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小米SU7被曝「剎車忽然失靈」!車主稱將起訴

2024年05月26日 21:03 PDF版 分享轉發

上市以來熱度居高不下的SU7,近一個月內多次被曝出車輛故障問題。

5月5日,福建一車主剛提的小米SU7開出交付中心39公里就壞了,系統顯示「驅動系統故障,無法換擋」。5月8日晚,來自湖南的李先生髮現小米SU7剎車忽然失靈,車輛提示「制動系統故障」等。5月21日,小米SU7Max車主反映稱,車輛在上三天內出現兩次故障,指向緊急制動異常、NOA智駕和攝像頭失靈等問題。

近期,小米SU7還陷入了「未完成測試就開始交付,把首批用戶當小白鼠」的質疑。對此,22日,小米官方客服回應南都記者稱,「這屬於內部測試,並不是把首批車主當『小白鼠』,產品都經過整體測試。」與此同時,「小米汽車被質疑保費過高」「車險保費和50多萬油車相近」「小米回應SU7保費比還貴」等多個話題都引發了廣泛熱議。

小米SU7。

制動異常、系統故障問題頻現

5月21日,小米SU7Max車主聶先生向南都記者反映稱,其新車剛使用半個多月,4月29日,車輛在高速路上忽然出現NOA智駕失靈、激光雷達和緊急制動異常,線上售後聯機遠程監測后,反饋稱「可放心使用,部分故障提示下次OTA升級修復」

不料兩天後故障重現。5月1日凌晨,聶先生在高速路上又遇到了車輛故障攝像頭不工作僅顯示啟動中,車輛一直報警鳴笛,系統還彈出多條提示「前向緊急制動功能異常,請謹慎駕駛」「盲區監測輔助功能異常」「功能故障,請聯繫線上服務中心」。

聶先生駕駛小米SU7時,系統彈出多條異常提示。

事發時,線上服務管家向聶先生解釋稱,可重啟車機解除報錯,這些情況「屬於輔助駕駛障礙,並非車輛硬體故障」。1日晚,聶先生收到了售後反饋,「車輛功能大面積損壞,拖去售後檢查了一天才說是硬體問題,壞了很多模組,需要維修更換零件」。

針對該事件,5月21日,小米汽車客服回應南都記者稱,已為聶先生安排了退車,並與其簽署回購協議,車輛故障原因仍在檢查中。由於簽署了回購協議,車輛所有權已經不屬於聶先生,後續車輛檢修及其他處理信息屬於內部信息,無法再同步告知。同日,小米汽車售後專員表示,車輛故障具體原因還未最終判定,需待後續檢測。

據聶先生提供的回購協議顯示,聶先生於5月10日前將原車以現狀移交給小米汽車方面,原車所有權歸小米汽車方面所有。聶先生需配合回購工作並協助辦理車輛過戶、轉籍手續等事項,待約定事項完成後,小米汽車方面將支付車輛回購款29.9萬元,以及補償損失、支付加裝件費用等關懷方案涉及的11490元。

南都記者關注到,這並非小米汽車近期首次出現系統故障的問題。

5月5日,來自福建的溫先生發布視頻稱,剛提的小米SU7開出交付中心39公里就壞了,系統顯示「車輛即將關閉,請安全靠邊停車」「驅動系統故障,無法換擋」。

溫先生髮帖稱小米SU7剛開39公里就出現故障。

對此,5月8日,涉事交付中心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公司已關注到此事,車輛檢查暫未發現問題,並不清楚故障的具體原因。「這確實是個例,可能是系統的問題。」22日,溫先生告訴南都記者,已與小米汽車協商換車了,並不清楚會否優先排產,至於故障原因及其他信息不便透露。

而就在5月8日晚,來自湖南的李先生在駕駛小米SU7倒車時剎車忽然失靈,車輛彈出4條提示「制動性能受限」「制動系統故障」「自動駐車故障」和「上坡輔助功能異常」。李先生稱,小米技術專家曾反饋事發時的剎車壓力值有1-2秒數值為零,即失去了制動效果。

李先生在駕駛小米SU7倒車時剎車忽然「失靈」。

事件引發輿論熱議后,5月13日,公關部總經理王化作出回應,承認確是軟體誤識別,但車輛硬體確認無機械故障或受損,目前車輛已經恢復正常,小米汽車支持用戶的退車或換車訴求。但王化否認了「剎車失靈」「1-2秒失去了制動效果」的說法。

19日,李先生告訴南都記者,已準備起訴小米汽車,車輛還停放在門店。針對該事件,21日,小米汽車客服表示,「正在處理中,車輛故障原因仍在調查」。

交付后仍在路測引質疑

距離上市已過去近兩個月,小米SU7的熱度持續不減,每當出現事故或投訴時,小米汽車都要接受來自全網的「質檢」。日前,小米SU7因路測問題而陷入質量爭議。

5月18日,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小米SU7 Pro直播中透露,「SU7車隊目前還在測試,我們希望把這一批車跑到15萬、20萬公里,跑完整個生命周期,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全部測試完可能會跑1100萬公里。」

雷軍參与小米汽車路測。

此番言論迅速引發熱議,有觀點認為,「小米SU7未完成測試就開始交付,是把首批用戶當作測試對象」「新車都是小白鼠」。

5月20日晚,小米汽車回應質疑稱,雷軍所說的測試是指,小米SU7在標準測輛之外,投入了100輛測試車進行的全國公共道路測試。這些車是按照量產標準生產的車型,在完成標準測試後繼續加測,並且有部分車輛會加測到15萬-20萬公里。截至5月19日,小米SU7測試車總累計測試里程已達到近700萬公里,目標是跑到1100萬公里。

22日,小米汽車官方客服回應南都記者稱,「這屬於內部測試,並不是把首批車主當『小白鼠』,產品都是經過整體測試,確認沒有問題才會上線並交付給用戶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車路測車此前還捲入了高速逃費風波。3月14日,有消息稱,小米測試車在京滬高速路段出現超時行駛的現象,路徑通行數據異常,車輛存在「長路短報」逃費行為。

3月19日,小米公司發言人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稱測試車是在閉環的高速路上進行閉環測試,但高速計費默認以進出高速路口之間的最短距離計算收費,導致測試人員繳納的過路費與實際駕駛里程不相符。經溝通協商確認,現已補繳所有過路費。測試車不存在違規掉頭、超時速行駛、逃漏高速通行費等違規情況。

小米SU7保費超瑪莎拉蒂

與此同時,小米SU7的車險保費也一直備受爭議

南都記者關注到,「小米汽車被質疑保費過高」「小米SU7標準版保費近6000元」「車險保費和50多萬油車相近」「小米回應SU7保費比瑪莎拉蒂還貴」等多個話題都引發了廣泛討論。

據悉,小米SU7售價區間為21.59萬元-29.99萬元,同一車型和承保方案在不同省市地區的保費定價不同,以北京地區為例,選擇基礎版保險方案小米SU7保費約5200元,小米SU7 Max保費約6600元,而68萬元的瑪莎拉蒂新車首年保費僅需6000元。

5月13日,小米汽車對外回應稱,小米SU7保費由合作保險公司進行定價,按照車險專屬條款進行承保,條款主要圍繞「三電」系統提供保障,全面涵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定價符合目前售價區間為20萬元~30萬元的市場主銷新能源電動轎車的整體保費定價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險保費普遍高於傳統油車。中誠信國際5月14日發布的研報顯示,新能源車險「高賠、低費」的特點顯著,新能源汽車的出險頻率、案均賠款均顯著高於傳統燃油車,導致新能源車險賠付率高於傳統車險水平,根據財產險公司同業交流信息,大部分公司新能源車險業務處於虧損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小米SU7上市28天交付5781台,截至5月15日已交付1萬輛。流量和熱度之下,小米汽車的交付產能和後續用車仍有待市場檢驗。

回溯小米造車歷程,可以從2021年開始講起。2021年3月30日,小米官宣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未來十年投入100億美元,雷軍將親自挂帥,為小米汽車而戰。

同年8月,小米集團發布公告稱,以總交易額5億人民幣收購技術公司深動科技。隨後的9月1日,小米汽車有限公司完成工商註冊。到了2021年11月,小米汽車正式落戶北京經開區。

2022年,小米集團陸續投資激光雷達系統科技企業、電氣系統供應商、智能車載晶元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商等。同年8月11日,小米秋季新品發布會對外公布首個自動駕駛路面測試實拍視頻。2023年12月28日,小米汽車正式亮相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

來源:南方都市報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