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40歲男子陪哥哥做胃鏡 哥哥無大礙自己卻查出胃癌

2018年10月31日 3:41 PDF版 分享轉發

40歲出頭的張先生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陪著哥哥看病,結果哥哥沒查出大問題來,自己卻查出了……

陪著哥哥檢查沒想到自己查出問題

張先生的哥哥今年50多歲,最近總感覺自己胃不舒服,脹氣,還時常感覺到疼痛,為此,他很擔心,便趁著休息日,讓弟弟陪自己到醫院就診。

“哥哥做了檢查,發現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有個息肉,在胃鏡下做了切除。”張先生說,“我想著,自己來都來了,也順便做下檢查吧。”

最後的檢查結果卻讓張先生吃了一驚:早期胃癌!

醫師介紹,我國胃癌發病率高,在所有腫瘤中位居第二位,死亡率高,男性比女性高,嚴重威脅著健康。

“全球每年新發胃癌患者,中國佔到了47%;全球每年胃癌死亡患者,中國佔到了一半。國內胃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27%,而日本、韓國卻高達65%以上,這是因為我國就診的病人中只有15%的早期胃癌患者,而日韓早期患者高達60%以上。”呂賓說。

發現得越早,效果越好。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高達90%以上,但中晚期卻很低。而且,早期發現進行治療,費用也低,早期在胃鏡或腹腔鏡下進行切除,平均花費2萬元左右,而中晚期則需要20多萬元。

“我家裡都沒有人患胃癌,我平時也沒什麼不舒服,怎麼會突然換上胃癌了呢?”張先生目前正在接受治療,但他還是有些難以接受這個結果。

呂賓解釋,胃癌早期沒有特別的癥狀,有的也僅僅表現為一般的胃部不舒服,因此早篩查很重要。

建議危險人群做胃癌的血清篩查

醫生提到,40歲以上、符合下列任何一項的人,都是胃癌的風險人群:位於像海島、山區等胃癌高發地區,如甘肅河西走廊、膠東半島、山東太行山、浙江福建東南沿海(像舟山岱山、天台仙居);有感染病的;有胃癌家族史的;有癌前病變的,包括萎縮性胃炎、腸上壁化生、胃息肉、胃潰瘍;平時飲食高鹽,喜歡吃油炸、腌制的飲食。

網路圖

醫生建議危險人群做胃癌的血清篩查,檢查胃蛋白酶原(代表有沒有胃萎縮)和抗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查結果存在以下四種情況:A、兩者均為陰性;B、胃蛋白酶原陰性,抗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C、兩者均為陽性;D、胃蛋白酶原陽性,抗幽門螺桿菌抗體陰性。

做胃鏡是早期發現最好的辦法。呂賓表示,A、B結果的人患胃癌的風險較低,僅為0.03%-0.06%,其中A人群不需要胃鏡複查,B人群3年複查一次胃鏡;C患胃癌的概率為0.35%,建議2年複查一次;D患胃癌的概率為0.6%,建議1年複查一次。

醫生告訴記者,從2016年到現在,醫院到全省16個地市縣的農村進行了胃癌血清篩查,約7萬人次,結果C、D高風險人群佔了15%。這些高風險人群做了胃鏡檢查,結果發現胃癌患者佔到1.8%,幸運的是,90%是早期胃癌。

最後,對於胃癌的預防,呂賓提醒市民:18歲以上如幽門螺桿菌感染,可根據情況考慮根除治療;在飲食上,少吃腌制、高鹽的食物,要清淡,多吃優質蛋白和新鮮蔬果;有慢性要定期複查。

來源:青年時報(杭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