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武漢肺炎、過敏、感冒癥狀怎麼分? 醫:這「兩癥狀」

2021年09月17日 22:38 PDF版 分享轉發

感冒(圖片:pixabay)

肺炎、癥狀怎麼分?(pixabay)

希望之聲2021年9月17日】(編輯:郭強)(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嚴峻,但很多人篩檢確診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染疫了。

咳嗽(圖片:PhotoAC)
咳嗽(PhotoAC)

自由時報報道,台灣樂生療養院小兒科主任張瑩雯提醒,根據新加坡學者以英國變異株或印度變異株的個案資料搜集發現,70%的人有發燒癥狀,而有46%的個案有咳嗽癥狀,因此如果民眾有「發燒、咳嗽」的癥狀,加上有鼻塞、流鼻水、或喉嚨痛,建議要儘速自行進行快篩或至醫院進行篩檢。

過敏發生時間較固定 氣喘給葯可緩解

張瑩雯說,很多過敏患者憂心過敏癥狀與感冒甚至是分不清楚。過敏與其他兩者的差異在於過敏發生的時間比較固定,大都發生於清晨、氣溫驟降或有環境過敏原刺激時,癥狀不太會改變、也沒有發燒,喉嚨痛等現象。因過敏引起之氣喘則會有咳嗽及喘,甚至有些咳嗽還會有喘鳴聲或痰音,給予劑通常可以得到緩解。

氣喘(圖片:PhotoAC)
氣喘(PhotoAC)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長期鼻子過敏及慢性鼻竇炎與新冠肺炎雷同,也有可能引起嗅覺或嗅覺異常癥狀。

感冒癥狀隨時間而變化 潛伏期及病程較短

張瑩雯指出,一般感冒癥狀大多會隨著時間而變化,例如:剛開始打噴嚏、隔天流鼻水、隔天開始喉嚨痛……等等,也可能會輕微發燒。除了一般感冒,秋冬天易好發的的流感,其潛伏期短(通常1-4天,平均為2天)及病程較短,而且變嚴重的速度非常的快,可能昨天還好好的,隔天就突然發高燒、全身酸痛、或有其他任何不舒服甚至到無法出門;所以如果「突然」不舒服,很有可能會是流感。

病程惡化持續3天以上沒改善 恐是新冠肺炎

而新冠肺炎潛伏期比較長,(潛伏期平均為5到6天,最長會達到14天),長潛伏期讓人無法察覺,疾病病程會拖到幾周、幾個月以上,一開始可能會先有一點小癥狀,然後慢慢越來越不舒服,若有慢性疾病,病程就比較會惡化;持續3天以上都沒有改善,就應該懷疑是新冠肺炎。

生病(圖片:PhotoAC)
病程持續3天以上沒有改善,恐是新冠肺炎(PhotoAC)

張瑩雯指出,如果單純感冒癥狀,吃些成藥、多休息,癥狀會減緩,不需太多慮,除非吃藥2-3天沒好,就該到醫院,經過醫師專業判斷或轉介到篩檢站。

張瑩雯提醒,如果有癥狀者、無明確接觸史,可以考慮使用居家抗原快篩(鼻腔)、居家核酸檢驗(鼻腔))、診所自費抗原快篩(鼻咽)等方式進行篩檢。而有癥狀者且有接觸史的民眾一定要諮詢醫師或直接至醫院做PCR、抗原快篩。但是民眾如果沒事想去「篩檢看看」,因在篩檢站、急診、大醫院的新冠肺炎的風險或許更高,若沒做好防護反而有可能因此感染。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原文鏈接:武漢肺炎、過敏、感冒癥狀怎麽分? 醫:這「兩癥狀」!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