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美國組全球抗中同盟 楊潔篪出訪四國也沒閑著

2021年02月19日 6:15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美國組全球抗中同盟  楊潔篪出訪四國也沒閑著組全球抗中同盟 出訪四國也沒閑著

在美國全面修補與亞太及歐洲盟友的關係,要團結對抗中國的大背景下,的外交努力也沒停下來。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篪將出訪中東與四國,而時間點正巧就是七大工業國會議(G7)召開的同一天。白宮已經預告,美國總統拜登將在G7會中討論全球共同應對中國挑戰。面對美國的遠交近攻,中國找朋友拉群,效果又如何?

在中國眼中,北京一再聲稱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但華盛頓現在是把時間、心力與資源都投注在價值觀與理念相近的盟邦上。

公開資料顯示,國務卿布林肯上任以來,還沒有和他的中國對口方、也就是外交部長王毅通過電話,但布林肯18日起了個大早,召開了美、日、印、澳的四國外長視頻會議。美國與日本、印度及組成的四方機制,有「亞洲小北約」(Quad)的稱號。

國務院在會後的書面聲明中指出,四國外長會中討論了對抗假信息、反恐、海上安全以及急需恢復緬甸民選政府等事宜。四國外長也承諾,至少會每年舉行一次部長級會議,並且定期召開資深官員會議,目的是要強化推動在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區域的合作,這包括了要支持航行自由與領土完整。

書面聲明沒有一個字提到中國,但中國對美國拉幫結隊的動作,卻是很在意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在春節后的首次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指出,希望有關國家之間的合作是開放、包容、共贏的,而「不是有所企圖、針對特定國家」,才能得到支持。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美國在極力拉盟友,中國也想擴大自己的朋友圈,雖然有時候效果並不好。

三十六計工具箱 美中各有盤算

法新社報道,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的情報單位18日就在年度報告中警告,中國希望有一個「遭噤聲、由北京主導的世界」,北京正向俄羅斯學習,散布不實資訊:「中國主要目標為製造美國和歐洲之間的分歧」。

報道說,愛沙尼亞過去都較關注龐大近鄰俄羅斯,近幾年越來越公開談論中國的影響力。

中國的這種「離間計」,在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Glaser)看來,是想瓦解美國的同盟關係,是北京歷史悠久的戰術之一。

「中國一直都想削弱美國與其它國家的同盟, 中國的這個政策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中期,他們稱美國的同盟是『冷戰遺留下來的產物』。」葛來儀在18日一場探討美韓同盟關係的網路研討會上表示。

她還說,中國即將進入敏感時期。今年是建黨百年,2022年有北京冬奧會以及『非常重要』的黨代會將於2022年秋天舉行,「我想,中國還會有很多動作,希望緩解自己和周邊國家間的摩擦。」

外部環境的穩定性,也關乎中共執政的穩定與否。中國眼看著美國在亞洲、歐洲與主要發達國家重整聯盟關係,矛頭全指向了自己,不久前傳出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想訪問華盛頓與拜登政府修補關係,但行程沒能落實。不過,他將於19至23日將出訪卡達、烏干達、尚比亞和科威特等中東與非洲四國。

中國外長王毅在非洲推展疫苗外交(自由亞洲電台製圖)
中國外長王毅在非洲推展疫苗外交(自由亞洲電台製圖)

深耕非洲三十 中國會重蹈歐美覆轍?

華盛頓的大門不開,但非洲一些國家則對中國敞開大門。這有中國外交深耕非洲多年的因素,時間可追溯至1990年代。中國外交部長每年的第一個外訪行程都選擇非洲國家,這已是近30年的慣例。

王毅今年初訪問了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和塞席爾五國,推動疫苗【小編推薦: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外交是當時行程的重點之一,儘管外界有批評,中國的疫苗外交是口惠而實不至,但在全球疫苗產能不足的情況下,非洲國家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為了緩解疫情,不得不選擇中國疫苗。

富起來的中國協助非洲修建鐵路、公路,中國的國營企業隨著「一帶一路」走進非洲,擴大影響力。

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專研非洲問題的客座研究員芮婉潔(Hannah Ryder)就撰文預期今年的中非關係還會進一步深化。不過,她認為,中國對非洲貸款金援,今年會下降。一方面是因為中國自身也面對后疫情時代的金融風險,再一方面是中國最終意識到,對非洲國家這种放貸方式的不可持續性,要維繫放貸是有困難的。

另外,去年疫情爆發后,中非民間也經過一段困難時期。當時在中國的非裔人士遭到歧視性的對待。非洲電視台(Africanews)在當時王毅出訪時就分析,王毅選擇奈及利亞做為出訪第1站,就是為了要平息去年疫情時,奈及利亞學生在中國廣州遭遇的歧視對待,引發非洲國家民眾的怒火。

而楊潔篪這次出訪的首日,剛好是拜登作為美國總統參加G7的首秀,白宮已經在一份書面聲明中指出,這次G7會議上將討論新冠疫情、全球經濟、以及G7作為一個群體,要「如何讓全球規則升級,以應對中國等帶來的經濟挑戰的重要性。 」

G7與美+E3民主大聯盟對抗中共

七國集團成員包括美國、德國、日本、法國、英國、加拿大和義大利。這個集團被視為代表西方價值共同體。就在G7召開前,布林肯今年還與英國、德國及法國外長,也就是所謂的「歐三」(E3)召開視頻會議。

四國外長會後在聯合聲明中提到,在「應對中國帶來的全球挑戰」,以及在包括氣候變遷在內的一系列問題上,四國外長同意要「密切協調合作」。

前德國副外長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曾是德國駐美國大使,他日前就在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的一場線上論壇評價G7與美歐能否聯手應對中國挑戰時說,如果北京以為歐洲27國是「眾口難調」各自為政,這個印象可能只對了一部分。

「我們現在在華盛頓,有可以信賴的夥伴了。在對中國的人權問題、網路安全、軍事、5G、人工智慧,甚至是貿易與經濟活動的公平性方面,美歐同盟可以協調製定一個共同應對機制。我有信心,也不悲觀,美歐是可以聯手的。」 伊辛格說。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鄭崇生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喬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