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沒有大撒幣,就沒有始皇帝

2022年02月13日 7:35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後現代聊齋 作者: 余少鐳

末代齊王的名字,取得真真是極好的。

建。

記住這個讀音。

其實他祖父齊湣王在位時,齊國就被滅過一次,當時滅齊的是燕國名將樂毅。齊湣王逃到莒地后被殺,兒子田法章隱姓埋名到莒太史府上為奴,太史之女可憐他,給衣給食給身子。後來田法章身份被莒人發現,推舉為王,他便立太史女為王后,生下了田建。

五年後田單復國,把田法章迎回臨淄,成為名副其實的新齊王,他就是齊襄王,田建也順理成章當上太子。

齊襄王在位十九年,死,田建上位,他就是齊……不好意思,田建連謚號都沒有,歷史上只稱他為齊王建。

因為,齊國就是在他手上徹底玩完的。

田建上位第五年,秦攻韓,韓頂不住,上黨郡守把上黨獻給趙,表示寧姓趙也不姓秦。秦到嘴邊的肥肉丟了,怒不可遏,向趙大舉進攻。按《史記》的說法,「秦攻趙,齊楚救之」(《田敬仲完世家》)。

齊楚聯合救趙,秦打起了小算盤:如果齊楚出自真心,聯軍逼近,秦就退兵;如果齊楚只是做做姿態,秦就按計劃繼續攻趙。

沒想到,田建自己把答案劇透給秦國。

《史記》說,當時「趙無食,請粟于齊,齊不聽」。秦軍來攻,趙國內又遭遇飢荒,軍中缺糧,向齊借糧,卻被田建拒絕了。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當時齊有謀臣周最,勸田建說,從地理上來說,趙就是齊和楚的屏障,如果趙亡了,秦軍想滅齊楚就能長驅直入,唇亡齒寒的道理很難懂嗎?不能因為愛惜糧食而罔顧大局啊。

田建不聽。

趙向齊借糧被拒,釋放了一個信號,所謂齊楚聯合救趙,齊只是在演戲,楚當然也就不儘力了。於是,秦將白起全力攻趙,長平一戰,趙軍被坑四十萬,趙國從此元氣大傷。

跟齊王建相反,進入戰國時期,除了軍事行動,秦國對外花錢也是大手筆。

戰國不同於春秋,所有禮義、秩序蕩然無存,國與國之間完全是你死我活。秦要的是國土,錢糧根本就不是事,所以歷代秦王既樂於、也善於通過來達到政治目的。

比如行

魏國的信陵君無忌,戰國四公子之一,國際威望極高。長平之戰後秦軍包圍邯鄲,趙向魏求救,魏安釐王懼秦,遲遲不出兵,信陵君無奈,竊符救趙,解了邯鄲之圍。十年後又是他,親自「率五國之兵破秦軍于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史記·魏公子列傳》)。

這是秦自商鞅變法以來遭受的最大軍事打擊。這麼一來,信陵君自然就成了秦國的眼中釘。

為了拔掉信陵君,秦庄襄王先是「行金萬斤于魏」。那時候1金就是1斤銅,萬金,按購買力算,折現在五千萬左右。秦用這筆錢買通跟信陵君有仇的人,讓他們在魏國散布謠言,說信陵君名聞諸侯,正準備廢掉魏王自立。又幾次派人到信陵君府,高調祝賀魏無忌被立為魏王。

三人成虎,魏安釐王中計,收了信陵君兵權並疏遠了他。信陵君報國無門,縱情酒色,最後鬱郁而亡。

信陵君魏無忌一死,秦王再也「無忌」,遂派大將蒙驁率軍攻魏,摧枯拉朽,一舉打下魏國二十城,將它們設置為秦之東郡。

拔掉信陵君,讓魏國自毀長城,這隻是秦使的諸多反間計之一。相比起其他大撒幣,反間計也只是小打小鬧而已。

從秦昭王起,秦就一直奉行遠交近攻的政策。所謂「遠交」,基本就靠大撒幣。

秦庄襄王死後,嬴政上位,呂不韋將門客李斯推薦給嬴政,李斯獻上的第一計就是大撒幣:「陰遣謀士齎jī持金玉以遊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李斯列傳》)

李斯自己就是「名士」,他最清楚,所謂「名士」,沒有誰是金錢收買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殺了他。

嬴政親政之後沒多久,從魏國來的游士尉繚也獻上一計,跟李斯異曲同工:

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秦始皇本紀》)

秦國這麼強大,諸侯就像是秦的郡縣負責人,各個擊破完全不成問題。只是,我擔心諸侯聯合起來打秦國一個出其不意,那就麻煩了。當年晉國的智伯、吳王夫差、齊湣王就是因為大意而被滅的。希望大王別愛惜錢財,砸重金收買各國重臣,摧毀合縱聯盟,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尉繚還算出這筆錢大概多少:三十萬金,前面說過,按購買力,差不多十五億人民幣。就算不跟現在動不動貪幾百億、送幾百億比,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這筆錢也不是什麼大錢,砸出去「則諸侯可盡」,這麼划算的買賣,嬴政再怎麼沒文化也懂,於是,「秦王從其計」,命李斯具體執行撒幣計劃,並「使其良將隨其後」,買不了就殺。

齊王田建,就是秦國撒幣計劃中最典型的上當者。

齊襄王死時,田建才十五歲左右,由母親君王后攝政。君王后,也就是那位前莒太史之女。說,「君王后賢,事秦謹,與諸侯信,齊亦東邊海上,秦日夜攻三晉﹑燕﹑楚,五國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田敬仲完世家》)。

君王后很精明,一方面,她小心翼翼地跟秦國搞好關係,接受秦的「遠交」,同時跟諸侯也保持良好關係。也因為齊遠在東海邊上,跟秦國離得遠遠的,所以當秦不斷地攻打趙、魏、韓、燕、楚,五國苦苦自保時,齊國一直袖手旁觀。包括前面所講的,信陵君率五國聯軍攻打秦國,齊國也是不參加的;不肯借糧給趙國,應該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

所以田建在位期間,齊國基本沒捲入戰爭,享受了四十多年的歲月靜好。

什麼叫精緻利己主義者,田建母子就是典型代表。

田建上位第十六年,君王后死了,他任命一個叫后勝的為相國,而這個后勝,就是直接中了秦的「撒幣計」的人。《田敬仲完世家》說:

后勝相齊,多受秦閑金,多使賓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為反閑,勸王去從朝秦,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

后勝貪財,多次接受秦國的政治獻金,又派大量的親信門客入秦,這些人拿了秦幣后,回到齊國,全部成為親秦派、,想盡辦法左右齊王,讓他脫離合縱聯盟,不修戰備,不助五國抗秦,導致秦先後滅了五國。

於是,當齊王建四十四年,秦軍終於兵臨城下時,再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幫得了齊國了。《戰國策·齊策》說:「秦使陳馳誘齊王內之,約與五百里之地。」秦國派一個叫陳馳的使者來忽悠田建,說投降就給他五百里地養老。即墨大夫勸他,說「齊地方數千里,帶甲數百萬」,奮力跟秦一戰,不是沒有希望。

最終,田建還是聽了相國后勝的話,「不戰,以兵降秦」(《田敬仲完世家》)。秦國兵不血刃,吞併了最後一個大國,一統天下。嬴政,就這樣成為了始

而田建的結局,《戰國策》說:「齊王不聽即墨大夫而聽陳馳,遂入秦,處之共松柏之間,餓而死。」嬴政許諾的五百里地,純屬忽悠,他把田建遷到一個叫「共」的地方(今河南衛輝),扔在松柏林里,不給飲食,活活餓死。

除了活該,你還能說什麼。

《田敬仲完世家》最後說,秦軍入臨淄時,「民莫敢格者」,老百姓沒有一個敢反抗的。但這應該不是「不敢」,而是「不想」:你們當王侯將相的,一個個都在拿秦幣、親秦國,現在亡國了,要我們反抗,憑什麼?所以,對於田建的結局,齊國人民不但不可憐他,還編歌謠來諷刺他。

只是,田建在餓死前,不知有沒有想起,他人生的高光時刻——上位第二十八年,應邀到秦國訪問,在咸陽受到嬴政的高規格接待(《史記》說「秦王政置酒咸陽」),嬴政應該還親切地問他:「咋,齊國人民有么難常?有難常跟安說,安大秦忒有錢哩。」田建應該也這麼回答:「齊秦兩國友誼萬歲!」

真是見過「建」的,沒見過這麼「建」的。攤上這樣的領導人,估計齊國人民也只能哀嚎:「別為我哭泣,大齊國啊!」

一千多年以後,蘇洵《六國論》開篇便說:「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這裏的「賂秦」,指的是各國為了自保,紛紛割地給秦國,「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但把「賂秦」反過來說,「弊在秦賂」也是成立的。從這個角度也可以這麼說,沒有大撒幣,就沒有始皇帝。

2022-02-08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