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洪水漫淹下的中國 ——一九九八年中國洪災真相(7)

2016年08月16日 13:34 PDF版 分享轉發




長江水患固然與氣候有關,但人謀不臧實為禍端(圖為水淹后的九江經濟開發區,圖片來源:網路)

第三部分 ● 山河瘡痍人禍多(之一)

一九九一年華東地區發生特大洪水之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立即作出結論說,應當歸罪於科威特油田的持 續燃燒,還有菲律賓的火山暴發導致環球大氣及大洋環流異常。而當一九九八年的洪水造成空前災難之時,水利部同樣認為禍首是赤道東太平洋附近的水位水溫升高、歐亞高原及青藏高原積雪偏多、亞洲中緯度環流異常,以及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七月中旬位置偏南偏西。

然而華盛頓世界觀察研究所指出,華南和華中地區出現豪雨是常有的事,只是由於長江流域近幾十年來因砍伐木材 、發展農業而喪失百分之八十五的森林,又到處興建水庫,以及沼澤地普遍乾涸,從而使洪患由幾百年前的平均二十年一次而增加到目前的十年九澇。

該研究所的氣候專家唐恩也說:“當山坡地寸草不生時,雨水就會沖刷土地或在沒有樹木阻擋的情況下匯入河流,又因為被土壤吸收或蒸發回空氣中的水較少,便導致水患和土石流層出不窮,進而毀壞下游的道路、農田和水產養殖場”。

據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國情分析研究室主任胡鞍鋼透露,五百多年來長江流域共出現過五十三次大澇,但是近五十年來平均每三年就出現一次大澇,而全國每年平均遭受自然災害的面積也由五十年代的二千五百萬公頃,上升到九十年代的四千九百四十二萬公頃,九十年代平均每年因災減產的糧食高達二千三百萬噸,相當於五十年代的六倍。

國家林業局也證實,四川、貴州兩省九十年代平均每年遭受水災的面積約二千八百九十七萬畝,比八十年代增加了一倍,更是六十年代的九倍。

甘肅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劉斌對於時下甚囂塵上的“自然災害論”不以為然,憤然說:“把責任都推給老天爺,這種於國於民極端不負責任的作風,才是造成這幾年暴洪災害的一個重要原因。”

長江水患固然與氣候有關,但人謀不臧實為禍端。事實上,當森林資源受到嚴重破壞之後,氣候才變得嚴酷,加劇了雨水降布不均,於是一會兒洪水泛濫,一會兒又形成乾旱。一九九八年夏季當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被洪水淹沒時 ,南部的贛州地區卻有一百多萬畝農作物受旱,而在洪患嚴重的湖南省,南部永州市的受旱耕地則達二百六十七萬八千一百畝。

(未完待續)

作者:鮑戈

責編:孫凱麗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李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