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聿文視界:雞肋的總理記者會

2024年03月06日 0:41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美國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鄧聿文
中國總理李強在北京人大會堂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式上講話。(2024年3月5日)
中國總理在北京人大會堂舉行的開幕式上講話。(2024年3月5日)

編者按:這是鄧聿文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今年兩會一個可能的最大意外,是總理記者會被取消了。當本次發言人面對著中外記者說,今年人大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如無特殊情況,本屆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時,外界絕不會料到,這個意外竟然是以這種形式發生在總理李強身上。

總理在人大會議閉幕後舉行記者會,開始於1988年,之後因六四,耽擱了兩年,歷經朱鎔基、溫家寶、三任總理,已形成慣例。今年不開記者會,打破了這一慣例。慣例的重要,在於它能給相關方一種穩定的預期,從慣例中窺見可能的動向。尤其對政府來說,和平時期,保持某種慣例,也是讓外界對政府有某種信心和信任。故按理,建立起的慣例不要輕易去改變,除非這個慣例被證明給政府帶來了負面效果。

取消記者會的真正理由?

這次總理記者會被取消,婁勤儉的解釋是,總理的、發改委的計劃報告和財政部的預算報告這三個社會最關注的報告,都會適時向社會公布,媒體和公眾都能很方便地了解相關內容,社會的主要關切都在報告內;同時大會新聞中心將增加部長記者會和「部長通道」的場次和出席人數,邀請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就外交、經濟、民生等主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此外還將舉行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辦好「代表通道」等,為中外記者提供更多的採訪機會。婁的言下之意是,總理記者會所談的無非也是上述這些,故不必再舉行單獨的總理記者會了。

然而,假如取消總理記者會的真實原因就是婁說的這些,上述理由顯得太牽強。從總理記者會的本意說,不是要總理去複述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和表述,而是人們希望從總理這兒聽到他本人對當前面臨的內政外交乃至國際局勢的看法,雖然總理的回答免不了會有官式,但倘若有不同於官方的說法,哪怕很少,也給外界一種不同的看待中國問題的視角。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大會堂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講話。(2022年3月11日)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大會堂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講話。(2022年3月11日)

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李克強,他2020年在記者會上透露,中國有6億人口每月收入只有1000元人民幣,當時震驚了輿論,因為這個數字和當局宣揚的減貧成就留給人們的印象不吻合,當局在不同場合大力宣揚中國解決了絕對貧困,建成了全面小康,很多人真的認為,中國了不起,未料總理告訴人們的是另一種實情,雖然這不至於讓國際社會完全否定中國的減貧成就,但至少對它打個問號。這就是總理記者會的價值。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現在循著婁勤儉的思路,有政府工作報告和部長、代表委員的記者會等回應社會關切,總理記者會就不必再開,外界是不是可以把它理解成,李強在記者會上所談的,對於外界了解中國當下的形勢並沒有作用;換言之,李強在記者會上也談不出什麼新東西,不能給人們觀察中國提供一個新的、不同於政府工作報告和部長們的視角和信息,因此,不如不開,節約大家時間。倘若是這層意思,這當然可以看作是對李強的公開羞辱。

時任中國總理的溫家寶在全國人大年度會議上講話。(2013年3月5日)

時任中國總理的溫家寶在全國人大年度會議上講話。(2013年3月5日)

黨內政治高壓,總理難有表現

不過,話說過來,婁的潛台詞雖顯得有點刻薄,可換一個角度,卻也是某種事實。李強肚子里是否有貨暫且不論,在目前的政治大氣候下,他在記者會上確實不好說什麼,很難有超出外界預期的精彩表現。我們可以把時間拉長,看看中國的總理在記者會上都留給外界何種印象。朱鎔基的個性比較鮮明,當時的政治環境也相對寬鬆,他曾說「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曾在一次記者會上捧紅了一位香港記者,因此他的記者會受到外界的關注度較高。

溫家寶的魅力不如朱,但是他對政治改革和文革的態度贏得自由派的喜愛,在2012年記者會上,他談到文革,稱沒有政治改革的成功,經濟改革的成果會得而復失,文革悲劇可能重來,給外界留下了很深印象,以致現在還常有人引用他這句話來批習。李克強屬於學者型領導人,但魅力更不足,他留給人們最深印象的就是上面引述的那句話。

總體來講,這三位總理的記者會雖然有精彩瞬間,但由於政治環境的變化以及個性使然,呈現出「前高后低」的走勢。當然,也是因為在前期,總理記者會作為一種新事物,本身引發的關注度就高,後來成為慣例,人們看多了,也就不覺得新鮮,甚至更多會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它。但根本的還是政治環境變得嚴酷。尤其到了李克強做總理,習成為一尊,黨內政治高壓,李由原來和習的平等同事關係變成習的下屬,他又被習壓制,更不可能在記者會上自由發揮,只能按照擬好的統一口徑做答,所以除了偶爾出彩,基本是表現平平,外界對他沒有特別印象。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總理李強和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人大會堂進行的全國人大會議上。(2024年3月5日)
中國領導人、總理李強和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人大會堂進行的全國人大會議上。(2024年3月5日)

內外時局艱巨,李強怎麼說都難

李強的情況又不同,他不但是習的下屬,還是習的「小弟」或「徒弟」,更不敢放開身心自由表達,說自己願意說的話,表現也就更拘謹,在習畫好的圈中和提供的答案中說話做答,不能有自己真實的想法。此外,中國當下的狀況也讓他在面對中外媒體時,瞻前顧後,不好說話。時下局面外界都明了,經濟處於困境,民眾對未來信心低迷,外部環境亦惡劣,這種情況下,問題說多了打擊民眾信心,說少了會被認為假裝樂觀;說輕了外界不信,說重了散布悲觀情緒。總之是怎麼說都會使人不滿意,提不起人們的信心,不能起到鼓舞作用。假如哪句話說錯了,還很可能讓習不高興。

可以講,總理記者會到李強這兒,成了一個雞肋,既然留著也起不到什麼作用,不如把它取消。這裏面是否還有人事上的因素,不得而知,但以李強和習的關係,他兩人不太可能因為理念和政策的分歧,而導致習把這個記者會取消。真正的原因可能就是它已成了雞肋。但記者會的取消也反映李強主持下的國務院其獨立價值不存在,北院和南院融合在了一起,聽命于南院,成為黨中央的一個執行機構,從這個角度,總理記者會似乎也沒有保留的必要。

然而,不論什麼原因取消總理記者會,對當局都有點因噎廢食,因小失大。緣由在於,總理記者會還有著一個部長記者會無法代替的功能,就是它是外界透過中外媒體連結中國最高領導層的唯一的場合,也是當局試圖營造某種公開透明的政府形象的一扇難得的窗口。儘管在習時代,政府曾經有的某種程度的公開透明被關閉,可有了這個窗口,多少還是能讓外界了解中國領導人看問題的視角、思路和風格,但隨著它的取消,這一切就完全不見了,從而讓外界更質疑中國當局同世界的開放透明背道而馳。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藍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