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5方面讓你明白48小時內的中風風險值 夏天少做一件事會讓風險陡增

2020年06月21日 11:48 PDF版 分享轉發
腦血管(圖片:pixabay)
5步驟讓你明白48小時內的風險值 (圖片:pixabay)

希望之聲2020年6月20日】(編輯:郭強)中風是一種由腦部供血中斷或大量減少造成的腦部損傷。腦部氧氣及營養供應切斷,在數分鐘內開始死亡。因此,中風被認為是緊急醫療事件,需要即時診斷和治療。

腦卒中(圖片:ConstructionDealMkting /Flickr)
中風(圖片:ConstructionDealMkting /Flickr)

中風,通常又稱作「腦病突發」,是世界各地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每年新增中風患者近 80 萬人——有約 13.7 萬人因此而死亡,倖存者則永久性地改變了生活方式。據估計,目前美國有 650 萬名中風倖存者。一般人們認為中風無法治愈。

早安健康引述李志豪以上的一個案例:最近收治了一些中風患者,讓我想提醒大家,夏天天氣熱、容易流汗,記得要適當,因為脫水可能增加腦。另外,還要提醒大家,要注意是否有「小中風」的癥狀!

出汗(圖片:pixabay)
因為出汗多導致脫水,可能增加風險(圖片:pixabay)

我印象很深刻,有位65歲的阿伯因為腦中風昏迷送醫,轉由醫學中心施以動脈取栓術,術后阿伯有恢復,意識也很清醒。我就問阿伯,中風前是否有一些癥狀?阿伯說,中風前一周有出現幾次「頭暈、走路不穩、講話大舌頭」的現象,但他以為是身體太累、,就去休息一下,的確癥狀也消失了,完全沒想到跟之後的中風有關。

我提醒阿伯,那些癥狀都是「小中風」癥狀!「小中風」是中風的前兆,如果遇到小中風的癥狀,記得要立即就醫!可以降低未來得到「中風」的機率!

小中風又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癥狀與中風類似,但時間短暫,通常只持續2-5分鐘,最久不會超過一個小時。因為癥狀輕微且短暫,通常癥狀結束後患者會誤以為自己已經恢復了而不會特別警覺,也常被誤認成身體太累或感冒癥狀,而沒有即時就醫。

小中風癥狀有哪些?

下肢(圖片:Piqsels)
肢體麻痹無力、走路不穩(圖片:Piqsels)

肢體麻痹無力

走路不穩

說話不清

吞咽困難

視力模糊

短暫失憶

意識改變

A (Age) 年齡大小

年齡大於 60歲給 1分

年齡小於 60歲給 0分

B (Blood Presure) 血壓

高血壓(圖片:pixabay)
血壓(圖片:pixabay)

血壓高於 140/90 mmHg給 1分

血壓低於 140/90 mmHg給 0分

C (Clinical features) 臨床癥狀

單側肢體無力,給 2分

只有語言障礙,給 1分

D (Diabetes) 糖尿病有無

有糖尿病,給 1分

沒糖尿病,給 0分

E(Duration) 發作時間

臨床癥狀發生超過一小時,給 2分

臨床癥狀發生小於一小時,給 1分

臨床癥狀發生小於十分鐘,給 0分

將上述的分數加總,可以預估48小時內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

低風險族群:0-3 分,48小時中風機率 1%。

中風險族群:4-5 分,48小時中風機率 4%。

高風險族群:6-7 分,48小時中風機率 8%。

如果分數大於4 分的病人,建議要積極評估以及預防中風的發生。

中風若即時治療,是可以大幅降低後遺症的。平時自己或家人的身體健康出現細微的變化,記得要提高警覺。

本文章或節目經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原文鏈接:5方面讓你明白48小時內的中風風險值 夏天少做一件事會讓風險陡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石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