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韓中經濟部長舉行視頻會議討論關鍵礦產供應鏈合作

2024年05月17日 13:24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美國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美國之音
資料圖:韓國與中國國旗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飄揚。(路透社2017年12月15日)
資料圖:中國國旗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飄揚。(路透社2017年12月15日)

第18次韓中長會議于星期四(5月16日)傍晚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這是繼2022年8月之後,雙方再次舉行會議,兩國就關鍵原材料、礦物等合作方案進行討論。

這次會議由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共同出席,會議時間約1個半小時,這是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雙方的第三次在線會議。

據韓聯社報道,崔相穆在會中表示,中韓建立夥伴關係的關鍵詞是「供應鏈」及「戰略合作」。他認為,「兩國應著力提升供應鏈彈性與產業鏈韌性,不斷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崔相穆提出,雙方不僅要在尿素、鎵、石墨等關鍵原材料和核心礦物方面進行合作,還要在生物、清潔能源等新產業領域進行供應鏈及技術合作,以引領全球產業。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崔相穆說:「(雙方)不僅要擴大發展貿易、投資,還要擴大發展文化、內容產業。」

《中央日報》稱,鄭柵潔在會中表示,「韓國和中國是不能分割的鄰居」。他說:「為了兩國之間互補性較大的新產業領域的供應鏈穩定,要建立深化的合作關係」。雙方還就其經濟部門智庫,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AMR)之間的共同合作達成協議,承諾繼續進行實務磋商。

中韓近期交流頻繁,經濟成為重點議題。韓國長趙兌烈本星期訪華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面,為韓國外長時隔6年半對北京進行的首度訪問。趙兌烈表示,近期韓中經貿關係變化給韓企帶來嚴峻挑戰,承諾將積極開展「經濟外交」。

三國領導人目前也預計月底在首爾舉行峰會,現已進入最後協調階段,若順利舉行將是自2019年12月以來,近4年半再次舉行中日韓三邊峰會。

另一方面,面對全球緊張局勢加劇、中國的日益咄咄逼人,以及難以預測的朝鮮,三國也積極擴大在各個領域的合作。

韓國、美國和日本官員2月才舉行了首次經濟安全對話,韓國總統尹錫悅當時在聲明中表示:「預計將會加強三國的主要供應鏈韌性和危機應對能力,並在加強合作以促進和保護關鍵與新興技術方面發揮作用。」

韓國作為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經濟高度依賴外部、尤其是最大貿易對象國中國。這種情況在美中對抗的環境下將給韓國帶來巨大風險。韓國與美日加強關係的同時,中國也對美日韓加強安全合作持戒備態度。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