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香港觀察:限帶奶粉掀內地香港矛盾

2013年03月13日 1:55 PDF版 分享轉發

香港奶粉

大陸居民搶購奶粉,導致香港奶粉短缺,近來困擾著港人家長,事件越演越烈。

居民搶購香港奶粉,導致香港奶粉短缺,近來困擾著港人家長,事件越演越烈。在「吃奶難」的輿論壓力下,3月1日起香港實施奶粉出口管制,限制每人每天只准帶1.8公斤奶粉出境,很快便流下「第一滴血」,3名大陸客因在限奶令首天攜多於限量奶粉離港,在沙田裁判法院分別被判罰款,由1000元至2500元不等。

幾名大陸旅客在庭外都憤憤不平,其中男被告林尤祝稱,他的41歲妻子剛于上月產子,他在案發前到澳門旅遊,經港回大陸時買了3罐奶粉自用,離港時才知道有新措施,「我自己買的,自己用一瓶這樣的,你要以事實為根據嘛。你要調查、去調查,是不是你真正走私,還是你家用,這樣才算公平、合理。」他直言來香港買奶粉太麻煩了,以後都不來港買,又不滿地指國內給了大量資源香港,現在多買一罐給自己都不成。

在大陸,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Google前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等名人,亦在微博狠批這是「惡法」。而香港高層官員則全力撲火,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表示,限帶措施非針對大陸人,希望大陸民眾諒解。

大陸民眾大批來港消費,對香港來說本來是大好事,不但有生意可做,而且說明香港的商譽和質檢制度優良,是港人的面子。但由於沒有足夠的配套去承受,竟然演變成大陸與香港的社會矛盾升級,實在是始料不及。香港是老牌「購物者天堂」,現在有生意不做,雖說是為了民生需要而不得不實施限制,但令自由港形象受損,始終是憾事。

限帶奶粉反映四問題

限帶奶粉風波,反映了至少四方面問題:一、部份港人一直不滿大陸人,有諸如「大陸人來港搶奪資源」等說法,現在由於法律明令限帶奶粉,令這些論點由街言巷談變得合理化,因為若問題不存在,就不須要有限帶的法例了;二、大陸人對港人也反感也增加,覺得港人自私自利,有需要大陸人來港「自由行」刺激經濟時就歡迎,一旦帶來點麻煩便反面無情;三、中國是堂堂大國,無法發展出安全、足供下一代食用的奶粉,要家長出境購買,是國家之恥;四、力主兩地加速融合的行政長官,在民生現實題題下,不得不「封關鎖港」,是一次政治挫敗。

限奶令積聚大陸民怨

今天因「自由行」而引發的兩地矛盾,是在2003年已經埋伏了。當時任行政會議召集人的梁振英代表特區政府與中央商討「自由行」政策,有大陸官員問過梁振英:「日後那麼多大陸遊客去香港有可能引起逾期居留、治安等問題,香港承受得了嗎?」梁振英的回答是:「既然中央支持開放自由行,香港會把所有準備工作都做好的。我們對香港的警察、海關、入境處的工作都有信心。」只是想不到,問題並非出自警察、海關、入境等執法工作,而是酒店、零售、交通等服務配套上。

而中央要負的責任更重,早在持區政府頒布「限帶奶粉」措施時,中央秉承「不許評論港澳事務」的一貫政策,禁止大陸傳媒探討此事。直到「限奶令」實施,輿論再難遮掩,反倒積聚了民怨。

而最歸根結底,在於國產乳業自三聚氰胺一役后元氣大傷,令民眾盡失信心,而進口奶粉,則普遍要加關稅10%,增值稅17%。如果說要籍關稅保護大陸乳業的話,現在遠水難救近火,國產乳業暫時也是扶不起的阿斗,中央政府是否應把稅率降下來,讓市場大量供應平價、安全的「洋奶粉」?當然,屆時也許不少大陸人仍會對大陸貨架上的洋奶粉沒信心,擔心買到次貨而要出境購買,那是更深層的信心問題了。

來源:阿波羅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