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父母不能控制情緒,是孩子最大的悲劇

2019年06月30日 4:43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槽值 作者: 槽值

許多精神病患者,在生了孩子之後,精神狀況好了很多,因為他們把精神痛苦宣洩到了子女身上。是子女替他瘋了。

知乎上有個問題:原生家庭很幸福,是怎樣的體驗?有一個網友說:我多麼希望自己能回答這個問題。

家,不僅是愛與溫暖的傳遞通道,往往也是恨與傷害的傳遞通道。而家裡有個情緒化的人,則更會加劇家庭的不幸。

今年六月份,13歲的小男孩小靖因為忍受不了媽媽的暴力,所以選擇離家出走。當救援人員找到他時,發現他全身傷痕,只能把他先送進醫院。

在醫院中,脫下外衣的小靖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瘦小的身軀上有數條血紅色的傷口,雙手烏青,雙腿腫脹,多個趾甲斷裂。

經醫生診斷:小靖的前額、胸壁、四肢都有傷,其中四肢遠端出現大面積的傷,手指、手腕、前臂、大腿、下肢處傷勢較重,併產生大面積浮腫。

小靖說,在家裡,一點小事做不好,就要遭到媽媽的毒打:吃飯太慢會挨打、走路太慢也挨打、幹活太慢更要挨打。

衣服架、鐵架、板凳、剪刀,只要媽媽不順心,任何東西都能成為媽媽懲罰自己的工具。

小靖的媽媽,是一個情緒化的人,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只能通過打罵孩子,來宣洩自己的不滿和情緒。

人本能發泄的對象,一定是他身邊比他弱小的人。

而生活在這種家庭的孩子,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

曾經看到過一則新聞,16歲少女經常被罵,服毒自殺。

在死之前,她又挨了兩場罵,衣服穿得太臟挨罵,洗頭時間太長挨罵。父母的不滿情緒發泄完了之後,孩子已經受到了打擊。父母出門時,她說自己肚子疼,要回房間休息。

過了十二點,等父母回到家,發現她已經停止了呼吸。少女的母親最後哭到快要昏厥,哀嚎著:「女兒,你快回來吧,我再也不罵你了!」然而,女兒再也聽不到她的道歉。

中國很多父母,都有很嚴重的情緒問題。

《2016年度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中指出,家庭中的教育焦慮問題不可忽視,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焦慮情緒,其中近20%有中度焦慮,近7%有嚴重焦慮。

情緒焦慮的家長習慣於從外部向孩子強行灌輸、施壓,而沒有激發孩子內心對於外部世界的好奇,使孩子喪失靈性。這樣的「愛」,很容易被轉化成為「恨」。

家人之間的相處,本來兵戎相見的時候並不多,那些偶爾存在的小摩擦,很多時候忍一忍就過去了。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但很多人卻根本不懂這個道理,他們總愛盯著家人之間的那點小問題,永遠都是一點就炸。

那些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對家人卻有極大的控制欲:

上小學時,你必須考到他們想要的分數;

上大學時,你必須選擇他們滿意的專業;

談戀愛時,你必須選擇他們喜歡的對象。

他們在家庭中,想要王者一般的地位,不容任何人的忤逆,孩子一旦有些許反抗,就會遭到懲罰。

上大學時,室友曾給我講了他們家的故事。

她姐姐高考不是很理想。在大學,姐姐交了一位男朋友。

兩個人在一起都齊心考研,大四要結束時,兩個人均被北京一所知名院校錄取。

研究生期間,父母一再和姐姐強調,不要和外地人談戀愛,畢業一定要回到家鄉。

研究生畢業,姐姐本想瞞著家裡留在北京,和男友一起打拚,結果遭到了媽媽的極力反對。

每次她姐姐打電話回家,都要被媽媽罵:白眼狼,有了男人忘了娘。

後來知道姐姐和男朋友住一起,直接罵蕩婦,什麼難聽說什麼,根本沒有溝通的餘地。

最後姐姐無奈,放棄了愛情和更好的發展機會選擇回家。即使這樣,也並未能討媽媽開心。

回到家后,媽媽開始瘋狂折磨姐姐,彷彿有深仇大恨。

姐姐開始每天都哭。後來,直接抑鬱鬧自殺。

室友說,「我替我姐恨我媽。」

情緒化的父母,內心藏著一股憤怒。

在他們的世界里,不存在個人意志,任何事情的標準只有一個,符合他們的心意就是對的,不符合他們的心意就是錯的,而且,任何人都不應該有犯錯的權利。

一旦違反這條規則,內心的憤怒就會變成利器,傷人傷己。

最可悲的是,父母不是朋友,不是說遠離就能遠離。

他們對孩子的影響常常貫穿孩子的大半生,他們會一直說孩子、罵孩子、甚至咒孩子,只要能讓他們感到順心,就有一萬種方法能來折磨你。

情緒化的人,個人能力往往有限。

王小波說,人類一切痛苦,是因為自身無能的憤怒。

其實有時他們糾結的源頭,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他自己能輕易解決,就不會把時間用來發泄情緒。

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中,講述了在香港天水圍發生的一件血案。

故事中,李森是一個離異再婚的無業游民,他和妻子生育了一對雙胞胎。但他脾氣暴躁,總是虐待自己的妻子。

後來,心術不正的李森強姦了妻子的妹妹,他們全家被迫搬到天水圍。

兩人因經濟壓力矛盾更大,李森也一直懷疑妻子紅杏出牆。受夠了的妻子決定開始獨立。喪心病狂的李森發現打罵都不行,最終情緒失控殺死了妻子和孩子,自己也選擇了自殺。

不能控制情緒的人,大多因為自身內心的脆弱感和對自身生活無法掌控的恐懼。他們無法控制外在的環境,所以將注意力轉向身邊的親人、弱勢群體,以此來獲得對於生活的掌控感。

有時,他們不僅沒有靠自己改變現狀的能力,也拒絕和他人溝通。

他們將溝通當作挑釁和對他們權威的質疑。

電視劇《墊底辣妹》中,女主工藤的父親年輕時夢想著成為一名職業手,但因能力有限,一直未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心裏一直憋著一股氣。

直到後來,工藤的媽媽生了弟弟龍太。

父親開始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兒子身上,給他買最好的棒球設備,帶他去參加各種棒球比賽,一心想讓龍太成為職業棒球選手。

在執著追求棒球夢的同時,工藤的父親開始變得情緒化。他的眼裡只有龍太的棒球比賽,龍太贏了他就開心,龍太輸了就嘶吼和怒罵。

背負著父親夢想的龍太,也沒有打棒球的天賦,最終選擇退出棒球團體。爸爸憤怒、絕望、打龍太,但一切都無法挽回龍太的決定。

這個故事中,工藤爸爸對孩子的管教,就是拒絕溝通的典型。

年輕時未完成的夢化為不甘,如同一顆毒種深埋在心,外化成冷酷、權威,不容任何質疑和反抗,阻礙了他和兒子的平等交流。

情緒化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大多缺乏幸福的能力。

中央綜治辦和中國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國範圍內對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進行了調查分析,在家裡被「經常罵」的孩子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

25.7%的孩子「自卑」;

22.1%的孩子「冷酷」;

56.5%的孩子「暴躁」。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發布的《家庭教育狀態調查》報告中顯示,家長較關心孩子的健康安全(65.95%)、學習成績(53.58%)等現實性因素,對興趣愛好、性格養成等發展性因素的關注度較低,對情緒情感因素關注度最低,僅占11.93%。

有個網友在後台給我留言

「我八歲時,父母離婚,然後和我媽一起生活。從此,噩夢開始。

我媽是一個情緒特別不穩定的人,她有時陰鬱,有時陽光,有時又很暴躁,我永遠不知道下一秒她的情緒怎麼變。

她生氣時,打我罵我的狠勁,讓我覺得我非親生,但是當她愛我疼我時,我又覺得她很愛我。」

他媽媽的情緒,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了陰影,過得很不幸福。

更可怕的是,他發現自己正在情不自禁地模仿母親,用母親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愛人。雖然知道這樣有問題,但卻很難控制情緒。

心理學中,有個術語叫強迫性重複。

心理學研究,一些人似乎故意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讓自己重複經歷類似的痛苦:

那些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長大后更容易離開自己的伴侶;

那些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毒打的孩子,他們長大后也會更傾向虐待自己的孩子;

那些在情緒化家庭中長大的人,他們可能也缺乏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童年時缺愛,被傷害,受虐,沒有安全感,缺乏尊嚴……長大以後,就會演變成自閉、抑鬱、自殺、暴力傾向、等等。

但神奇的是,許多精神病患者,在生了孩子之後,精神狀況好了很多,因為他們把精神痛苦宣洩到了子女身上。

而子女替他瘋了。

擁有情緒化的父母,對孩子來說是場災難,更可怕的是,這場悲劇還會蔓延。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喬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