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孩子,你為何變成這樣…」媽媽這席話,讓人淚目

2021年08月27日 7:44 PDF版 分享轉發

不急於貼標籤,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用身體力行傳授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前幾天,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個媽媽給兒子打電話。

大致是孩子在學校犯了錯,媽媽得知后,打電話興師問罪:「你都快18歲了,我覺得你真的太不聽話了。

是不是我和你爸沒有給你帶來好的物質條件、滿足不了你,所以你才這樣對我們。

你的性格我真的覺得很奇怪,別人講什麼你都不聽,又傲氣,像個公子哥。

我和你爸爸一天又怕你心理出問題,又怕你安全出問題,重的話不敢多說半句。

我每天一想到你,心口就痛,我真的怕哪一天氣死過去……」

一字一句,就像刀子刮肉一樣疼。

雖然媽媽的語氣不帶一絲情緒,就像在和朋友閑話家常。

但在我聽來,句句都在告訴孩子:「你不乖、不聽話,我們做什麼都是為你著想,都是因為你,我才變成現在這樣……」

她可能不懂,為何付出所有,卻換來一個「不乖」、「不聽話」、「不懂事」的孩子?

電話那頭的「兒子」,聽到媽媽的埋怨,又會是怎樣的心情?

曾幾何時,和孩子原本該是最親密的關係,卻在某一天變成了拔河的兩端。

彼此拉扯,爭鋒相對。

毋庸置疑,父母之愛子常常為之計深遠,愛沒有錯,只是用錯了方式。

也許,不是孩子壞,只是你沒有看見他的好。

「使壞」,是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

小男孩在學校調皮搗蛋、搞惡作劇,差點就被學校開除。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夥伴在村裡的破舊小木屋玩跳窗戶的遊戲。

他來回已經跳過去了很多次,就在最後一次試圖跳過時,左手食指的戒指被窗戶上的鐵釘勾住。

緊接著,食指被扯裂開了,雖然及時止住了血,但食指卻沒能保住。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這下,村裡都流傳著男孩「作惡多端」的故事,甚至還有人調侃,說他是惡有惡報,語言極其狠毒…

而他的父親,也對兒子失望至極。

所以,父親在向再婚妻子介紹男孩時說:「親愛的,希望你注意這個全村最壞的男孩,他可讓我死了,說不定會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頭扔向你,或者做出別的什麼壞事,總之讓你防不勝防。」

但繼母走到小男孩跟前,沒有半點偏見,反而溫柔地對丈夫說:「你錯了,他不是全村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但還沒有找到發泄熱忱的地方的男孩。」

聽到繼母的話,小男孩熱淚盈眶。

在此之前,他從未得到過任何誇讚。這是他唯一一次,得到別人的讚揚。

這個小男孩就是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的作者。繼母的一句話,改變了他的一生。

是啊,孩子表現出不恰當的行為時,我們常把他們定義為——壞。

殊不知,那是孩子用他有限的認知,在向你展示他的能力或需求。

孩子渴望被認可和被看到,更需要被正確的引導。

就像《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說的:「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給他們示範正確的行為。」

不急於貼標籤,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用身體力行傳授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父母孩子,不過一場合謀

父母和孩子,有著割捨不開的關係。

孩子早期的行為習慣,習得於自己的父母;成長中暴露的問題,父母自然有責任。

既然無法撇清,彼此成就,勝過相互仇視。

我們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不過第一次做孩子,我們不是標準,孩子也沒有正確答案。

如何做,既能有效解決問題,又能緩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呢?

1、先處理感受,再處理問題

當孩子說:「媽媽,我的新裙子破了。」

你會如何處理?

大多數的家長都會說:「沒事沒事,我們補一下吧。」但往往孩子會哭得更厲害。

美國萊因所說:存在等於被感知。

當孩子的感受,沒有被我們感知到,那麼他就會失去存在感。

他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從而就會更無助,孩子不善表達,只能用哭來表示。

所以,當孩子向你哭鬧新裙子破了時。你可以說:「寶貝,你的新裙子破了,你一定很不開心吧。」

正確說出孩子的感受,孩子感知到自己的情感被看見,會對我們多一分信任

正如家李雪說:「給孩子最好的滋養,是確認孩子的感受。」

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孩子,情感感受都不該被忽視。

2、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過度指責

有一次,我加班晚歸,打開門看見孩子正在看電視。

詢問后發現作業竟然還沒寫完,孩子還辯解說:「媽媽,有道題我想等你回來再做。」

頓時,火就衝到了頭頂。

「為什麼要等我回來做,你自己的作業為什麼不先做,那我要是不回來,你還做不做了。」

看了作業更氣,不止一道題,還有好幾個空都沒填。

我拍著桌子、指著作業質問:「你不是說只有一道題嗎,這是什麼?這些空是什麼?」

「我上班到現在才回家,飯都沒顧上吃,你說你這作業就是做成這樣。這都馬上要考試了,你都不能自覺地好好學嗎。」

孩子眼淚唰就下來了,拿著鉛筆對著課桌戳出好些洞,我已經氣到詞窮。

孩子一邊哭一邊補完作業,其實剩的作業不多,孩子很快就補完了。

臨睡前他拉著我:「媽媽,剛才你好凶,我都感覺你要掀桌子了。」

我才意識到,剛才在孩子面前失態了。

父母只有學會收拾自己的情緒,給予孩子最好的示範,孩子才能從中學習處理問題的正確方式。

如《正面管教》所說:在沒有指責或羞辱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之後,專註于問題的解決方法就容易多了。

3、接納孩子、寬恕自己

前不久,北大教授吐槽學渣女兒的視頻上了熱搜。

父親6歲背下新華字典,被稱為「神童」,母親也是北大畢業,兩人智商都不低。

而女兒的成績,即便是和倒數第二名比,都還有較大的差距。

父親感概:「不管你多優秀,你的孩子大概率都是一個普通人,要認識到這一點,並且學會接受,對於誰都好。」

深以為然。

金字塔頂端,畢竟只能容納少許人,所以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

若你的孩子有幸成為人中龍鳳,那你是幸運的。

如若不然,強逼只會讓彼此受到傷害,進而漸行漸遠。

要知道,孩子有屬於他自己的天高和海闊。

父母更要學會寬恕自己,我們的標準並不能代表權威,所以意見僅供參考。

要學會點到為止,愛太滿,太承重,孩子難以消化,自己也疲憊不堪。

放下執念,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

育兒路上,每一個父母都走得很辛苦。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逼迫我們負重前行。

而那些問題少年、失獨父母,又把我們拉回現實。

父母和孩子,緣分何其短暫。

我們追求的是想讓孩子攀上頂峰擁有身後空無一人的寂寞?

還是幸福安康,平淡無奇的溫情?

路,是孩子的,我們終將退場。與其持鞭追趕,不如搖旗吶喊。

不做孩子人生劇本的編劇,只做孩子人生路上的陪伴者。

天高海闊,許孩子一個,獨屬於他自己的明天。

來源:爸媽精讀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