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中國新聞

這些官員發國難財 兩小官借汶川震后重建斂財

文章取自網路,旨在為讀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法制晚報 今天,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因借汶川地震、蘆山災后重建斂財,四川天全縣的2名小官分別獲刑3年6個月和2年。

實際上,在救災或者重建過程中發「國難財」的幹部並不鮮見,且大多數為基層人員。

去年,兩高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救災款、搶險錢等將從重處罰,比如即便貪污受賄1萬元也可具有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小官借震后重建斂財獲刑

天全縣是「5·12」特大地震受災縣之一,2009年災后重建啟動。天全縣安全後勤管理股股長楊能華被任命為天全縣教育局「5·12」地震災后重建辦主任。

儘管職位不大,但權力卻不小:其主要負責監督、指導、協調各個災后重建工程,不僅直接參与幾個學校的災后重建工程的規劃、進度、撥款等審核簽字,還負責全縣所有小學重建招投標的組織和參加招投標工作。

由此,楊能華將災后重建的工作作為斂財的契機,以此廣收承建商的賄賂。

經查實認定:2009年至2016年,楊能華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其監管、服務對象給予的現金共計21萬余元,全部用於個人開支。

另一名發「國難財」的小官是是楊能華的分管領導——天全縣教育局原黨委委員高敬松。不過他的劣跡主要發生在「4·20」蘆山地震之後,當時天全縣也是重災區之一。

經查實,2015年,高敬松利用分管天全縣教育局安全後勤管理股、協調、聯繫「4·20」蘆山地震后「壹基金」慈善基金會捐助的七個學校「風雨球場」建設工程項目的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了承建七個「風雨球場」工程項目的成都恆升建築公司副總經理、技術負責人萬某給予的5.8萬元。

今年5月12日,上述兩官員均以受賄罪被判刑,分別獲刑3年6個月和2年有期徒刑。

有人截留補助款修大棚

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像楊能華、高敬松這種在救災過程中趁機斂財的幹部並非孤例,而且多數涉案人員為基層幹部。

2014年11月,央視披露,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於2010年遭受了一場特大洪澇災害。災情發生后,洪陽鎮政府立即開展救助,並明確時任柳庄村委支部書記的石小江作為重建工作第一責任人。

2013年1月底,群眾舉報稱,倒塌房屋重建的資金不知去向。經過反覆偵查,澠池縣人民檢察院最終確定,石小江利用職務之便截留群眾救災款共計7.2萬元。最終,此人被認定犯貪污罪且數額巨大,獲刑3年。

今年2月11日,北京市門頭溝區清水鎮勝利村原黨支部書記陳廣金因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罰金20萬元。此人也是利用協助政府管理災后恢復生產資金的職務便利,將60萬補助款用於修繕個人肉雞大棚,侵吞34萬元。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禁聞網責任編輯:李心惠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