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记》

政治禁书版提供中国大陆政治禁书下载阅读分享,所有跟中国政治、经济、人权、民主自由、文革六四等相关的所有政治禁书下载阅读和分享。
  • Advertisement
本贴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发现其它问题,请点帖子右上角的倒三角图标举报该帖。

《延安日记》

帖子admin » 2011年7月11日

延安日记

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 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分,在延安工作。 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延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 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中共摧残人性的整风运动、大量种植鸦片、消极抗日、如何背板共产国际等。 

作者小传
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生于1905年。最早曾在沃龙涅什农具厂当装配学徒工,后来在齐霍列茨克火车头修理厂当装配工。1927年加入联共(布)。1931年应征入伍。复员后进入莫斯科纳列曼诺夫东方研究院学习,毕业成绩优异。
1938年5月至1940年中,彼.巴.弗拉基米洛夫是塔斯社驻华记者。1941年4月-8月再度被塔斯社派往中国。
1942年5月他被派往延安特区,任共产国际驻中共区的联络员兼塔斯社随军记者。到1945年11月为止,他一直在延安。1946年他在苏联外交部任职。1948年至1951年任苏联驻上海总领事。
1952年被任命为苏联驻缅甸大使。1958年9月10日,因病在莫斯科去世。
弗拉基米洛夫在日记中既记录了他个人的观感,也摘记了正式通讯的材料。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受到特区惩治机构头子康生的严密监视,而笔记和日记是便于保存翻译材料、共产国际执委会文件、文章、报告与来往电文等材料的唯一安全的地方。

1942年5月10日
我们到了兰州,这是我们乘苏联TB-3飞机从阿拉木图起飞后,在中国机场停留的第四个晚上。我们在伊宁过了一夜,以后两夜是在乌鲁木齐和哈密过的。目的地是延安。我将代表共产国际并作为塔斯社的随军记者,在延安工作。从1941年7月以来,我就是个军人。
1942年5月11日
飞机由于负载过重,在哈密起飞时很费劲,后面扬起了厚厚一层尘土。
起先,我们周围是一片澄澈的蓝天,后来飞进了浓厚的雾层。往后,飞机飞了出来,在晴空按航道飞行。可是半小时后,飞进了一大片云层!飞机尽可能爬升,但无法钻出云层进入晴空。再降低一些高度试了试,还是没用。我们偶尔也飞过小块晴空,得以瞥见山峰、深谷和悬崖峭壁。有时,飞机贴近山岭飞—只隔了50至100米的距离。
机长嘟囔说:”今年到这时候了,怎么还有雾?这气候真怪!”半小时后,他使飞机来了个180度的转弯,但还是在盲目飞行。每隔两三分钟,机长就说:”驾驶员,注意方向!”
我们终于摆脱了困境。
幸亏机长和驾驶员都是有经验的,要不我就不可能坐在这里写日记了。
我为玛丽亚安排好,让她到了阿拉木图(玛丽亚是彼得.弗拉基米洛夫的妻子---编者)。1941年7月以后,我一直没见过她。我们在阿拉木图机场见了面,又分了手。她现在想必已经回到列宁斯克—库兹涅莰基,回到我们儿子身边了吧!
没想到尼古拉牺牲了(彼得.弗拉基米洛夫的朋友---编者)。确实没想到!这消息对我犹如晴天霹雳。只有一点是可以安慰的,那就是他死得很快。尼古拉的装甲车被炮弹击中着了火,可他还在向敌人射击。一个气浪把他甩到公路上,德国人当场把他击毙了。
现在,所有这些,就像其他许多事情一样,都已成过去,但这个过去是多么悲惨和痛苦哇!它不会消失,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
飞行进入第二个小时。能见度很低,我们尽可能以最慢的速度飞行。炸弹架上堆满了货物。客舱里也乱七八糟地塞满了箱子、盒子和汽油桶。箱子和盒子里装的是,给中国人在延安的医院运去的医疗用品、电台零件和一架新发电机。延安的电台设备陈旧不堪,随时都可能失灵。汽油是供电台的汽油机用的。它每年耗油两桶!按这样的消耗量,我们供应的汽油足以维持好几年。不知什么时候另有飞机来。要是日本进攻苏联,我们就会被封锁在陕西的丛山之中了。
我说的”我们”,是指奥尔洛夫、里马尔和我们在延安的朋友。
安德烈.雅科夫列维奇.奥尔洛夫被派到延安的医院去做外科医生。他身材瘦小。去延安前,他在基洛夫军医学院任教。我们还不太熟。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里马尔,是无线电报务员,我们管他叫科利亚,他是去协助我们在延安工作的报务员多尔马托夫的。
我们都穿了皮大衣,还冻得牙齿直打战。我们从机窗口往外看,暗地担心有可能碰上日本战斗机?我们毕竟是完全处于它们的活动范围之内。这架几经修理的TB-3飞机远非强大的新式日本战斗机的对手。机枪手不时警惕地看看SHKAS(一种在机上用的1.62毫米口径机枪),其实,万一日本人袭击,我们是毫无防御的,很容易被击落。我们不是在飞行,而是在偷偷潜入延安,飞机简直都要贴近地面了。
下面,山连着山,到处都是山。
黎明时候,天空蔚蓝而明朗。
我心中在反覆考虑着同朱德、康生和彭德怀的会见。
驾驶员在忙着看地图。
------------
这是在我们到达延安的当天晚上写下的记录。
TB-3飞机在两面都是山坡的山沟里降落。多尔马托夫,阿列耶夫和几位中国同志在那里迎接我们。
毛泽东握着我的手说:”我很高兴来迎接亲爱的苏联朋友。”他问我身体怎么样,并向我的同事和全体机组人员打招呼。然后他说:”我很快就能会见你,也许明天。”
他态度自然,慢慢地发问,笑时面带倦容,留神听我们每个人说话。他穿着棉布上衣,棉布裤子,同所有其他中国同志穿的服装一样,还穿着一双粗布鞋。
我以前到兰州和西安时,认识了几位中国同志。他们大都是经历了严酷的内战考验的老一辈党员,几乎都在战争中负过伤,并有亲人牺牲了。
康生拥抱我,还吻了我,其他的人在一旁看着。这种举动并不使我感到高兴。因为我在兰州时,见到他对苏联人十分无礼。我们的青年在中国上空作战,遭受了重大牺牲,当然,日本损失的人员和飞机为我们的两倍乃至三倍。哪里出现苏联战斗机,日本轰炸机就无法命中目标。可是在地面上,康生的特务却暗中监视着每一个苏联公民。我不可能消除对此人的印象,他装得像个要人,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敌人。康生虽说很谨慎,但他做的比他嘴上说的,更能说明问题。我相信,中国同志早晚会看透他。
康生的吻是犹大的吻。但我是客人,不能露出我的感情来。毛泽东点燃了一支烟,同机组人员交谈,而康生则嘴上露出一丝冷笑,拉长了声调在我耳边说:”我们是真正的兄弟。”
毛泽东说了声再见,就向他的汽车走去,后面跟着手持毛瑟枪的年轻警卫。司机开动车子,车子一溜烟走了。那是辆英国或美国造的老式救护车。警卫员们的宽大背影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毛就看不见了。
我被介绍给塔斯社小组。鲍里斯.华西里耶维奇.阿列耶夫是正式译员。列昂尼德.华西里耶维奇.多尔马托夫(也叫李文),是报务员,他也穿了同样的一身衣服和一双粗布鞋。欢迎者中间少了伊戈尔.华西里耶维奇.尤任,他在电台值班。
天气晴朗,阳光闪耀。TB-3在卸货后立即飞离延安。
我现在跟多尔马托夫一道,坐在一间装设电台的房间里,在记下这一切。多尔马托夫在向莫斯科发报,报告我们的顺利到达。汽油机在外面突突作响。里马尔在端详那套无线电设备。尤任和奥尔洛夫在隔壁房间里安排餐桌。屋内点着蜡烛,气氛显得很舒适。
除了奥尔洛夫要搬到医院附近的地方去住以外,我们全都将在这个小屋里住下来。多尔马托夫对我说,医院就设在山腰上的几个窑洞里。
每个人都很兴奋,我们是因为到了延安;尤任、多尔马托夫和阿列耶夫则是由于听到了苏联最近的消息,收到了亲友的来信。
这几位老资格的延安人对世界局势的了解,要比我们多得多。多尔马托夫搞的电台,实际上昼夜都能收听到新闻。
...... ......

相关禁书:
中国社会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txt 视频
马克思的成魔之路
没有共产党天下就会大乱吗?
九评共产党
漫谈党文化
解体党文化
《犬儒病》 胡平 著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下载
毛泽东荒淫无道的糜烂生活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在线阅读
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
晚年周恩来 高文谦著/明镜出版社
道貌岸然的周恩来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江泽民其人
起诉江泽民
admin
网站管理员
网站管理员
帖子: 2631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11,148.58
附件下载( ATTACHMENTS DOWNLOAD )
延安日记.pdf.rar
(1.59 MiB) 被下载 17354 次
延安日记.txt.rar
(253.05 KiB) 被下载 5606 次
毛泽东在延安.rar
(319.8 KiB) 被下载 2577 次
延安日记.doc
《延安日记》 doc 下载
(1.04 MiB) 被下载 14508 次
附件下载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延安日记 chm电子书

帖子admin » 2011年7月18日

译者说明
延安日记》原名《弗拉基米洛夫日记》,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5月至1945年11月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

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我解放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同联共(布)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我党的整风运动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党同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的接触以及我党和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也均有评述。

作者的立场是大国沙文主义的,他攻击毛泽东思想,否定我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历史作用,攻击延安整风运动,为王明机会主义路线辩护,对我党在抗日时期的对苏政策以及我党同美国军事观察组的关系也进行了攻击和歪曲。

苏联领导集团出于反华需要,将日记原稿加以“编纂”和“删节”之后,于1973年以《中国特区:1942--1945》的书名公开出版。这个译本根据1975年美国纽约德布尔戴公司出版的英译本《弗拉基米洛夫日记》译出,编排按英译本原书格式。作者在人名、地名、年代、部队番号和一些史实方面有错误之处,均按原文照译。译者酌加说明之处,均标明为“译注”。

作者小传

(原书所附)

 

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生于1905年,最早曾在沃龙涅什农具厂当装配学徒工,后来在齐霍列茨克火车头修理厂当装配工,1927年加入联共(布),1931年应征入伍,复员后进入莫斯科纳列曼诺夫东方研究院学习,毕业成绩优异。

1938年5月至1940年中,彼·巴·弗拉基米洛夫是塔斯社驻华记者,1941年4月至8月再度被塔斯社派往中国。

1942年5月他被派往延安特区,任共产国际驻中共区的联络员兼塔斯社随军记者。到1945年11月为止他一直在延安。

1946年他在苏联外交部任职。1948年至1951年任苏联驻上海总领事。1952年被任命为苏联驻缅甸大使。

1958年9月10日因病在莫斯科去世。

弗拉基米洛夫在日记中既记录了他个人的观感,也摘记了正式通讯的材料。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受到特区惩治机构头子康生的严密监视,而笔记和日记是便于保存翻译材料、共产国际执委会文件、文章、报告与来往电文等材料的惟一安全的地方。

弗拉基米洛夫的延安日记是由弗拉索夫作了删节后出版的。

照片大部为弗拉基米洛夫本人所摄。
admin
网站管理员
网站管理员
帖子: 2631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11,148.58
附件下载( ATTACHMENTS DOWNLOAD )
延安日记.CHM.zip
延安日记 chm电子书
(780.34 KiB) 被下载 4261 次
附件下载由热心网友分享,或收集于网络,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Re: 延安日记

帖子大陆一号 » 2011年12月5日

风高放火会尽快健健康康喝喝酒
大陆一号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11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延安日记

帖子中国东北 » 2011年12月9日

感谢提供很好的延安日记
中国东北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6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延安日记

帖子中国东北 » 2011年12月9日

笑呵呵好得很农村村民建房经费
中国东北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6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延安日记

帖子黔驴 » 2012年2月26日

有趣有趣有趣有趣有趣有趣
黔驴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10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延安日记

帖子小飞侠 » 2012年3月30日

有时间一定要好好看看~~
小飞侠
见习禁友
见习禁友
帖子: 8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0.00

Re: 延安日记

帖子锻炼身体学翻墙 » 2012年11月9日

原来就是种鸦片烟,毒害国人壮大匪帮,无言以对!
锻炼身体学翻墙
三级禁友
三级禁友
帖子: 313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124.00

Re: 《延安日记》

帖子大话西游 » 2013年8月9日

《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弗拉基米洛夫(Peter Vladimirov),苏联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中国战局有重大关系。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解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同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中共的整风运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同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的接触以及中共党和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伏拉底米洛夫的中文名字叫孙平,也有人叫他宋平。他1905年出生。1929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31年进入苏联红军。不久被派到莫斯科著名的纳里曼诺伏东方研究所学习中国事务,毕业后于1938年5月来到中国。公开身份是塔斯杜记者,但真实身份是苏联内政部秘密警察,也就是克格勃前身的海外情报官,活跃于中国的新疆和兰州等地。1940年,孙平回国述职,一年后又以塔斯社记者的身份回到中国,继续从事军政情报活动。但他这一次在中国一呆就是五年,并于1942年五月被斯大林派到延安,担任在延安的苏联情报组组长。一直到日本投降后才于1945年11月向毛泽东告别飞回莫斯科。

孙平在延安有多重身份,权重一时,他不仅是塔斯社记者,共产国际驻中共特别联络员,还是苏联军事情报部驻中国特派员。但是,孙平没有料到,抗战期间的延安是一个中共内部派系斗争的大酱缸,各派势力施展各种拳脚,打得乌烟瘴气。先是张国焘被内斗打出组织,然后又是走火入魔的整党整风,等等,等等。孙平一到延安,就被立即卷入这些令他眼花缭乱的争斗,各派势力竭力巴结讨好,向他反映情况,使他在延安的地位十分重要。

孙平在延安走红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有一台当时在中国唯一可以向斯大林直接通报中共情报的大功率密码电台,是派系斗争中向莫斯科告状和申述的最重要渠道。毛泽东的死对头王明和秦邦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和孙平交往很深,给他讲了许多中共党内派系斗争的来龙去脉,使孙平对毛泽东和康生的残酷斗争的方式略有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极力讨好孙平,对他的所有要求都给予满足。首先,毛泽东下令在戒备森严的枣园给孙平为首的苏联情报组盖了当时在延安独一无二的小洋房。同时又让孙平有权使用康平搞来的所有对国民党和日本人的情报。据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师哲先生的回忆录透露,孙平是当时在延安唯一可以随时到毛泽东驻地去敲门的人。从1944年初夏开始,直到毛泽东在1945年4月的中共七大上最后巩固其一个领袖,一个思想的独裁地位为止,毛泽东每隔一周左右同孙平侃谈,反映中共党内斗争情报,每次侃谈长达三、四个小时。中共七大召开时,毛泽东特别关照让孙平参加大会,以便向斯大林反映实况。据师哲的回忆录透露,当驻华美军希图在华北建立情报站和军事基地并向延安靠拢时,毛泽东把每次同美国人的谈判过程和内容,包括和美国特使赫尔利的会谈,全盘给孙平汇报,孙平当然马上上报莫斯科。这样下来,毛泽东的许多观点和信件都通过孙平直接送到斯大林手里。斯大林也经常通过孙平的电台用化名菲力波夫和亚力山大洛夫直接给毛泽东回电。这个直通斯大林的电台在孙平走后由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兼社会部情报室主任师哲管过一阵。不久又由斯大林派来中国专门照料毛泽东身体的苏军将级军医阿洛夫管理,并由阿洛夫伴随中共中央总部一直延续到1949年中共建国前夕。

1945年11月,孙平奉调回到莫斯科。那时,斯大林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1946年,孙平调进苏联外交部。1948年又来到中国做上海总领事,直到1951年才回国。一年后他升任苏联驻缅甸大使。1953年9月10日,孙平在莫斯科突然死去。

孙平死后,这段历史并没有完结。1968年,在中苏分裂后的大吵大闹中,孙平的儿子开始整理孙平在延安时期写下的大量零散日记,1973年出版成书,叫做《中国特区》,两年后英文版问世,轰动全世界。该书以非常生动,详细的笔调,展示了当时延安中共内部残酷无情的派系斗争。

时过境迁,回首往事,昨天发生的事情,在今天看来,依然迷迷茫茫,妙趣横生。
大话西游
禁书达人
禁书达人
帖子: 1461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4,728.00

Re: 《延安日记》

帖子大话西游 » 2015年4月20日

时过境迁,回首往事,昨天发生的事情,在今天看来,依然迷迷茫茫,妙趣横生。
大话西游
禁书达人
禁书达人
帖子: 1461
用户主题集
用户的贴子
手头现金: 4,728.00

下一页

回到 政治禁书

  • 火爆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