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防止你的孩子不成功(11) --教育避坑指南

2023年09月28日 22:01 PDF版 分享轉發

作者: QiC

接前文:
防止你的孩子不成功(1)–教育避坑指南
防止你的孩子不成功(2)–教育避坑指南
防止你的孩子不成功(3)–教育避坑指南
防止你的孩子不成功(4) –教育避坑指南
防止你的孩子不成功(5) –教育避坑指南
防止你的孩子不成功(6) –教育避坑指南-植入家庭教育的木馬
防止你的孩子不成功(7) –教育避坑指南
防止你的孩子不成功(8) -教育避坑指南
防止你的孩子不成功(9) –教育避坑指南
防止你的孩子不成功(10) –教育避坑指南

3.3學校的價值觀變遷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注意到,每個學校都在強調各自的「學校價值觀」。而且不是一個兩個學校,是全部學校。

這件事情其實非常荒誕,但我打賭絕大多數家長沒有細想過。隨便提幾個問題看各位家長是否有想過。如果學校價值觀和觀衝突怎麼辦?學校這些價值觀從哪裡來的?並列的幾個名詞之間是否有優先順序,也就是彼此矛盾時候學校的選擇將是如何?這些價值觀到底對的運作方向有沒有影響,是一句口號還是真的有政策?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價值觀各異,憑什麼學校有資格去統一這些價值觀。換句話說,本來屬於家庭塑造的教育領域,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學校的任務?

只有黨派,宗教才會有價值的說法。在自由社會裡,如果一個團體建立於共同價值之上,那麼這個團體必須滿足非必須和自願兩個基本原則,否則就會和個體的選擇權發生衝突。只有在極權社會裡,臣民才會被迫服從統一意志和價值觀。學校作為公共設施,又是公民受教育權的實現,具有必須性。同時,校區的劃分,又不滿足自願性(家長有時候沒有選擇)。所以學校運作理應基於規則,也就是契約去運作,而沒有資格強調任何價值。

有的家長就說了,學校教育包括教書也包括育人,強調一個價值觀很正常。這類家長大概是把自己的責任推給了學校吧。假設學校推「多樣化」這個價值,也就是LGBT【小編推薦:我所知道的地球歷史與奧秘篇(十):同性戀與吸毒】運動,作為家長你只能選這個學校,你該怎麼辦?這好比家裡不做飯吃食堂,食堂做的再難吃也要吃,是這個意思吧?所以,如果你的家庭沒有價值觀教育的概念,或者你的家庭價值和你小孩學校的價值沒有衝突,我只能恭喜你,並祝福good luck了。

如果說參与學校教育的個體,有一個共同目標或者價值,那就是獲得知識。在近代社會以前的西方,知識和教育是被貴族壟斷的。貴族知道知識的力量,所以他們嚴格的將其限制在自身階級血統之下。而平民只能是愚昧的文盲。現代西方文明的快速發展,恰恰起源於這種知識壟斷的結束,也就是面向大眾學校教育的出現。這個歷史大家都很熟悉。所以教授知識,是學校存在的第一要務。

如果學校要有價值觀,那麼學術優秀就理應是毫無爭議的第一價值,否則要你學校有何用?但是問題來了,各位家長看過這麼多學校,有哪一所是把學術作為價值觀的(都不說第一價值了)?頂多有個「優秀」的價值,但這優秀又不是特指學術。

這就奇怪了,學校不僅不把學術放第一位,反而把亂七八糟的,本應該是覆蓋的各種價值理念放在第一位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各位家長可能留意到學校宣傳學生事迹的時候,學習好從來不是宣傳的對象。亞洲虎媽非常失望,自己孩子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會因此上facebook表揚,最多把學術競賽獲獎提一提。但相比體育比賽,藝術和各種kind,nice的學生裝B犯得到曝光機會來說,不值一提。雞娃們也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面牛B一下曬個成績,混不進所謂的主流。

的世界,也是要攀比的。在中國,雖然極其扭曲但至少學習好的學霸就是老大,老師護同學捧著。但在西方,社交地位才是第一要素。而學校價值觀導致的曝光區別,也直接影響社交地位。比如體育生的地位肯定比高,成員的地位也肯定比書獃子高。儘管所謂書獃子們他們其實在做一個學生該做的事情,也儘管這些書獃子最後的發展都比其他人好,但在高中他們卻一直處於被踩的地位。這種現象在20年前《黑客與畫家》這本書的第一章有所描述。20年後,情況有了變化,但大抵相同。

在感受第一的時代,學業的困難不僅僅讓學生厭惡學習,更讓他們厭惡學習好的同學。不僅學生,連教師也是如此。那些真心喜歡教育的老師難能可貴,但更多只是混口飯吃的平庸之輩。我們頻道講過教師工會的事情,工會對垃圾教師的保護和同等薪酬的訴求,導致劣幣淘汰良幣。如果一個小孩喜歡學習,成績好,那就必然會對教師有更高的業務要求。而當那些草包們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時候,他們的低能就會被暴露。所以打壓優秀學生也就成了必然。學生和教師都不喜歡學習好的孩子,那一個學校怎麼可能把學術優秀放在第一價值?所以不同學校的價值觀千千萬,或許都是廢話,但只有一條是共通的,但同時也是不敢說出來的,就是學習不重要。

這樣看來,雞娃的家長扎堆名校,被隔離在重點班裡,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至少彼此的孩子還能在學習價值這塊抱團取暖。若非如此,一個學術遠超于周圍人群的雞娃若放在普通學校,他將會成為被仇恨的對象被排斥和霸凌。因為他在學術上的優秀是其他人的失敗的印證,這傷害了其他人的感情。而學術優秀本身,在其學校是沒有價值的(不屬於學校價值觀)。若放在這種大環境下,還有幾個堅持學習呢?

然而重點班也並非永久的避難所,左派們為了所謂教育公平,對重點班和重點中學的進攻已經很多年。藍州尤其如此。也許有一天,不問政治的虎媽們會發現他們的雞娃已經再無避難所可去。

【未完待續】來源:西行小寶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