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中國經濟或負增長 富人用腳投票 數千億美元資金出逃手段曝光 北京急了再出新招

2023年11月29日 19:48 PDF版 分享轉發
 中國經濟下滑 並已轉向萎縮 (圖片:VCG/VCG via Getty Images)
學者示警,已經到達極限,未來很可能會出現負成長或面臨嚴峻的經濟危機。 (圖片:VCG/VCG via Getty Images)

希望之聲2023年11月29日】(希望之聲記者楊正綜合報導) 中共當局日前再出台支持的25條舉措,但評論認為,當局對民營企業的打壓已使其信用完全破產,說再多也沒用。 美媒披露,中國們今年以來使用各種手段已將數千億移轉出境。 有學者示警,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到達極限,未來很可能會出現負成長或面臨嚴峻的經濟危機。

中共央視報導,央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全國工商聯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助力民營 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的25項具體措施。

措施包括加大首貸、信用貸款支持力度,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加大對民營企業債券投資力度;支持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和併購重組 ,擴大優質民營企業股權融資規模;加大外匯便利化政策及服務供給,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引進」等。

多家陸媒紛紛在標題上加註「重磅」予以報導。 其實,今年以來,隨著疫情解封后經濟復甦乏力,經濟形勢日趨嚴峻,當局已多次出台措施妄圖提振民企,挽救經濟。 7月,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聲稱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做出「頂層部署」;9月,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 ,聲稱要推動各項措施「早落地、見實效」。 同時,各相關部門、各地區政府也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

知名獨立評論人士蔡慎坤今日(29日)在海外社群平台X上發文指,當局最近公布的金融支持民營經濟25條是今年以來第四次發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舉措,加上先前已經發布的支持民營經濟31、28、22條,加起來多達106條! 但實際效果不佳。

他表示,「我跟國內許多民營企業主聊天,大家都是怨聲載道,對未來毫無信心,都在盤算著收拾攤子或躺平或走人,只是現在資產越來越不值錢越來越難處置 ,企業家更關心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以及公平的法律制度還有對未來的預期。」

有網友回應:「這些條文再多,也比不過一個小新聞: 一個小包子鋪因為買豆腐腦被罰款15000元」、「民營經濟發展要好做夢,香港經濟,就是實實在在(的)榜樣,孫大午深刻體會」。

孫大午是河北大午農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於2021年7月28日,被以聚眾衝擊國家機關罪、妨害公務罪、尋釁滋事罪、破壞生產經營罪、強迫交易罪、非法採礦罪 、非法佔用農地罪、非法吸收民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八年,並罰金311萬元。 而價值至少51億人民幣的大午資產則被以6.861億元人民幣的低價拍賣給河北保定芮溪科技有限公司。

買家保定芮溪是拍賣3天前才剛成立的新公司,法定負責人趙安東是個90后,是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外甥,監事劉玉婷則是此前一個多月才被免職的保定中級法院前副院長。 此次拍賣被認為是地方政府、司法勢力聯合地方企業以拍賣的方式「公然搶劫」民營資產。

有網友說:「這一輪一輪的所謂支持政策,都相當於是在民營經濟的墳頭蹦迪」、「連續不斷的『頒布救市新政』,側面說明市場信心已經見底。外資+民營經濟雙雙崩塌。」「失業潮、下崗、裁員潮,這些詞彙在中國社會已經不再陌生。在專制政府的高壓統治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企業破產倒閉、員工失業成為家常便飯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用腳投票,將自己辛苦賺來的財富轉移到國外,尋求一個相對安全的投資出路。」

金條、外幣、東京公寓 今年中國資金外流達數千億

《紐約時報中文網》11月28日報導,富裕的中國人今年已將數千億美元轉移出境。 為了繞過中共政府對海外轉移資金的嚴格控制,他們購買了小到可以不起眼地分散在隨身行李中的金條,以及大量外幣。

房地產也是一個選擇。 報導引述東京一家線上房地產上市服務公司「神居秒算」的執行長趙傑(音)說,中國人已經成為東京300萬美元或以上公寓的主要買家,他們經常帶著一箱箱現金付款 。 「清點這麼多現金真的很累。」

他說,在疫情爆發之前,中國買家通常以33萬美元或更低的價格購買東京的一室公寓出租。 現在,他們正在購買更大的房子,並獲得投資簽證,舉家搬遷而來。

據估計,今年每月有500億美元資金流出中國,主要來自中國家庭和私人企業。

報導說,中共當局為了防止資金外流,取締了上海、深圳等地的非法兌換業務,監管機構也已關閉幾乎所有前往澳門的賭博游途徑,並禁止投資海外的酒店、辦公大樓等缺乏地緣政治價值的資產,但家庭和企業仍有辦法把資金轉移到海外。

像是中國銀行和中國招商銀行的境內分行,他們頒布的金條價格高於設定於香港的分行約7%,這種價差顯示,中國民眾亟需易於轉往國外的黃金。

另一個把資金轉出中國的辦法,就是到香港的銀行開戶,然後把錢款匯入戶頭,購買類似銀行存款證的保險產品。

據香港保監會數據,今年上半年,前往香港的大陸人購買新保單的支出,比2019年上半年增加21.3%,疫情期間,這種銷售幾乎絕跡。

學者示警:發展已達極限 未來可能負成長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美國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杜斯特伯格(Thomas J. Duesterberg)28日在一場研討會上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到達極限:「中國經濟在未來很可能會出現負成長或面臨嚴峻的經濟危機,因為中國國內的經濟壓力正在不斷增加。」

杜斯特伯格進一步指出,中國當前所面臨的經濟壓力,如政府債務問題以及房地產市場供過於求等正導致經濟疲軟:「中國的銀行及地方政府承擔了全國85%以上的公共支出,他們現在過度 槓桿導致無法再繼續舉債刺激經濟。而基礎建設是促進經濟成長的另一個傳統辦法,但中國國企的投資缺乏效率,導致收回來的利潤極少,地方政府也無法透過販賣土地所有權鼓勵房地產建設 ,來填平財政赤字。」

杜斯特伯格也談到了中共政府在特定產業領域的過度投資,以及市場內需不足的問題。 他說:「中國過度投資在特定的工業領域,像是大家都知道的汽車、電動車、太陽能板,還有其他中國對外國傾銷的產品。中國銀行及地方政府面臨的問題使得華人家庭累積預防 性存款,這使得想要以增加內需刺激經濟發展的策略失敗。」

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本月稍早公布長達700多頁的年度報告指出,中國當前面臨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重點領域缺乏高級人才、房地產市場疲軟、內需不足等結構性問題。 這些問題導致中國長期競爭力不佳、缺乏社會凝聚力。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中國經濟或負增長 富人用腳投票 數千億美元資金出逃手段曝光 北京急了再出新招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藍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