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評論 - 何清漣:世界經濟預測伴隨中國疫情坐過山車

2023年01月05日 2:27 PDF版 分享轉發

評論 | 何清漣:世界經濟預測伴隨中國疫情坐過山車從2022年12月以來,人在洶猛而至的中掙扎求活,目前正處於重症與死亡高峰。

從2022年12月以來,中國人在洶猛而至的疫情中掙扎求活,目前正處於重症與死亡高峰,最樂觀的估計是3-4月結束這波疫情。國際社會除一致評定威望嚴重下降之外,談得最多的是對中國經濟的預測。這預測變化之快,有如坐過山車,從去年盼望中國放開疫情管控盤活經濟,恢復世界供應鏈,到如今終於不得不認清現實:中國這台的引擎這幾個月內將失靈,何時恢復則看法不一,有的悲觀有的樂觀。

IMF終於承認中國經濟將進入衰退

路透社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政治訪談節目 “面對國家”的訪談中表示,新的一年將比過去的一年更加艱難。因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包括美國、歐洲和中國,都出現經濟放緩。與以往歷次預測對中國的經濟增長表示樂觀不同,格奧爾基耶娃特別指出,中國未來幾個月的新冠感染數字會像森林大火一樣上升,進一步打擊本土經濟,導致中國在2022年的經濟增長可能只達到全球平均水平或低於全球平均增長,並拖累地區及全球經濟增長。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去年10月,IMF預測,中國2022年的經濟增長為3.2%,並預計2023年增長加快至4.4%。與以往從不表揚美國不同,在這次電視節目中,格奧爾基耶娃形容美國經濟最具韌性,可能躲過衰退,但如果勞工市場太強勁,美聯儲可能會繼續採取進取的貨幣政策,以遏抑通脹。但《華爾街日報》卻於2023年1月3日發表了相反的觀點,稱與美聯儲直接打交道的23家大型金融機構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經濟學家目前押注美國將在2023年出現衰退。

這裏得提一件有趣的舊事,與世界銀行不同,IMF一直對中國青眼相加。2017年IMF總裁拉加德曾半開玩笑稱十年後該組織總部可能將遷至北京,當時媒體認為,拉加德的言論反映出世界領導人對美國在國際機構中角色轉變的關切。2020年9月,世銀突然宣布該組織發布的《2018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存在「人為操控數據」的情況,聲稱格奧爾基耶娃在世界銀行任職期間,曾「向下屬施壓」,要求「提升中國在世行頗具影響力的《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讓中國的最終排名為第78位,而報告草案中的中國排名「原本是第85位」。這事被公開之後,美國希望撤換格奧爾基耶娃,也得到日本支持,但歐盟卻反對這樣做。英、法、德、義大利等歐洲主要國家,以及俄羅斯,均支持格奧爾基耶娃留任。但在IMF重申支持格奧爾基耶娃后,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承認,有關指控缺乏直接證據,IMF不具備更換領導層的理由。

因此,一向被指為親北京並差點為此翻船的IMF總裁這樣預測中國經濟,應該是覺得中國經濟在2023年衰退下滑已成定勢。

經濟界的預測:中國經濟在疫情結束后將強勁復甦

IMF是個世界大國共掌的官方國際組織,其預測帶有提振世界各國經濟信心的功能,因此總得在幾大經濟體中找到一抹亮色。但經濟學界與投資界包括經濟類專業媒體沒這官宣功能,基本是怎樣認為就怎樣說,以著名的《經濟學人》為例,2022年6月16日發表文章稱:「在防疫(指清零)的過程中,中國踐踏了市場信心」(In stamping out covid, China has stomped on confidence),12月7日則發表:「中國正放鬆其 covid 限制陷入高風險」( ​​​China is loosing covid restriction China is loosening its covid restrictions, at great risk),不到半年間,說法呈兩極。2023年1月3日,法國外貿銀行指出,全球市場不能指望中國大陸或亞洲在2023年拯救全球經濟,因為預計中國大陸到2023年GDP年成長即便到5.5%,仍遠低於 2008年的8%或 2021 年第一波Covid之後的 8.1%。

以分析亞洲與中國經濟見長的日經新聞卻是另一番預測。從去年11月至2023年1月初,日經新聞對中國經濟的預測是先抑后揚。「先抑」是日經新聞曾於2022年11月16日發表《中美歐經濟同時惡化,世界失去引擎》,該文標題似乎將美歐並列為經濟引擎,但文中實則是談中國經濟衰退,世界經濟將失去引擎。日經新聞記者詢問了10名經濟學家,有6名認為美國到2023年經濟將進入衰退階段,認為歐元區已經或者即將進入衰退階段的有10名。該文引用世界銀行的數據指出,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到2021年,全球實際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增長了1.9倍。在此期間,中國的增長是世界經濟的5.3倍,相當於佔全球經濟增長的31%,大大高於美國10%的貢獻。該文特別指出,2008年雷曼危機后,中國通過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繼續增長,支撐了全球經濟。現在的困難是找不到可以履行世界經濟引擎這一職責的經濟體。

「后揚」則是指12月29日在《日經調查預測:中國2023年增長4.7%》一文中,日經新聞列舉了對20多位投行界研究中國的經濟學家調查,表現出審慎樂觀。據調查,總體而言,這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2023年實際GDP增長率預期平均值為4.7%。儘管充滿不確定性,但在2023年下半財年之前,有望迎來經濟復甦。 這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清零的疫情防控措施一直成為服務消費的絆腳石,隨著進一步放鬆,消費復甦將變得明顯。在政策調整的初期,感染人數將增加,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隨著情況趨於穩定,積極影響將逐步顯現,迅速復甦。有幾位甚至認為,隨著經濟活動的重啟加速,以個人消費為中心,2023年4~6月起將實現強勁的V字型復甦。

中美之外的經濟實時數據未展示的另一場景

不管中美兩國這世界兩大經濟體如何在意自己在國際社會的經濟地位——因為這影響到其他國家對自身的依賴程度,但無法讓國際投行界的紛紜眾說歸於一統。而且,必須憑數據說話,政治正確的影響要小得多,就在12月29日,《經濟學人》發表一篇文章《2022 年,世界第九大經濟體俄羅斯的表現好於預期》(In 2022 Russia kept the economic show on the road,The world』s ninth-largest economy did a lot better than expected),其中提到2022年2月底-3月上旬西方制裁之後,經濟學家不斷調整對俄經濟預測這一過程:幾天之內,市場普遍預期的 2022 年GDP的年增長率從 2.5% 下降到收縮 10%;白宮預計俄羅斯GDP將同比下降15%,通貨膨脹率將在全俄範圍內飆升。此番預測在五-六周后又不得不上調相關數據。《經濟學人》文章指出如今的現狀:到年底為止,俄羅斯的經常項目盈餘已超過 2200 億美元,是前一年的兩倍。與此同時,「實時」經濟數據為西方描繪了一幅令人擔憂的畫面,受天價能源成本拖累的歐洲正陷入衰退。

美國《華爾街日報》的經濟分析比預測要深入一些,更關注中國經濟政策的調整,影響中國經濟的主要在這方面。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