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中國政府背景的買家搶購遇困民企股份

2019年10月02日 4:28 PDF版 分享轉發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

下周,談判即將重啟。隨著美中貿易戰的開展、中國經濟的放緩和信貸緊縮的加劇,民企在重重困境中艱難求生。最近,中國出現了具有政府背景的買方搶購民企股份的現象。

上任以來,國進民退已成趨勢,所處的困境在多個方面顯現。《日報》10月1日的一篇報道引用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的數據,顯示了具有政府背景的買家今年以創紀錄的速度收購民企。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2019年1月至6月,政府支持的買家購買了47家上市民營公司的股份。而去年全年此類交易僅為52筆。

該報道指出,對國有企業來說,入股民企是實現公開上市、拓展融資渠道的方式之一。比如,由於面臨破產重整,民營企業家黃水壽以十二億元將旗下公司27.9%的股份出售給國有企業。買方在權益變動報告書中公開表示,入股原因之一就是要擴大融資渠道。

《華爾街日報》還引用天風證券(TF Securities)1月份的數據表明了政府的介入力度:從去年十月起,地方政府和與政府有關的實體籌集了一千億美元的「紓困資金」,該資金可以用於購買股票、發放貸款等所有類型的交易。

東方資本(Orient Capital Research)駐香港的董事總經理安德魯·科利爾(Andrew Collier)向《華爾街日報》介紹了這一舉措的由來。他說,出於對失業率升高的擔憂而介入其中,他們曾試圖說服銀行加大對高風險民企的貸款,但是未能成功。

據《金融時報》2019年2月一篇報道的分析,銀行拒絕貸款的原因包括民營企業的債券違約率較高,金融報表的可靠性不足等等。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民營企業仍然佔據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量中的60%、新增就業中的90%以及財政收入中的一半以上,但是,民企如今面臨著日益加劇的融資困難、稅費高昂,以及中國政府在鋼鐵、煤炭等行業削減過剩產能的舉措等系統性壓制。

政府支持的買家入股似乎可以幫助民企緩解燃眉之急,但是也有學者指出,國企「吃掉」民企可能會沿襲國企效率低下的管理模式,削弱中國經濟的活力。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深圳)發展研究院院長樊綱在2018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在國有資本相對強勢的情況下,一個令人擔心的現象是國企收購民企股權后將原有的管理方式引入民企,不利於民營經濟的活力。」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薛小山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周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