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十一」長假回不了家 北漂青年難忍鄉愁

2013年10月03日 13:56 PDF版 分享轉發

10月3日消息,北京大都市,一批又一批的北漂青年在這裏尋夢。他們能夠忍受在這激烈競爭中高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不斷上漲的房租和冷漠的人際關係。唯獨不能忍受節假日的鄉愁。即使法律規定要「常回家看看」,但因為諸多的原因,即使在「十一」這樣的七天長假,對於很多北漂族來說,回家仍然不易。

大陸媒體報道,最新調查稱,作為「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后的首個團圓日,近80%在異鄉子女不能回家過中秋。

再遠的距離也擋不住遊子思鄉的情懷。北漂的人群來自四面八方,2013年農曆八月十五,在北五環的一座小區樓里,一群北漂青年正在等待著月圓時刻。他們一共8個人,來自不同的省份,因為中秋放假時間很短,都沒能回家。

湖北小伙趙帥炸了滿滿一盤麻團祭拜祖宗。晚上7點多河北女孩小白將月餅和水果放在陽台的小電腦桌上,對著月亮許願、祈禱。這些儀式做完,東華和周平這對情侶就回來了,他們一大早就去了北京的千年古剎潭柘寺爭燒第一炷香,祈求這一年剩下的日子里家人平安團圓。

8人計劃著「十一」長假該如何度過。小胖因為加班回不了家,趙帥今年換工作閑了4個月,手頭有些緊。小青「十一」后第三天值班。

媒體調查發現,大多數情況下很多人不是不想回,而是「回不起」,例如面臨著假期少、路途遠、收入低、物價高等諸多困難。

小青的家鄉在甘肅隴南,每年春節回家一次,來回花在路上的時間將近4天,回家最難的除了票難買,更麻煩的是途中多次轉車。在他2012年春節,因為買不著票,他只能從中途站點轉車。從北京到鄭州再到西安轉蘭州,回家總計將近3天2夜。對於工薪族來說,因為回家請假會被扣工資和全勤獎,很不划算。小敏每到節日就很發愁,因為回家的開銷很大。她常說,回一次家「元氣大傷」。

大量的北漂未婚大齡青年,「有對象嗎?」這一句話似乎成了北漂族回家后親戚和家人必問的問題。有些人因多次被問索性乾脆不回家。「常回家看看」對於很多在異鄉打拚的年輕人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現實困難讓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肖較早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解決「常回家」的困境是政府與社會的共同責任,社會用人單位有責任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探親休假制度,對政府而言,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國家支持家庭養老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支持老年人宜居環境建設、規劃親情住宅,使「常回家看看」條款更具實效性。

也有專家認為,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是道德範疇,即使入法也缺乏可操作性,解決常回家看看,靠個人自覺和法律,更應從制度保障層面完善,讓子女能回得了家。

中國青年報的一份調查顯示,66.0%的受訪者期待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46.4%的受訪者希望嚴格落實探親假和帶薪休假,41.3%的受訪者建議擴大養老保障覆蓋範圍,34.5%的受訪者建議簡化醫療異地結算手續,31.4%的受訪者希望「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子女與父母同住」,25.3%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准許老人戶口隨子女遷移。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張翠報道

(責任編輯:安然)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林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