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秋風起 聽一曲

2022年11月10日 3:43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琢磨先生的博客 作者: 琢磨先生

今天說說咱們中國的音樂吧。有人說歌詞是給歌手寫的,只有純音樂直接面對聽眾,視聽眾為真正的知音。同意,很多曲子本身就在訴說故事,無需填詞。我平時會專門找一些純音樂和經典的BGM(背景音樂)在思考和寫作的時候聽聽,特別喜歡收集用演奏出新意的音樂,我都歸類為‌‌「新國風‌‌」。有些歌微信音樂庫里沒有有,回頭你們自己找來聽哈。

聽得最多的要數大師林海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被很多電影、節目用作BGM,最為知名的是《語》。這首曲子被導演用的最好,曲子貫穿在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用琵琶娓娓訴說著一個女人深刻又絕望的愛。‌‌「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琵琶搭配鋼琴,撩撥無盡心上事。

再推薦一首與之有強烈反差的曲子,《歡沁》,一入耳十分驚艷,立即就被它逗比的氣質吸引,有種道士下山的趕腳,龐麥郎踩著滑板鞋的輕快,跟之前演奏《琵琶語》的是同一把琵琶么,神奇。

林海先生其實自幼練習的是鋼琴,是鋼琴才子,有紮實的訓練,又有東方的文化背景,被樂評成為‌‌「右手東方、左手西方‌‌」的天才。他常常把鋼琴、吉他、貝斯、鼓等西方樂器與中國的二胡、琵琶、蕭等樂器混在一起,再用、爵士等編曲手法把這些樂器融合在一起。許多的嘗試和創意才有了這麼多顛覆傳統又別有新意的經典作品。

對了,當年電視劇《大明宮詞》全劇27首音樂也是林海先生創作的,大唐盛世的繁華與急轉而下的蒼涼,大明宮的氣勢磅礴和宏偉,白頭宮女訴說物是人非,都在飽含情思的一首首曲子里了。

二胡是我們民族最特色的樂器之一,但我平時聽的不多。呃,總感覺外貌這麼帥氣、內心這麼明亮的我,跟這麼充滿悲涼和幽怨的音色不搭。推薦賈鵬芳先生的二胡曲子,清亮悠遠……以及凄美。賈鵬芳先生也是大師級別的,在日本學琴、教琴,也常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音樂舞台。推薦他的《睡蓮》,是鋼琴與二胡的完美搭配,氛圍合著‌‌「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下著小雨的夜裡聽著蠻好。

下雨天還有一首曲子可以聽。音樂家趙聰的《夜雨雙唱》,是琵琶、笛子和中阮三種樂器的對話,也是巴山夜雨問君何時歸的對話,百轉千回,繾綣纏綿。

玩音樂玩到極致,是聽大自然最原始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萬物的力量。台灣音樂家吳金黛做了許多張大自然專輯,曾將兩次入圍格萊美最佳世界音樂獎。聽《螢火蟲之舞》,感受夏天的夜晚,躺在院子里看星星,樹葉沙沙,蟲鳴陣陣……農村孩子的幸福童年,你們城裡人不明白。《森林狂想曲》是感受早晨升起一縷暖暖的陽光,雨後泥土的清香,還有清脆的鳥啼。據說這張專輯到台灣山地實地錄音,收集了鳥類、蛙類、蟬類、蟲類、溪流……等近100種自然聲音,使樂曲中的自然音源與音樂的節奏相得益彰,毫無違和感。

好的作品會讓你聽到自己的靈魂和它的誠意。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趙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