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中共禁聞

華信能源借高息貸應急 董事長葉簡明被查背景神秘

來源: 希望之聲電台

中國公司創始人與董事會主席三月被揭受控,其公司中華信近期傳出

能源公司12日傳出涉及私下申請高利短期融資貸款,以應資金告急現狀的消息。華信董事局主席葉簡明3月初傳出被查,目前處於北京當局的嚴控之下。

路透社報道,不斷有知情人士向該媒體透露華信能源正在四處尋借高利息貸款。一位直接知情者說,1月初華信向必達控股借入10億人民幣的高額貸款,每日利息0.1%(年息36%),15日後還清。

華信還曾與深圳前海光大金控投資管理,河北渤海國際信託與浙江杭州萬向信託等公司洽談,希望收到擁有併購交易與融資的高息借款,行業直接知情人透露,這些公司處於擔心流動性、所有權模糊、資產價值評估難等考慮未借錢給華信。

華信能源方面表示高息貸款的消息不屬實,此外沒有做任何進一步的解釋。而國盛、上海市政府即其他涉及公司對該條消息也未予評論

路透社引用華信官方數據與本地債權人財務報表信息說,截至去年6月,華信資產規模1690億元,債務則為1170億人民幣,其中有440億人民幣於2018年上半年到期。

知情人士說,目前的華信能源已由上海市國有公司國盛集團進行評估財務狀況以便進行重組與收購。

公司創辦人、董事會主席葉簡明現年41歲,福建南平人,擁有香港身份。他身價336億美金(約2125億人民幣),排在世界500富豪榜的349位。

中國華信能源公司於2002年由當時年僅25歲的葉簡明建立並擔任。除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家國營外,華信是名副其實的第四大民營能源公司。該公司17年營業收入437億美金(約2764億人民幣),擁有兩大管理公司和7家A級上市股。連續四年名列《財富》世界500強企業。2017年華信在中國財富500強企業排名第七位,上海有八家公司進入500強,華信是唯一的民營企業。

表面上看毫無背景的葉簡明以25歲之齡擔任華信能源公司董事長,且近年來大肆在海外重金收購投資出版業、能源業、傳媒和金融領域資產,曾以91億美金(約575億人民幣)收購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14%的股份,2015年收購捷克第一與第三大媒體,2016年從台灣中油購得三個油礦經營權。

作為財富500強中中國最年輕的董事長,旗下管理層都有很高的政治背景,但關於企業組建者葉簡明的背景出乎意外地少之又少。有限公開資料顯示,葉簡明原名葉建明,家境貧寒,父親是漁民。其人行事非常低調,甚至家中親屬都不知道他的資產規模。中國華信能源的企業來源也是撲朔迷離,更像是由憑空而降的巨額資金建起。

葉簡明還擔任中華能源基金會主席,該基金會副主席何志平去年在紐約因代表基金會向非洲前外長及其他非洲主要產油國家官員試圖行賄被拘,保釋金1000萬美金(約6324億人民幣),且被美國法院因為在拘期間與上海企業聯繫密切潛逃風險大而拒保釋。中華能源基金會同樣涉及對台統戰。

《蘋果日報》評估,葉簡明很可能是黨內軍方、統戰部幕後勢力的白手套,幫助其將資金轉移海外,負責為幕後勢力轉移國家資產並經由投資洗錢。

此外,在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奎近期文章中,首次提到「粉紅財團」與「紅色財團」的區分。與中共直接控制的,積累巨大財富的國有「紅色財團」不同的是,一些巨型民營企業也同樣與中共高官有著密切聯繫,直接為高官服務。這些企業財團即是「粉紅財團」。

中國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在評論文章中分析道,「粉紅財團」的特點是,不但不為國分憂,而是在政府全力阻止金融風險,力阻外匯流出時大力「唱對台戲」,並巨額向海外轉移資金。

歸根結底,這些衝突的起因或在於「粉紅財團」並無意為國家著想,真正服務的是背後的黨內「金主」。

葉簡明的華信能源則和「粉紅財團」的定義十分貼近,毫無背景的葉簡明能在25歲時就得到建立華信能源公司的資金,其企業內高管也多為有紮實背景的黨內權力人士。這或許因為他有著能讓他維持起中國第四大能源公司的幕後黑手。

海外華媒報道說,葉簡明進入能源行業的第一步,即是收購廈門華航石油公司,這一收購案的促成有賈慶林與賈廷安從中牽頭,而他們都是江澤民的親信。葉2003-2005年擔任中共軍方總政對外聯絡部屬下上海國際友聯副秘書長,而當時的中共總政主任是2004年後任中共軍委副主席的江派徐才厚。

如果「粉紅財團」的情況屬實,那麼葉簡明的去留和華信財團的生與死,背後定會涉及習近平與江澤民與曾慶紅集團的激烈鬥爭。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禁聞網責任編輯:周楓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