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評論、關注點贊

  • Facebook Icon臉書專頁
  • telegram Icon翻牆交流電報群
  • telegram Icon電報頻道
  • RSS訂閱禁聞RSS/FEED訂閱

大陸一個億節目明星得七八成 收入夠豐滿 票房很"骨感"

2017年09月19日 10:27 PDF版 分享轉發

在去年炒的沸沸熱熱的馬蓉離婚事件以來,最近又傳來王寶強經紀人宋喆涉嫌轉移王寶強財產被逮捕的消息,我們可以瞥見近年來一些大陸演員身價之高,他們那麼出名,談到他們的作品,卻似乎印象還不如香港五六十年代的即使是粵劇電影的一些經典令人更有印象,只知道這些演員很出名,名聲很大,片酬很高。而大陸吳京導演並主演的電影《戰狼2》的票房總結也未獲得歐美社會認可,在美國票房慘淡。

九月十八日,有官方背景的微信公號“俠客島”發表的文章中說,這些年來,大陸每年拍而不播的比播出的電視劇多多了,但電視劇的實際收視率,卻比公布的收視率低多了。

時事評論員林子旭說,中共奪權以來一直連續不斷的對中國傳統文化【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正統信仰進行打擊,尤其是在毛澤東時代,所有的優秀文化幾乎被摧毀殆盡了,這樣人們的思想信仰領域就出現了真空。鄧小平當政后說了一句話‘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話說白了就是一切向錢看,在沒有任何道德以及信仰約束的情況下直接把目光投向金錢后,那個後果是非常可怕的。鄧小平又說‘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耗子就是好貓’。這話說白了不就是不管黑道白道,只要能賺到錢就是大爺。到了江澤民時代那就是更加登峰造極的敗壞人的道德,這個時候很多中國人已經完全喪失了對於上蒼、對於因果報應的恐懼,這樣的人為了錢是什麼事情都能幹的出來了。

中國人由此走向了以大幫哄人人向錢追逐的華夏民族大怪圈。

今年三月,新華網報導稱,有編輯炮轟在一部戲里片酬能拿到總投資的80%,在唯小鮮肉是瞻的情況下,後期製作非常困難。報導說,明星的綜藝片酬沒有明確標準,不過報價看平台。某網站宣傳小G爆料,一般來說,明星對網綜的報價比電視綜藝更高。資深統籌C先生說,市場對於明星綜藝片酬都有預估價。“這也看節目,名氣大的綜藝很多人搶著上。一線藝人的價格比較固定,超一線每期過百萬,可來可不來,小節目根本不考慮。二線藝人想上,要麼夠漂亮,要麼有綜藝感。但他們的報價比較亂,有時候報50萬、60萬,但最後一般請來給10萬到20萬。很小的明星隨你報,幾萬就可以。”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據公開數據顯示,去年綜藝節目數量相較2015年翻了一倍,然而,面對近400檔的綜藝總數,觀眾表現出的卻是審美疲勞與心理麻木,綜藝市場同質化現象嚴重。有限明星資源的爭搶,導致明星片酬暴增。

製作費用下降,質量難得保證。觀眾對節目本身興趣寥寥,只為追逐大牌明星。資本哄抬明星片酬,由此進入惡性循環。

據陸媒稱,今年初,橫店影視城影視器具製作租賃有限公司負責人栗曉東表示,有一些電視劇的明星,一個片酬都有一個億左右。深圳紅河影業導演羅英傑則說,他們主演片酬佔了百分之七八十可能會大,演員費用漲的太高。

對於今年增速放緩,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公開表示:“市場看似下滑很大,其實今年才是真實的中國電影市場。前幾年是假象,只要把票房造假去掉,泡沫就戳穿了。”

今年初,有業內人士公開表示,“2016年,一二線演員的片酬增長了近250%,一部成本3億元的電視劇,明星拿走2億元片酬。”相關數據顯示,部分國內演員的片酬甚至已達到影視劇全部成本的50%到80%。

去年,有大陸導演表示,明星片酬常常超過投拍成本的一半以上,嚴重影響了影視製作質量。還有評論文章指,購劇方不在意演員與作品是否匹配,仍然點名只要某某明星參演……正是投資方和購片方盲目依賴明星個人光環,助長了明星片酬推向新高等。

收視率可直接影響電視劇的身價和排期、電視台的收益、廣告商的利潤,重要性非同小可。收視率造假就應運而生了。有業內人士披露,電視劇網路點擊量九成涉嫌造假。

去年七月,一名為“兔哥”的大陸微信公眾號公布了一組數字,姑且看一看:

2013-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開始奇迹般的崛起,平均增速為37.45%。

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元,同比增長48.7%。

2016年1-2月,中國電影票房兩個月就突破112億元,其中2月份票房近69億元,首次超過北美市場成為全球第一。

“兔哥”稱,大陸影視行業火爆,從正宗娛樂產業來看,這兩年最火爆的影視節目,比如《盜墓筆記》、《極限挑戰》、《奇葩說》、《火星情報局》……這些純娛樂屬性的節目,在網上的觀看量都輕鬆超過一億次。以往那些藝術性為主,娛樂性為輔的影視節目,尤其是類似《走向共和》、《康熙王朝》這類歷史正劇,幾乎已經在中國螢幕絕跡了。

“兔哥”認為,一些踩線的作品可能隨時會被斃掉,這樣投資人的錢就打了水漂。而且這個審查標準是由人來主觀掌握的,浮動空間比較大,不好估量,所以為了確保投資安全,資本就更喜歡支持偶像劇、搞笑劇、綜藝節目這種離藝術形態越遠越好的作品。比如《盜墓筆記》、《奔跑吧兄弟》、《太子妃升職記》(即使太子妃這種純娛樂類節目有時都會遇到廣電的封殺,由此可見文化產業面對的意識形態壓力)。

這裏還有一個迎合的例子,《戰狼2》在德國首映,一位叫Arthur Awanesjan的三十一歲的影評人說:可以說,這個電影在技術上已經達到了好萊塢的水平,但從內容上來說,我覺的這是一部十足的政治宣傳片。

來源:阿波羅網洪祥城綜合報道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Follow Us 責任編輯:石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