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食日」與「日蝕」,古、今誰聰明?

文: 漢學

禮記雲:「陽事不得,謫見於天,日為之食;陰事不得,謫見於天,月為之食。」(《後漢書》-皇后紀-順烈粱皇后-李賢註解「后既少聰惠,深覽前世得失,雖以德進,不敢有驕專之心,每日月見謫,輒降服求愆」此句的部分內容。)

古代發生「」,明君、賢后都要誠惶誠恐、恭敬的查找自己的過失,修正錯誤,這和修鍊的「」類似。而到了現代,現代人知道日蝕是「太陽、月亮、短暫排列成了一條直線,由於月亮擋住了太陽光,造成地球上對應的區域看不全太陽」,有人就認為古人愚昧無知了。

但是真是這樣嗎?其實象哥白尼否定宗教的「地心說」、與否定哥白尼的「日心說」一樣,都是低層之見,因為地球在更大的環境——宇宙中,正好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布魯諾象螞蟻的視角,他們無法理解高大的人的視角。「日蝕」的今、古認識一些人也是如此情況。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很多現代人不知道人類的一切——衣食住行、思想行為、生死都是被高級生命安排的。有智慧的現代人遇到某種惡的顯相時,會認為是上天的示警,會根據示警而避開災禍;而遇到好的顯相時,可能會說出門見喜、開市大吉等等預見,或者是其他相向、相反的證悟,這是信神心性的遺留,中知道人生是被安排的。在古代,連惡人也會被上天示警的,在東漢末年,奸臣董卓被除掉前,有童謠唱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日蝕」作為一種天象被神用來點化國態、民態、君主的言行過失等用途,所以明君、賢后、忠臣、良將、孝民都會誠惶誠恐的向內找反省自己,以順天應人。《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後漢書》-天文等正史中都記錄了星球走向對國家、人類的影響(對應當時時空,後世因時、事、人的改變,有差異,因為神針對不同的時、事、人會有不同的安排),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及周天星球在現代人看來是行星、恆星各有各的運行軌跡,就是想不到神在對人類的安排中,使國家、人類的吉凶禍福與行星、恆星的運行軌跡會作一對應,以用來點化人類。可是也不只是點化的範圍,而是那裡天象的規律左右著人間的規律。當然,現代一些人類差的太遠了,連神都不承認了,不願相信這種對應的安排了。

然而這種星球運行與地上國家、人類對應的安排還只是表象——是人眼能看到的部分,而宇宙有99%以上的形象都是人眼看不到的,因為人眼能感光的頻寬非常的窄,就象手機信號遍布城市,人眼卻看不到它們的一點蹤跡,很多人只能拿著手機到處試。這些星球的運行動態在另外空間里形成了一種形象,反向理解,就象人一揮拳,他構成了一種姿勢,人們不知道的是,人放下拳頭后,他曾經揮拳的姿勢與作用力還同樣存在,人卻無法感覺,也看不到,也無法再用。那些星球運行的軌跡共同構成的形象在里,能夠直接作用到地球。人們現在能理解太陽粒子能夠打到地球,象太陽耀斑、黑子爆發的能量能作用到地球,但它們比天象的作用力小到了無法並論,因為作用力不在同一個空間。

比如天象中「」、「太白經天」,人眼看到的是火星、金星的運行情況,但在人眼看不到的那部分的形象又是什麼呢?它是什麼形狀呢?其實它連時空的距離都發生了改變。那些發光的恆星,人類看它們太遠了,都是多少多少光年,幾乎永不可及,且還都固定在各自軌道上無法自由走動,可是,對超出人類的來講,他們很多都近在眼前,如果他們想溝通,瞬間就到了人的眼前,而且會對應人體的大小而顯現,有的會很小,象個發光的小氣球、小珍珠,有的直接就顯現為各種形象,大小的概念與溫度也都完全與肉眼的世界不同了——肉眼中的星球個個都是龐然大物,超熱、或超冷,就象太陽有多熱啊,也能裝進去多少多少個地球啊。

本文是對局部傳統文化【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的個人見解,也不是來源於星相、周易等,修鍊人有不二法門的要求,不能因本文而去研究星相、周易等。

備註:
1,「食日」有多種解釋,其一是,月亮即天狗。源自月亮是上一個地球人類所造,作用一是夜間照明;一是護衛地球。天狗之意來源於護衛的意境。

2,「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有多解,「千里草」是董,「十日卜」是卓,「不得生」是死,主要分歧在「何青青」,有解釋是——「何」是語氣助詞,「青青」是:黑黑,死的意思;另有說,割草並鋪開一片,也叫「青青」,它既是動詞、也是形容詞。這種用法在現代某些地區似乎也存在。「何青青」表達的語義複雜,有感嘆被殺的意境;也有慶賀被殺的意境。

來源:正見網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禁聞網責任編輯:石方嵐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