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美國眾議院選出新議長 麥克·約翰遜也是對華強硬派

2023年10月26日 13:00 PDF版 分享轉發

國會麥克·(Mike Johnson) (圖片:Mike Johnson臉書)

【2023年10月26日訊】美國國會眾議院舉行議長選舉,來自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眾議員麥克·約翰遜(Mike Johnson),獲得過半數的220票,成功當選議長,結束眾議院議長職位懸空三個星期的局面。

約翰遜星期三在作為議長后的首次講話中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冷戰時期的前蘇聯的理念。「這種理念就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其前提是沒有上帝。」

51歲的約翰遜在2016年首次當選國會眾議員,被指是數十年來經驗最淺的眾議院議長,而他最為人所知的是,他曾經帶領126名共和黨眾議員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要求推翻特朗普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落敗的選舉結果,但未獲成功。

據《美國之音》報導,約翰遜過去在國會的經歷顯示,在中國問題上,他與他的兩位前任一樣,持強硬立場,視中共為頭號威脅。

約翰遜是國會「連線(Congressional Taiwan Caucus)」的成員,「台灣連線」2002年成立,是美國國會議員介入美國對華、對台政策的重要渠道。

從台海緊張局勢、的影響力、到新冠病毒追責,約翰遜近年來在一系列涉及中國的重大議題上持均持強烈批評態度,並曾提出多項涉及中國的議案。

約翰遜將中國視為二戰以來美國從未見過的「幾乎與我們旗鼓相當的對手」。「他們正在擴大軍事力量,他們正在擴張。」他在今年初接受保守派媒體「大全新聞網」(newsmax)的採訪中說。「我們必須為所有情況做好準備,我不認為這是害怕,但我認為這是國會議員的擔憂。」

今年2月,橫跨美國的中國間諜氣球事件曾在美國引起巨大震動,約翰遜在一次公開講話中指責說,氣球飛越軍事設施,拍照並收集數據,然後將其傳輸到中國,意在「摧毀美國」。

去年2月,他在接受路易斯安那州當地媒體《KNOE》採訪時說: 「中國目前是我們國家的頭號威脅。兩個最大的威脅,即對我們憲政共和國的生存威脅,一個是中國,以及我們的國債。我們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我們需要傳遞真實的信息。」

2020年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突然爆發后,約翰遜力主追究中共的責任。他在接受「福克斯報道」主持人喬恩·斯科特(Jon Scott)採訪時表示,美國可以採取「很多辦法」來迫使中國允許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到中國調查病毒起源,其中包括限制對中共官員的簽證。他說:「例如,中共政府官員過去一直使用這些簽證將自己和家人帶到美國,以便利用教育和度假等機會。」

報導指,約翰遜還曾與其他保守派議員共同呼籲制裁中共官員,遏制中國遊說。

就在上個月,針對中國等國家可能會幹涉美國的司法系統,約翰遜曾作為司法委員會的資深議員提出一項法案,禁止外國實體和政府資助美國法院的訴訟。「該法案防止中國等外國行為者資助惡意訴訟,保護關鍵行業,並在法庭上優先考慮美國人的利益,」約翰遜說。

針對近年來中國越來越重視利用美國政治中的遊說機製為自己服務,約翰遜2021年提出名為《不允許共產主義國家參与遊說法案》(No Communist Countries Participating in Lobbying Act),禁止前國會議員代表共產主義政府或由共產主義政府控制的實體在美國從事遊說活動。

「中國通過不公平的貿易做法針對美國企業,還加速了大流行病的蔓延,鞏固了其作為我國全球最大競爭對手的地位。這個政權不應該被允許依賴前國會議員幫助他們執行反美議程,這就是我為什麼自豪地提出這項法案的原因。」約翰遜說。

約翰遜此前的兩位議長均曾因在中國問題上的立場而引發了兩國關係大幅動蕩。中國因前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而圍繞台灣展開了空前的大規模近似封鎖台灣的軍演,令兩國間的緊張局勢一度跌到了多年來的最低點。

在上任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加州會晤后,中國又進行了為期三天、稱之為「嚴重警告」的環台軍演。在這兩任議長期間,國會眾議院一直力挺台灣。#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林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