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記者手記:新冠疫情下的伊斯坦布爾生活

2020年04月21日 8:45 PDF版 分享轉發

來源:美國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 多利安·瓊斯
無人機航拍圖顯示歷時兩天的禁足令期間空空蕩蕩的伊斯坦布爾7月15日烈士大橋(原名博斯普魯斯大橋)。(2020年4月12日)
無人機航拍圖顯示歷時兩天的禁足令期間空空蕩蕩的7月15日烈士大橋(原名博斯普魯斯大橋)。(2020年4月12日)

 
記者手記:下的伊斯坦布爾生活

伊斯坦布爾 — 

跟歐洲鄰國相比,的新冠病毒來得較晚,但是病毒的威脅已經成為現實,而且正在對生活造成越來越大的衝擊。人們同時擔心這種局面恐怕會持久下去。

土耳其人習慣了處變不驚,總是很快適應變化。戲劇性的改變很快就成為新常態,生活依然繼續。我在伊斯坦布爾生活了幾十年,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對20歲以上到65歲以下的人沒有強制性的禁足令。然而,除了已經成為美差的出門購物以及短暫的散步之外,戶外生活基本上已經終結了。

走在曾經是熙熙攘攘的街頭和生意興隆的餐館周圍,我不時要提醒自己,就在不久前,這些地方是多麼的繁華。往日的時光好像已經被人遺忘了。冷清變成了新的現實。

土耳其的食品提供商精通網路,這為他們轉向新的現實提供了便利。不管是超市,還是邊遠的有機農場業主,把人們在網上訂購的食物打包,通過土耳其無所不在的快送服務,迅速送達。

網購物品幾天內可以送到,最遲一個星期。這與我在歐洲各地朋友們的經歷形成鮮明對照。他們說,他們在網上訂購的任何物品,如果兩星期能送到,那算是「好的」。

在土耳其,通過快遞送吃的並不是新生事物。我土耳其妻子的父母跟很多人一樣,經常從他們在黑海之濱的家中送來當地特產。

我12歲的兒子米爾是我們中間最快適應宅家生活的。網上授課上午10點開始,下午4點結束。對他來說,在家上課意味著不用黎明即起趕校車了。他可以更從容地在9點鐘起床。這成了新常態。我必須承認,這對全家人來說,都是值得歡迎的好事。

米爾還說,穿睡衣上課更開心。不過學校如今要求所有學生至少每星期穿一次校服。「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米爾質問說。我所能回答的只是:「規定就是規定。」

米爾跟朋友們在網上玩《堡壘之夜》(Fortnite)射擊大戰遊戲。我如今已經習慣了聽到他衝著朋友們尖聲喊叫,既有斥責,也有祝賀。

即使是他的擊劍課也沒有間斷。米爾按照網上指點,揮舞著木劍,不知疲倦地練習各種招式。這又是一個宅家新常態。

土耳其互聯網發達,價格相對便宜,智能手機使用普遍。這毫無疑問幫助國民度過大流行病下的特殊時期。

然而,向社交隔離的平穩過渡本月早些時候碰了一次壁。當時,土耳其所有主要城市匆忙宣布實施周末禁足。

禁足令在午夜生效,但是當局在兩個小時前才宣布,這造成了混亂。對我們來說,發現家裡沒有牛奶或鹽的時候,已經為時太晚了。當地的關門了。

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圖像顯示,在伊斯坦布爾各地,人們為了搶在午夜最後期限之前購買食品而大排長龍。這樣的經歷似乎在土耳其滋長了深深的不安情緒。

在那個混亂的周末之後,伊斯坦布爾民眾有了更加不祥的預感。超市的網上送貨似乎不靈了。每次試圖網購,得到的訊息都是「沒有送貨時段」。人們似乎在為更加漫長的禁足令而囤積貨物,大量的需求讓網上服務不堪重負。

我最近採訪的一位男士惱火地對我說,他本來想很快去超市買一點東西,結果用了三個小時。他說:「我很早就去了,心想商店一定會空蕩蕩的,可是人已經滿了。我從來沒見過這種情形。」

齋月將在本月晚些時候開始,有小道消息說,在四周禁食期間,土耳其可能會在主要城市全面實行封城。

衛生部的每日記者會信心爆滿地告訴人們,一切都在控制之下。而同時,土耳其感染人數的世界排名卻在迅速上升。

政府聲稱,幾個星期內,病毒就將被制服,國家將開始恢復正常。而與此同時,土耳其各正在修建緊急醫院。

往日,伊斯坦布爾的街頭人潮滾滾,生機勃勃,各種噪音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從目前來看,要想恢復到這樣的正常,似乎還遙遙無期。

如今,周圍一片寂靜。我看著自家的小露台,問著自己:我是不是要把我種的一些花草挖出來,開始改種土豆和其它

不過,首先必須要做的是,在另一個周末禁足令開始之前,我要趕緊去商店。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林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