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我以為」 是職場災難的開始

2017年08月08日 12:54 PDF版 分享轉發

作者:陳嫦芬

人士在工作中,應該都曾經或多或少閃過這樣的念頭:“我是這麼想的,不曉得主管怎麼想?”然後心底編寫諸多“我以為……應該是怎樣怎樣……”的情境,有時還猜測主管意見最可能的風向會如何如何。

這雖說是人之常情,但是,因為“我以為……”所造成的職場災難,實在層出不窮,我們都該謹慎。

▍默契不是萬能的

對我而言,凡是工作上的聯繫,我都會追蹤到對方對我的信息給予明確的響應及確認后,才會停手。因為自己跟對方都有可能對任務過程及細節,有著許多“我以為”的判斷,而這些先入為主的觀點,有時偏偏就是產生失誤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彼此合作一段時間后,更容易對雙方傳遞的信息過分自信。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如此積累在心中視為理所當然且美其名曰“默契”的事,看起來效率不錯,但我想提醒大家,還是應該耐心地再度確認為好。

職場人士每天的心緒變動屬於常態,雙方互動中,只要有一方平常的心念產生變化,你與他原本的默契就可能因之而變動。想要雙方所合作的任務順利如願進行,就必須反覆確認,以避免脫軌誤解的發生。多問一句,多確認一次自己對信息的理解,就會少一點錯誤的可能性,這是工作上的基本紀律。

事實上,即使溝通雙方都維持這個紀律,有時事情迫在眉睫了,對方還有可能變卦。因此,你完善溝通流程的費心,至少留下了日後回顧時可供追蹤的軌跡,也能保護自己不陷入“無語問蒼天”“啞巴吃黃連”的處境。

我每年都會指導學生舉辦多項實踐活動,例如模擬商務晚宴、企業參訪,或是形象改善等。有一回開籌備會議,與學生約好在我家附近的某廳會面。我在約定時間前5分鐘便抵達了咖啡廳,團隊的兩位學生也到了,我們寒暄聊著,眼看著約定時間過了一刻鐘,另外4位學生還沒抵達,大家有些訝異,便分頭聯繫還未到的人。

幾番電話下來,才弄清楚原來那間咖啡廳在市區里共有三間分店。邀約時,我自以為講清楚了在哪條路上的店家,而學生們彼此傳遞信息時,都只提到咖啡廳的店名。結果這樣一個失誤,有兩位學生以為是自己跟同學們經常討論報告的印象分店,另兩位同學則以為是上個月新開的那家分店。你看,每個人的“我以為”,是不是令人很無語!

我自己偶爾也會犯這個“我以為”的錯誤,鬧得自己啼笑皆非。我與客戶會議的安排,一般都由能幹的助理處理。這天上午助理請假,我一早趕著出席幾個會議,記得中午與某董事長有約,便急急趕赴知名酒店的法國餐廳,在櫃檯跟經理打了聲招呼,便坐下整理筆記,準備待會兒要面談的幾個要點。抬頭髮現時間過了15分鐘,客戶還沒到,我便撥了電話給助理,這才發現約會是在隔天中午,原來手機行程上寫11號,理所當然地“我以為”是周一!可是剛才和餐廳經理說我中午有訂位時,他也沒有意外,還說:“陳總,平常多蒙您照顧,您任何時候來,自然都是有座位的。”我不禁苦笑,真是虛驚一場!

不懂、不確定就要問

在職場上,揣摩上意難以避免。但是,對於經驗較淺的職場人士,我還是建議應當尋找機會向主管求證,試著確認彼此間的認知差異,以降低誤解發生的可能性。主管或許會因為你看似緊張兮兮的樣子而嫌煩,但是禮多人不怪,多探詢幾次,也可以逐漸理解主管做判斷的邏輯,這是有利於彼此溝通的一個方法。

職場上,我們也會常閃過一些困惑:該不該問問題?聽不懂,聽不清楚,手上的信息結合不起來時,該如何是好?我的建議是:聽不懂,就要問。

提問能拉近彼此認知上的差距。問答之間,也可以增進彼此的認識。但提問時,要避免說:“我可以問一個笨問題嗎?”我常被這樣的開場白弄得尷尬,既然自己知道是笨問題,何不先做好功課,等找到聰明問題再提問呢?畢竟,有問題應該是努力思索過再提出啊!

如同我觀察的,很多的誤解就是起源於太多的“我以為”。輕率地預設立場,溝通時欠缺回饋和確認,錯一寸可能就差了一丈遠。有時即便在後續的過程中發現,救都救不回來。因此,把及時的提問,當成每個環節中的覆核標準,很重要。如果你不問,便會繼續添加更多“我以為”的念頭,不顧事實添油加料,最終誤導自己的判斷。

為什麼每個人心中存在這麼多假設,自認智識高人一等,可以將手邊數據拼起來?這其實是工作上的危險心態,畢竟能在同一場合工作的人,資質差距不會太大。要勝出,必須比旁人多做一步準備,儘可能以各種方法確認自己的認知無誤。或是,你其實沒有充分準備,事前也沒有認真準備好主管可能的提問,那麼就在每回彙報時,預先備妥提問清單,把不懂的疑點清晰標示,把這當作重要的預習作業,以在彙報時向與會者請教。

在主動提問中精進

職場人士要有正確的觀念:“主管不會沒講清楚,只有可能是你沒有問清楚。”主管對於部屬的工作內容都有一定的經驗。部屬沒有明白確認信息並請求解答困惑,當然是部屬之過。而且,主管的時間還要分配給其他員工,你若對交派的任務有疑惑,就該追著主管問清楚,而不是等主管回過頭來問:“對這份任務,你有沒有疑問?”在這進與退當中的拿捏,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能把握機會多嘗試,透過與主管的互動體會,加上幾次關鍵點評,進而形成默契,爭取快速進步。這項能力必須持續練習,才能抓到訣竅,沒有快捷方式可走,只有“做中學,學中覺”。

如果你是主管,在碰到部屬提問時,也要著重培養他思考問題的習慣,不要立即給答案,即便你認為這樣比較節省時間。很多主管都很忙碌,講求高效率,所以對部屬的請示會直接給出明確的答案。但這種做法從長遠上看是不利的,無法引導部屬思考問題的習慣,也讓部屬失去鍛煉處理不同情境的能力,以致效能不彰,最終受苦的還是主管與組織。

來源:360doc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周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