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蓮悅:讀書或許不能改變人生 但的確能改變人本身

2017年04月24日 9:44 PDF版 分享轉發

作者:蓮悅

看了個段子:一對畢業於清華的小夫婦問大師,要怎樣才能買得起。大師說,北大清華畢業都買不起學區房,學區房買來何用?

“讀書改變命運”,這個曾經被許許多多的人奉為“聖經”的觀念,早已變得越來越不靠譜。

電視里公益廣告孜孜不倦地告訴大家,除了眼前的現實,生活還有詩和遠方。但是,在一個學術普遍造假抄襲,文學已淪落為小圈子裡互捧的臭腳,遠方不過是移民M國實現Z國夢時,誰還會真的相信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讀書,對今天的我們來說,究竟還有意義和價值嗎?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過去幾千年,中國基本都是一個惟讀書論的國度。

華裔作家陳舜臣在《龍鳳之國》里說,在日本,有許多人對文人幾乎無一例外地帶有政治屬性這一點,許多人難以接受。其實,這是因為中國文人至今也沒有將“文章乃經國大業,不朽盛事也”的說法視為空洞的修飾語。

個人其實並不十分贊同陳舜臣的觀點,將文章看作經國大業,這樣的人自古至今都是千千萬萬文人中出類拔萃的少數人罷了。對於絕大多數的文人,或者說讀書人來說,讀書不過是他們改變人生的唯一方式。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至晚自秦漢時代,便被牢牢地束縛在土地上。你若不想做一個一輩子俯首耕田、辛勤勞作,卻仍舊難以溫飽糊口,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任人欺凌的農夫,唯一的辦法就是讀書,走上那條在漢代叫做“察舉”,後來發展為“科舉”的獨木橋。橋的那頭,統治者高高舉著個金飯碗,傲慢地吆喝:“嗟,來食!”於是,千軍萬馬湧向獨木橋。過橋者,得入體制,成為權力階層的一員,從此黃金屋中紅袖添香。

所以,讀書自古以來對中國人來說都是頭等大事。書讀得好,不僅能改變個人的命運,還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

所以,讀書自然而然成為了政治的一部分,而讀書人,或者說文人也自然而然地帶有了政治屬性。

中學課本里選過《范進中舉》。一個五十多歲的老秀才好容易在鄉試中中了舉人,竟然喜極而瘋。小時候讀書讀到此處,竟然沒心沒肺地笑。去年8月,因為被電信詐騙騙走上大學的費用9900元,花季少女徐玉玉傷心猝死。范進和徐玉玉不過是不同時代,走在同一座獨木橋上的兩個人,成就了各自的悲喜劇。

一個只給底層民眾一條路走的社會,甚至逼迫底層民眾必須以命相搏才能改變命運的社會,一定是不正常和不健康的。

所幸,徐玉玉的悲劇只可能越來越少。因為“唯讀書論”在這片土地上已經越來越不可信。

從壞的角度來看,即便你殺出千軍萬馬過了獨木橋,也未必能拼得過官二代、富二代,你一生努力、打拚的結果很可能是北大、清華的高材生卻買不起學區房。

從好的方面來看,社會給予普通人的選擇越來越多,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但是,書還是要讀的。當你不那麼功利地看待讀書時,不再如過去的幾千年的中國人那樣,把讀書視作一種通往成功的工具時,讀書本身就是一種意義和價值。

司馬遷十歲開始學習古文,為的是繼承父職,成為史官。在二十歲時就已經遊歷全國。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般認為,司馬遷在38歲成為太史令。十年後,司馬遷因為為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而被處以腐刑。

司馬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周朝史官。其父司馬談在漢武帝時代也是太史令。司馬遷在為李陵辯解之後,漢武帝並沒有因為他讀書萬卷、學養深厚而格外寬赦,仍舊判罰他腐刑。在當時,腐刑屬於可以用錢免罪的刑罰。然而,讀了一輩子書,做了十年太史令,家族世代為官的司馬遷竟然清貧到拿不出兩個月的工資來為自己贖罪。

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這樣寫道:“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

我們可以想見司馬遷當時的痛苦和悲憤。然而,他並沒有如許許多多同時代的人那樣,用自我了斷來拒絕屈辱。死,是乾脆和簡單的,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日本作家武田泰淳在《司馬遷》一書中這樣寫道:“如果連天道都不信,人還能相信什麼?司馬遷相信什麼好呢?他相信自己,自己的歷史,即《史記》。”

在最壞的人生際遇中,司馬遷通過讀書、著史,成就了最好的自己。

當然,絕大多數的人都只是碌碌凡人,不可能成為司馬遷那樣優秀和偉大的人物。但是,讀書或許不再能改變人生,但她的確能改變人本身。

1933年,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思想改造運動,從清理猶太人撰寫的書籍入手,繼而清理那些不符合納粹價值觀的書籍。有關統計認為,從1933年到二戰結束,納粹德國一共銷毀了1億冊以上的書籍。

與此同時,卻發起了一場名為“勝利書籍運動”的捐書運動。因為人認為,對納粹最好的反擊是鼓勵美國人多閱讀,使得書籍成為“思想之戰”的武器,於是他們開始搜集並號召人們捐書給那些服役的戰士。僅僅在1942至1943年間,熱情的美國民眾就捐贈了超過18萬冊圖書。

中國自古以來就將文人和武夫的界限劃分得非常清晰,所以,人們或許對美國人的舉動難以理解。戰場是最不需要書籍的地方,戰爭是人類最暴力和野蠻的選擇,自叢林時代起,要想通過武力戰勝對手,比拼的從來都是肌肉和力量。

誠然,美國能贏得二戰的勝利,完全有賴於經濟和軍事的強大。至於戰場上的士兵們能不能脫口成章,能不能隨時從口袋裡掏出本《聖經》展示自己堅定的信仰,似乎完全與戰爭本身沒有關係。

但是,書籍是人類與文明世界的紐帶。當人們不得不選擇用暴力對抗暴力時,也許只有書籍能夠讓人避免在暴力中迷失和淪陷,變成自己所反對和抗爭的野蠻一面。

美國贏得了戰爭,並在讓每一個國民從經濟和精神上保持強大中走向了持續的繁榮。而納粹德國則在禁錮思想和控制言論中走向了徹底敗亡。

走向文明,不僅僅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個體的使命,也是民族崛起、國家強大的根本。

寫在2017世界讀書日

來源:遊歷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藍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