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環保組織:「臭氧層殺手」猛增 中國是源頭

2018年07月09日 22:19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 德國之聲

一家團體表示,中國泡沫塑料行業大規模使用違禁物質氯氟烴(CFC)。科學家表示,這種可能破壞層的氣體排放量近來猛增,令人憂慮。

一家周一(7月9日)發布報告表示,破壞臭氧層的氣體排放量出現神秘的大幅增長,其根源是的塑料泡沫工廠。

總部設在英國的環保組織「環境調查署」(EIA)表示,分佈在中國10個省份內的18家工廠承認使用了氯氟烴物。該物質其實已經在2010年被禁。

今年5月份,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大氣層中三氯氟甲烷(CFC-11,氯氟烴的一種)的減少量只有預期值的一半。這意味著有人非法使用了這一物質。

該團隊所掌握的數據顯示,東亞地區是重新產生該氣體的主要來源。這一氣體可能會破壞臭氧層,從而使得地球生物受到危險的紫外線照射。氯氟烴排放量增加可能會危害臭氧層的複原。上世紀30年代人類研發氯氟烴作為製冷劑,但由於此後大量使用該物質,造成地球臭氧層嚴重破壞。

自從發現臭氧層出現面積相當於北美洲的空洞之後,全球範圍內拉響警報。世界各國在1987年簽署《蒙特利爾議定書》,禁止只用氯氟烴系列物質。2010年,發展中國家也開始正式禁止生產氯氟烴。

「行業普遍做法」

假扮成買家的環境調查署調查人員發現,中國泡沫塑料生產廠家大規模使用三氯氟甲烷,因為這種原料的價格比替代品更為便宜,而且生產效率更高。在中國興盛的建築行業中,泡沫塑料是需求量極大的隔熱材料。

「與企業管理人員的深入討論清楚揭示,這些並非單一現象,而是該行業中的普遍做法,」調查人員表示。

環境調查署表示,數家公司甚至承認將違禁品氟氯烴出口國外,方法是申報貨物時虛報為氫氟烴(HFC)或其他化學混合物。這可能意味著,那些承諾禁用氟氯烴的國家也可能無意中進口了這類物質。

中國也是《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簽約國。北京政府表示,已經在2007年成功停止氯氟烴的工業應用。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宋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