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閑魚「官方驗貨」標籤一夜消失 花一萬元就能自己出驗貨報告

2020年08月25日 21:58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IT時報 作者: 孫妍

一次閑魚買家維權,牽出一個只有買家不知情的真相:‌‌「已驗貨‌‌」三個字,只是閑魚、第三方質檢機構和賣家‌‌「合謀‌‌」的誘餌,一份賣家給自己出具的驗貨報告,卻成為抬高價格、提高成交率的手段。

2

記者深度調查發現,只要1萬元服務費,賣家便能自行出具‌‌「閑魚優品已驗貨‌‌」官方檢測報告,並因此將商品賣出10%-20%的溢價,而這筆溢價,是買家為平台信任買的單。

3

8月20日,記者向阿里公關發去採訪提綱,至今無任何回復。8月24日,閑魚悄悄將多個‌‌「官方驗機‌‌」入口改為‌‌「已驗機‌‌」、‌‌「精選手機‌‌」、‌‌「質檢驗貨‌‌」等字樣,多數圖片上‌‌「閑魚優品官方驗貨‌‌」的印章已經摘掉,但不變的是,賣家仍在自己給自己驗貨。2019年1月,阿里巴巴旗下閑置交易平台閑魚正式上線‌‌「閑魚優品‌‌」頻道,宣傳稿中稱,所有上線閑魚優品的商品都會通過32道檢測鑒定,所有商品的售後,都享受7天無理由退換、30天包換、180天質保的服務。

進入閑魚‌‌「優品撿漏‌‌」頻道,印入眼帘的是‌‌「官方驗機‌‌」。‌‌「閑魚優品官方驗貨‌‌」這個標籤,似乎是阿里在二手交易領域打造的另一個類‌‌「支付寶‌‌」產品,以平台商譽擔保二手商品品質,消除買家顧慮。

‌‌「閑魚優品‌‌」四個字,承載著無數用戶的信任,承載著平台成交量激增的重任,背後卻是一場賣家‌‌「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自導自演。

01

買家投訴

官方‌‌「已驗貨‌‌」竟然是賣家自驗自賣

近日,攝影愛好者(化名)在閑魚上購買了一個二手佳能單反鏡頭,卻經歷了一場耗時耗力的維權。

為了避免買到問題產品,張超特意選擇了一個打著‌‌「閑魚優品官方驗貨‌‌」標籤的鏡頭,平台提供的驗貨報告顯示,鏡片情況、內部情況、性能檢測等多項指標全部正常。

這個鏡頭售價1500元,比市場均價高出200元左右,但出於對閑魚官方驗貨的信任,張超還是毅然下單了。

然而,這個‌‌「閑魚優品‌‌」卻有著肉眼可得見的問題,鏡頭裡滿布灰塵。

儘管‌‌「閑魚優品‌‌」首頁寫著7日無理由退換,但賣家對他的退貨要求依然再三推諉,最終客服介入后,問題才徹底解決。

原本以為這件事就此了結,一張快遞單卻不小心暴露了真相。

‌‌「退貨簽收人(賣家)和驗貨質檢員竟然是同一人!難道所謂的官方驗貨,是賣家自己給自己驗貨嗎?‌‌」張超一直以為,‌‌「已驗貨‌‌」商品是由閑魚認證第三方質檢機構‌‌「背書‌‌」。

對於張超的舉報,不同閑魚客服說法不一,有的客服表示,平台並不允許賣家自己給自己驗貨,有的客服則從始至終不對此漏洞做出解釋,只表示退貨已成功,會影響賣家的曝光率,進而影響成交量。

可事實上,這位‌‌「自賣自驗‌‌」的賣家依然活躍。8月11日和8月12日,他接連賣出兩個單反鏡頭,其中成交的3200元索尼鏡頭同樣打著‌‌「閑魚優品官方驗貨‌‌」標籤,但驗貨人依然是他自己,並且頭像旁標註著‌‌「資深質檢師‌‌」,已質檢了523台設備。

從張超發現問題到記者介入,僅僅半個月時間,這位‌‌「資深質檢師‌‌」質檢了8台機器,即使張超已向閑魚客服舉報多次。

張超的遭遇並不是個案。新浪黑貓投訴平台上,關於閑魚驗貨的投訴多達695條,21CN聚投訴平台上也有224條相關投訴。

買家紛紛質疑閑魚優品驗貨報告的公允性,閑魚為何縱容賣家驗貨報告‌‌「放水‌‌」?賣家自驗自賣的現象只是個案嗎?

截至發稿,阿里公關沒有回復《IT時報》的採訪問題。

02

記者調查

確認:驗機證書可批量供應

在每款‌‌「已驗貨‌‌」商品背面,貼著一張‌‌「驗機證書編碼‌‌」,一串條形碼下面寫著‌‌「由閑魚合作夥伴摩泰質檢中心提供‌‌」。

2019年12月,閑魚宣布與收收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其旗下的摩泰質檢中心主要角色便是支持閑魚二手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以及數碼周邊配件‌‌「已驗貨‌‌」項目。

‌‌「你在閑魚上看到‌‌『已驗貨』標籤的商品,都是我們自己給自己驗的,線下賣不掉的次品,我們才會放到閑魚上賣。‌‌」

‌‌「閑魚上都是‌‌『炸彈』,‌‌『已驗貨』的標籤紙可批量供應,不需要把手機寄過去給他們測,花點錢就行。‌‌」

循著閑魚首頁二手手機、官方驗貨入口,記者找到了多位入駐閑魚優品‌‌「已驗貨‌‌」的上海賣家,其地址多指向上海通信數碼市場。

多位賣家向記者透露了‌‌「閑魚優品‌‌」的秘密

每個商品上的‌‌「已驗貨‌‌」報告,只需賣家自己完成驗貨,在統一後台發布便能打上官方標註,而要想獲得官方認可的驗機證書,只需向閑魚和其認證的第三方質檢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

也就是說,賣家並不需要將二手數碼產品寄給摩泰質檢中心檢測,檢測報告全程由賣家自己出具,而摩泰平台也不會對驗貨過程進行一一複核,只有遇到買賣雙方糾紛時才要求賣家提供驗貨監控錄像,平時只會做一些隨機抽檢。

但在之前雙方合作時發布的新聞稿中卻稱,‌‌「商家在發布產品前必須通過摩泰質檢體系質檢所有項目,一機一檢,且對質檢全程錄像。‌‌」

親測:一萬元帶來的‌‌「好生意‌」

走訪中,一位二手攝影器材老闆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微信群,這是閑魚官方客服在市場里招募已驗貨合作夥伴的對接群。

這位老闆坦承,賣家驗貨是在閑魚官方許可下進行的,而且這是閑魚和第三方質檢機構重要的盈利模式。

‌‌「支付一萬元服務費,我們就可以給合作夥伴寄已驗貨的標籤,賣家可以自己質檢,貼標拍照,上傳到統一後台,然後發布到閑魚。‌‌」

一位負責閑魚優品入駐人士對記者表示,不需要提供工商營業執照和公司照片,只要有負責人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和半身照,並對工作環境,比如筆記本、監控攝像頭等設備拍照上傳,就能申請成為‌‌「已驗貨‌‌」供應商,至於工作環境要多專業?‌‌「只要能證明是做手機的就行,你懂的。‌‌」

記者獲得的《閑魚優品已驗貨平台服務協議》顯示,每售出一台二手3C數碼產品,平台將向賣家收取交易金額3.5%的服務費用,最低5元封頂100元(筆記本類產品不設封頂),從服務費中扣除。當服務費餘額低於5000元時,需繼續充值才能正常發布商品。

這意味著,賣家繳納1萬元服務費后,就可以為自己銷售的商品驗貨,而每賣出一筆,需要支付3.5%的傭金給平台和摩泰

顯然,這是一筆合算的生意。除獲得驗貨報告背書外,閑魚優品賣家還可以得到閑魚平台的流量扶持。

閑魚平台《已驗貨賣家級別管理規範》提到,新入駐賣家開通3個及以上的閑魚賬號已驗貨認證,閑魚客服介入率低於1%,賣家積分在60分以上,發布商品總數在100台以上,就可以成為大賣家,獲得更多流量扶持,包括大促資源位、淘寶流量資源、閑魚流量加權、閑魚優品標籤等等。商品溢價也是賣家願意加入的重要原因。

暗訪中,記者將多款線下二手商品、閑魚平台上沒有‌‌「已驗機‌‌」報告的商品和閑魚優品‌‌「已驗貨‌‌」商品進行對比,同樣成色的商品,‌‌「已驗貨‌‌」商品價格普遍比市場價高10%20%

03

記者手記

閑魚,請敝帚自珍

一份份驗貨報告,在為閑魚優品二手商品質量背書,但有多少買家知曉,所謂的官方驗機是賣家自己貼的?

採訪中,記者一直希望了解,閑魚到底是否知情賣家和驗貨人是同一個人?這種自驗自賣的情況,究竟是賣家違規操作,還是官方默許?截至發稿,記者給阿里公關發去的採訪提綱,無任何回復

儘管阿里官方並不願直面媒體,但從現狀來看,閑魚優品難逃‌‌「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質疑。

回望2003年淘寶初建時,支付寶橫空出世,平台擔保交易打消了買賣雙方的顧慮,這才有了此後的阿里盛世。

而閑魚里的官方‌‌「已驗貨‌‌」,表面上將驗貨環節前置,免去了驗貨擔保的時間成本,但賣家自己提交驗貨報告、發布二手3C數碼產品,顯然有悖第三方質檢機構中立的原則,何來‌‌「官方‌‌」?平台公信力在哪裡?

記者持續觀察閑魚發現,對於這個淘系流量大戶,阿里似乎總是有點‌‌「偏愛‌‌」,以至於對其監管並不像淘寶和天貓那樣嚴苛,且很多面向消費者的說法自相矛盾:比如閑魚優品官宣是‌‌「7天無理由退換、30天包換、180天質保‌‌」,但在‌‌「已驗貨‌‌」商品頁面,只剩下‌‌「60天質保‌‌」,且入口極深,消費者很難發現。

所有二手交易平台都面臨變現模式的困境,尤其是閑魚這種C2C模式,提供第三方質檢服務、流量扶持、拍賣服務費是其為數不多的盈利模式,也是二手交易平台最重要的‌‌「核心資產‌‌」,這是平衡好買賣雙方利益衝突的重要砝碼,也是平台能否長久獲得用戶青睞的關鍵,但閑魚卻把它做成了一門只賺錢的生意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藍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