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餐后血糖超過10,這6個方法可以幫到你,試試看吧

2022年07月27日 6:01 PDF版 分享轉發

餐后高更容易導致慢性併發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餐后血糖。

如果您的餐后2小時血糖超過10.mmol/L,以下6個辦法可以幫到你。

6個方法幫你改善餐后

1.細嚼慢咽,七八分飽:適當控制進食量,每餐七八分飽即可,該少吃的食物淺嘗而止。

細嚼慢咽可以幫你控制飲食量。大腦收到「飽腹感」的信號,大約需要20分鐘,建議每位糖友細嚼慢咽,切勿狼吞虎咽,每餐進餐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

2.每天食物種類不少於12種:食物種類越多樣化越好,因為食物種類越多,需要吸收的時間就越長,越有利於控制餐后血糖水平。每天進食食物的種類要大於12種,每周大於25種。

餐次固定,不要為了增加食物種類而盲目增加零食的攝入。

3.調整進食順序:建議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脂肪類,餘下菜品和主食一起吃。

4.餐后適當運動:一般建議在餐后運動,在血糖達峰前半小時開始運動。應選擇有氧運動形式(如慢跑、快步走等),運動強度不宜過大,時間在30~45分鐘為宜。

各位糖友可以通過血糖監測來摸索自己的血糖達峰時間。

如果沒有時間運動,餐后30分鐘內不能平躺或坐著,建議走一走。

5.把餐前好:近期血糖波動較大的糖尿病患者,餐前一定要測血糖,如果能夠先把餐前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再適當進食,餐后血糖也更容易控制。

6.尋求醫生的幫助:在血糖不穩定的情況下,不要自己摸石頭過河,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使血糖平穩下來,儘早地保護殘餘胰島功能及其他組織器官。

比如,通過監測C肽水平發現你的餐后體內內源性分泌的C肽水平高,但餐后血糖總是高,說明存在抵抗,加用二甲雙胍、吡格列酮等胰島素增敏劑,可提高每1個單位胰島素降血糖的能力,你的餐后血糖會更容易控制。

如果你的餐后C肽水平低,說明胰島素分泌不足,使用胰島素促泌劑(如,格列齊特緩釋片、瑞格列奈等)或補充外源性胰島素后,餐后血糖也就隨之降下來了。

小知識:

很多糖友重視監測,而忽視了餐后血糖的控制。

其實,餐后血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胰島B細胞的儲備功能,即進食后刺激胰島B細胞追加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可以反映進食及降糖葯的使用是否合適,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

空腹血糖已經控制在7mmol/L以下的糖友,也要監測一下您的餐后2小時血糖是否達標哦。

來源:糖尿病之友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