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台灣十多萬民眾抗議立法院擴權,賴清德呼籲國會重視這些聲音

2024年05月26日 2:07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美國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松仁
資料照 台灣立法院
資料照

華盛頓 — 

台灣新任總統星期五(5月24日)深夜表示,的議事運作應該遵守程序正義,應該讓不同的意見得到被充分討論,而不應以多數票強行表決。

賴清德是就星期五台灣立法院外發生的一度超過十萬人的抗議示威活動發表評論時作上述表示的。

「我們也都相信,國家權力必須分立且制衡,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基本權利需要受到保護,不能任意侵犯,」賴清德在臉書上貼文說。

由台灣掌控的立法院星期五第三度審理國會改革修法,在執政黨籍立委的抗議下,二讀通過國會聽證調查權,迫使政府官員或社會人士應立法院之邀出席聽證會不得拒絕出席,違者將受到20萬元新台幣的罰款處罰。

民進黨籍的總統賴清德贏得了今年一月舉行的台灣大選,並且已經在星期一宣誓就職。但是民進黨也在一月的大選中失去了在立法院中的多數黨地位。目前台灣的政局是朝小野大,特別是在兩個在野黨進行合作的情況下。

立法院目前推動的國會職權相關修法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前兩次院會已經完成人事同意權、國情報告、藐視國會以及部分調查權相關條文二讀,星期五則將「國會聽證調查權」相關條文完整二讀通過。

立法院推動國會職權相關修法被視為在野黨試圖擴權並對總統權力實施限制的企圖,因此不僅遭到民進黨籍立委的抗議與反對,也遭到很多親綠團體和民眾的抨擊與譴責。

立法院上周五在討論和處理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法案時,朝野立委曾為了爭奪主席台和提案順序而爆發激烈的肢體衝突,導致六名立委受傷送醫;當時場外就聚集了數百名抗議學生,要求立法院停止對國會職權相關修法進行表決,並停止實質審查。

星期五當解放軍東部戰區陸海空及火箭軍部隊持續進行圍台演習之時,立法院開始第三度審理國會改革修法,持續推動被視為擴大立法院權力而削弱總統權力的法案。此舉遭到民進黨以及民進黨支持者的強烈不滿。

從星期五上午開始,便陸續有示威者前往立法院門口示威,抗議人數在下午持續增加,而到了晚間9:00人潮進一步擴大,民眾的激情達到高潮。台灣的中國時報引述警方的估計說,現場示威者約有14000人,但是綠營的示威組織者認為,示威人數超過了10萬人。

台灣五十個公民團體聯合組織了這場聲勢浩大的抗議示威活動。

示威者高舉著標語牌並高呼口號:「反對立委濫權」、「拒絕黑箱作業」、「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以及「退回法案,實質審查!」還有示威者直接將炮火對準了台灣最大的在野黨:「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

國民黨星期五也曾借用一個路段擺出廣告車進行宣傳,但是一直到晚間,也只有零星的藍營支持者現身相挺。

抗議活動星期五蔓延到台灣中部和南部的一些其他城市。根據台北時報的報道,高雄市一場在中央公園舉行的示威活動約有3500人參加。在台中和彰化,各有500人參與示威,而在台南、嘉義和台東,各有300、200和100人參與示威。

高雄市長陳其邁星期六表示,他非常鼓勵人民發聲。

「昨天立法院外有10萬人站出來,非常感動,希望中國國民黨籍與台灣民眾黨籍立法委員聽見人民的聲音,」陳其邁說。

賴清德則對許多年輕人走上街頭,展現自己的力量感到欣慰。

「公民理性發聲,青年展現力量,這就是台灣的民主價值。國會應該重視這些聲音,儘速恢復正常運作,讓國家能繼續向前進,」賴清德在臉書貼文中說。

台灣的中央社引述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學者南樂(Lev Nachman)的話說,的修法行動意在阻礙賴清德新政府。而修法的完成有可能影響台灣「國艦國造」等重大國防計劃,甚至演變成對官員的「獵巫行動」。

「修法不僅會阻礙賴清德,也可能使過去八年達成的大部分成果化為泡影。最糟糕的情況,就是這演變為對官員的獵巫行動,以拔除(反對黨的)眼中釘,」南樂對中央社說。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