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財經網:山西大同負債超百億:欲託管雲岡石窟救急

2013年09月21日 4:02 PDF版 分享轉發

原標題:(調查)山西大同負債超百億欲變現國有資產救急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9月18日訊,一位接近山西省大同市政府的金融圈人士告訴大智慧通訊社,大同市政府目前背負著超過110億元的債務,一些市政工程也因政府財政的拮据而停工,還有投資者收到大同市5億元“託管”雲岡石窟的消息。

大同負債超百億,多為銀行貸款

大同到底有多少負債?據上述金融圈人士提供的數據,大同2013年累計負債超過130億元,上半年償還20億元,目前還有110多億的債務。

大同市政府從去年開始數次組織投行、基金和企業前往大同考察投資機會,並向這些資本大佬公開家底。

大智慧通訊社記者向大同市某官員求證110億元債務規模,該官員並未否認,而表示只要在地方的承受範圍之內就是合理的。大同市財政局國庫科則拒絕透露債務數據。

大同前幾年各項大工程、城市基建項目大舉開工,資金來源主要依賴舉債。據大同市十二五規劃,大同古城復建和交通基建兩項投資規模就超過1000億元。此外,大同還有2平方公里的御東新城建設以及多項基建工程同時上馬。

大同市2012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0.30億元,如果按照“做多少事弄多少錢”的原則,大同市政府的融資規模將非常龐大。

上述大同市發改委官員介紹,除了去年大同市城投公司發過一批6億元左右的城投債,其它的政府融資基本依賴銀行貸款。按照2012年7月6日央行調整前的貸款基準利率標準,100億左右的貸款每年最少需要支付6億元左右的利息。

“雲崗石窟一個文物旅遊單位就有十幾個億的債。整個大同城牆、寺廟、擴路、綠化,投入的錢非常多,大同政府債不會少。”大同雲岡石窟一位負責人就大同100多億負債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

作為事業單位的雲岡石窟因為背負的巨額債務,工資發放一直達不到全額。上述負責人說,今年本該提高的工資,因為資金緊張折半執行。

上述發改委官員向大智慧通訊社解釋,大同是除了煤幾乎一無所有的資源型城市,而煤炭資源大部分控制在國企和央企手中,大同所得很少,長期以來財政收入只能勉強支撐政府機關及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沒有能力搞建設。

早在2011年,財政部即開始要求地府將地方債收支納入預算,以使地方債陽光化。但除河南焦作等少數地方,大部分地方政府並未納入預算更未公開債務信息。

危機顯現,市政工程停工

現在大同基建項目延期或者停工的並不少。大同的城市建設包括新城項目和古城復興項目。新城項目如建設六個大型場館包括美術館、博物館、大劇院、圖書館、會展中心以及體育中心和文化廣場、高鐵站以及客運站。

據大智慧通訊社記者了解,8月2日至13日在大同舉辦的“世界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是近些年來大同舉辦的唯一的世界性大型活動,大同市政府非常重視。但直到目前為止,這幾大場館也才剛剛進入外部裝修階段。

根據大智慧通訊社記者的採訪,項目無法按期完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資金不足。以上美術館的施工方和綠化單位工作人員告訴大智慧通訊社記者,該項目工程款到位越來越慢,一些工程隊難以支撐,與項目負責人以及大同市政府發生矛盾導致項目進展緩慢。

與御東新城項目同樣重要的古城復興項目也中途改變規劃。在大同市政府的規劃中,圍繞著新修建的古城牆將有一條環繞整個古城的護城河,大智慧通訊社記者實地走訪中只看到城東和城南的護城河。

“北邊和西邊的護城河不修了,”上述發改委官員告訴大智慧通訊社,政府對外宣稱的理由是成本過高和地形不合適等原因。

根據前述金融圈人士透露,大同現在確實存在財務危機隱患,償還債務利息已經讓市政府不堪重負。根據大同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大同市2012年一般預算財政收入為80.30億元,同年支出則達到了186.79億元。即便加上上級補助收入,大同償還債務也存在困難。

上述金融圈人士表示,現在大同的做法是拆東牆補西牆,不斷借新債來償還利息,然後請求銀行展期。“一旦出現違約,信用評級下降銀行不再願意展期的話,大同將面臨債務危機”。

急於變現,亮家底

大同市目前最迫切的是將國有資產變現或抵押融資。上述金融圈人士透露,大同市政府國有資產包括,100多家國有企業,3萬多畝的儲備土地、一些融資平台公司持有的物業資產以及雲岡石窟等旅遊景區,這些資產總估值約有380億元。

為了緩解資金困局,大同市政府多次組織投資、基金公司來大同,向其推介投資環境和可出售變現的資產。

但在上述金融圈人士眼裡,這些資產短期變現存在很大難度。近年大同的國企從600多家銳減到100多家,大同國資委手裡的國企基本是供水供暖以及污水處理廠等企業,不僅不能出售,還需要政府補貼。

土地變現也變得沒那麼容易。上述金融圈人士告訴大智慧通訊社,大同的土地市場基本處於飽和狀態。前幾年大同造城過程中,地方房企手裡的現金都買了地,企業土地儲備充足,而且也已無力買地,大同也很少有外來的大房地產公司。融資平台公司擁有的物業資產也同樣面臨著沒有買家的尷尬境遇。

大同市為了借新還舊在融資渠道和手段上採取了多種方式,出售國有資產、賣地、發債、銀行貸款等。在大同市上半年全市金融系統座談會上,大同市金融和政府部門官員均有參加,會上強調大同市將加強市級財政性擔保公司建設,通過擔保撬動信貸資金。

“大同市政府有意以5億元將世界遺產雲崗石窟進行類似託管。”上述金融圈人士告訴大智慧通訊社,由於雲岡石窟屬國家文物,大同市政府格外低調。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雲岡石窟研究院負責人向大智慧通訊社介紹,2012年雲岡石窟門票收入達1.05億元左右,所有門票收入全部上交市財政。而雲岡石窟的債務有14個億左右,主要為貸款。一年利息要還5000多萬元。

大智慧通訊社記者向雲岡石窟研究院負責人當面確認託管之事,該負責人說:“這個文物局不會同意的,任何託管啊、市場運營都不行。”根據《國有文物保護單位經營性活動管理規定(試行)》,任何國家禁止將文物保護單位作為企業資產經營以及租賃、承包、轉讓、抵押文物保護單位,以營利為目的進行商業開發的行為。

但是雲岡石窟託管經營並不是沒有先例。據大智慧通訊社採訪了解,大同市政府去年曾與華僑城下屬子公司錦繡中華簽訂5年期的合作協議,合同規定錦繡中華接管雲岡石窟后,雲岡石窟管委會不再參与具體經營和管理事務,除此之外,每年需向錦繡中華支付300萬元的管理費和額外的收入分成,錦繡中華則要保證一年約1.2億元的門票收入,並且提前預付部分門票收入。

不過錦繡中華與雲岡石窟的結合併沒有持續多久,今年五月份,錦繡中華便與雲岡石窟提前終止了合同。對於這段與錦繡中華合作的經歷,雲岡石窟研究院負責人並不願多談,“合作是違反規定的,不是正常的。過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來源:財經網)

阿波羅網來源: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