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長期失業福利終止 美國7大利空

2013年12月30日 17:47 PDF版 分享轉發

長期失業已成為經濟的重要問題,以下是七個原因:

一、長期失業仍處於二次大戰以來的最高點。美國現有大約400萬人失業至少27周,包括年輕人、有孩子的夫婦、大學畢業生、高中輟學生等等,幾乎涵蓋每一種人口類別。

二、長期失業者大多很難找到工作。失業滿27周的人,在任何一個月找到工作的機率只有12%,而且失業愈久,機率愈低。

三、長期失業會嚴重影響當事人的身心健康。研究結果顯示,失業逾27周的人,所得通常會減少40%。他們即使找到新的工作,待遇大多不如從前。他們通常健康較差,自殺率較高,與家人關係緊張,自尊心大損。他們的子女功課較差,長期收入也較低。

四、聯邦緊急失業福利取消將使數百萬人失去重要的收入來源。許多州原來提供長達63周甚至73周的失業福利,每周平均援助金額約為300元。現在大部分州將恢復頂多26周福利。

但是,現在的求職者平均得花大約35周才能找到工作,而估計明年約有490萬人將面對還在找工作就失去福利救濟。

五、沒有證據顯示長期失業者一旦失去福利援助,會更努力找工作。最重要的是,現在就業市場仍然僧多粥少,失業者約為工作機會的2.9倍。

六、國會沒有設法協助長期失業者就業。僅只延長失業福利並無法解決長期失業問題,政府有必要採取其他措施,像是推動工作分享計畫,用稅務利益鼓勵企業僱用長期失業者,或是由政府直接僱用他們。

七、長期失業正摧毀美國經濟。聯邦準備理事會經濟學家提出報告,指出有數百萬美國人因經濟衰退失去工作,幾年下來技能和關係網萎縮,許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退出職場,嚴重損害美國的長期生產力和經濟潛力。

這表示長期失業不只是臨時問題,卻會造成長久損害。如不設法協助失業者迅速恢復工作,美國經濟將無法達到應有的生產力,這些損害也會更加深遠。

來源:世界日報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林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