組建一個”亞洲小北約”,以對付咄咄逼人的中國,先有此四大國結盟,便可在未來延攬諸如越南、泰國、台灣、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亞太小國加入,組成一個”印太多邊框架”,乃是要在”第一島鏈”封住,這個框架中,台灣舉足輕重,是顯見的。

東亞早在三十年前就應有這個架構,遲至今日才來建構,就是美國與國際社會被北京”韜光養晦”懵了三十年。

五十年代朝鮮戰爭以來,東亞的區域政治,基本上只是美蘇戰略對抗的一個次要的投射點。朝鮮半島的三十八度線、中南半島的北緯十七度線加上台灣海峽, 既成為美蘇之間的一條冷戰疆界,也構成了東亞的一道屏障。東亞地區便在這個結構下持續了四十年的相對穩定。日本的”經濟奇迹”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起飛,都是在這個構架和這段穩定期內實現的。

三十年後我們發現:

1、”工業東亞”煙消雲散;

2、”大中華經濟圈”被中國崛起取代;

3、”東北亞經濟圈”始終沒有出現,朝鮮依然是一個”核爆點”;

4、日本一直在美中之間掙扎、投機;

5、中國”民族主義”勃興成為集權的幫凶;

6、中國經濟起飛、制度倒退;

7、美國過早撤離亞太,乃是這一切的主因。

台海未來難免一戰?中國有能力攻佔台灣?

台海一旦開戰,美國會不會協防颱灣?

美中對抗將會走到哪一步?雙方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裡?

瘟疫東來之際,西方大聲索賠,第一個叫得最兇的,是澳大利亞,而今天為了貿易和經濟,也是它第一個與北京緩和,重構夥伴關係,中共用經貿手段,解掉了「印太多邊框架」的第一個環扣,圍堵中國的鏈條就散掉了。

這三十年,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已經擺平全球,也買下全球。它是中共手裡的一張王牌。中共「韜光養晦」,出賣廉價勞動力和中國環境資源給西方,他們卻賺了利潤,偷了技術,達成「大國崛起」,也讓西方失去優勢,這種「鬼推磨」屢試不爽至今。

所以,東亞、印太已經荒廢六十年,這回還得散架。

吳介民

November 19, 2023

總理 (Anthony Albanese) 表示台灣不是被承認的國家,資格不符,不太可能支持台灣加入CPTPP。這是非常嚴重的事。台灣政府應該嚴正要求澳洲政府公開澄清,而不是我方自行澄清,台澎金馬是「經濟體」( it [Australia] continues to welcome the entry of all economies ),所以台灣有資格加入。

Albanese這個發言是一石二鳥:不支持台灣加入;台灣不是被承認的國民國家 (not a “recognised” nation state)。光是說「台灣不是被承認的國民國家」,中國就爽快了。

澳洲這筆帳一定要算清楚,記好。澳洲是為了短期生意利益而討好中國嗎?

政府也一定要據理力爭,否則後果嚴重,後患無窮。

…………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