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一剑飘尘:哈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附纽约时报: 亚裔美国人对阵哈佛案情全解读)

2018年10月21日 12:54 PDF版 分享转发

转自:新世纪,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周日,”大学生公平录取”(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组织诉哈佛一案的支持者在波士顿科普利广场举行集会。 KAYANA SZYMCZA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官媒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网络上,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笑话。但是我现在要说,这句话还真有它的道理。官媒的错误就在于,把这句话用得太小,太具体了。让人觉得比川普总统发推特还遭人讨厌。

 

如果从大的方面看,西方文明确确实实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用西方文明的那套多元化、爱的文化,对待荒蛮的人群,可不是自讨苦吃?今天世界之乱象,就是西方石头砸了自己脚的结果。

 

最近看到一篇公众号,提及状告哈佛的理由。我觉得里面最野蛮的一句话就是:我也赞成校园里要多元化,但是多元化比例是多少?

 

按照这个狗屁作者的意见,即使哈佛从目前的20%上升到40%,也不会影响多元化的。嗯,估计他的多元化,就和我们洛杉矶是一个动物多元化城市一样。可不,我们也有狮子,也有大象,动物园里照顾得好好滴呢。在这种野蛮人看来,哈佛最好99%亚裔,然后留两个白人、一个黑人、一个印第安人做标本!一点也不耽误多元化进程。

 

多元化的根本就是尊重!如果一定要讨论比例,那么非常明确:就是按照社会人口比例!不仅如此,在多元化社会,优势族群反而要吃亏一点!因为多元化本质就是要让各色人等都混得下去。如果在紧俏商品分配上,不遵循人口比例原则,优势群体很容易就歼灭逆势群体,还多元个芝麻啊?

 

所以我们看到,信奉多元文化的西方社会,猖獗。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左派自我牺牲的奉献理念,就不可能有多元化的存在。在这样的社会,主流人群必须信奉”顺退逆进”的原则:顺境的优势群体,要知道退让!逆境的弱势群体要勇于抗争。美国内政的历史,从内战以来,不都是这样的结果?以黑人为主体的逆势群体不断抗争,配合主导地位的白人优势族群不断退让,演化出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形态。如果不按照这种文化发展,如何能够多元化?按照那些控告哈佛的人的逻辑,优胜劣汰,两百多年来,不要说少数族群在美国取得和白人同等地位了,不全被白人歼灭,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控告哈佛是你的权利,但是千万别自欺欺人,还说什么赞成校园多元化。说你是故意的这样说,都是高估了你的智商。你不过是被美国文化染了点善良的色彩,顺溜地赞成一下多元文化。骨子里,还是咱老祖宗的文化:大一统,赢家通吃!

 

状告哈佛的根本原因,就是咱们华裔不相信什么狗屁多元文化!这个世界上比咱们更极端的,是伊斯兰教。不过人家是明白地反对多元文化的,教义如此。两个最不相信多元文化的族群,对西方世界两头夹击,我看这多元文化基本是走到头了。所以我说,状告哈佛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作为多元文化最重要的学术堡垒,哈佛的左倾在西方世界是出了名的。如果没有这类左倾的思想,华裔也不可能在美国获得什么平等的身份地位。穆斯林也不可能全世界移民。从这点上说,哈佛可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果哈佛之类的左派,还不改弦更张,最终的结果就是被物理消灭!状告哈佛,和穆斯林在欧洲利用人口优势占领社区,都是利用了西方文明提供给每个人的平等的权利。比哈佛歧视更厉害的清华北大,哪个华人敢去控告?让穆斯林去伊朗游行要求人权看看?专制制度是制造贱人的机器,而贱人却是民主制度的病毒。一个不对人和贱人做区分的民主制度,最终必然会被专制制度吞噬!而西方左派所做的,就是把贱人也当人看待。

 

状告哈佛,可以算得上华人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恐怖袭击。

 

不过,我必须说:我赞成状告哈佛。

 

因为我觉得这可能是打开的突破口。一旦这个突破口打开,美国社会必将突破目前这种左派多元文化造成的困境。社会矛盾会更加突出,但是优势力量会迅速崛起,有利于增强国力。当然,也会随之而兴。这显然对华裔并非有利因素。这恰恰是目前左派们最担心的:打开了潘朵拉的盒子。唉,这些可爱又可恨的左派!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多元文化属于善良的文化,但是既对付不了财狼,也应付不了贱人。抛弃之,似乎可惜。但是多元文化毕竟只是西方文明一个部分。如果没有外敌,社会内部一片和谐,多元文化当然很好。但目前和未来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因为信奉多元文化而让西方变得软弱,最终甚至让整个西方文明沦落,得不偿失。只有抛弃多元化,才可能让西方文明恢复100年前的雄风:佛挡杀佛,见到安拉就轮奸!现在是突破多元文化桎梏的时候了!从民权的角度,这当然是倒退,而不是一些狗屁公知呼吁的什么进步!但如果温水煮青蛙,坐等到世界范围内红绿壮大,那也就是西方文明覆灭之时。那才是人类历史的悲剧!

 

如果我们更深地挖掘一下,就可以看到这次华裔组织状告哈佛,获得了一些白人特定组织的支持。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哈佛歧视的不仅仅是华裔,白人被歧视的更厉害!为什么这次根本不提及哈佛对白人的歧视呢?我不喜欢阴谋论,但这并不是说,人就没有私心。

 

一方面,目前的情况下,说哈佛歧视白人,根本就获得不了同情和支持。这当然不对!歧视就是歧视,即使是对白人的歧视,也是歧视。作者。我们不一定改变得了这种状况,但不应该成为不可言说的状况。

 

另一方面,就如同一些华裔说的:我们状告哈佛也没有提及黑人老墨。这看起来是政治正确社会下的一个技巧。其实谁都明白!你不傻,不代表别人就傻!相反,隐藏在这些诡异的技巧下的暗流,才是恐怖的:毫无疑问,美国有一部分白人对于左派的这种变相歧视不满!作者一剑飘尘利用华裔状告哈佛对于某些极右翼来说只是一块敲门砖。一旦门被打碎,洪流就可以夺门而入。所以最终很可能就是,华人获得状告哈佛的胜利,却收获平权法案被推翻的恶果!甚至最终面对种族歧视的浪潮。

 

不过,我并不担心!

 

所谓物极必反!社会运动的洪流,总是有它自己的、不受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从二战后以来的左派,走到种族歧视的极右,既是因果也是社会自我纠正。对于以哈佛为代表的、极端追求社会公平的左派知识阶层来说,他们永远不能明白的就是: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最大的不公就是出生的不公!为什么出生在中国、越南就要给打工?即使都是所谓的无产阶级?你能因此抗议,基督徒抗议上帝,佛教徒抗议佛祖?

 

当然,我们也应该纠正一种观点,似乎右派就应该冷血如同蛇蝎。人非草木,叔叔能无情,友友(右右)不能无情!右派主张个人奋斗,但并非是要过丛林生活!能者多劳多得,弱者者少劳少得。天生无能的,不是不得,而是要给予照顾!否则,人类社会就真成动物世界了!

 

对于社会弱势的照顾,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这种照顾并非简单的是滥用了纳税人的钱!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积累!一千年前,人类社会有什么能力去帮助弱势?社会生产力太低。活在今天的每个人,都在享受着人类过去几千年来、特别是最近一百多年来科技进步的福利。纳税再牛逼的、一天可以写两万代码的,没有百多年前发明的电能,都不如一个农民。

 

右派们反对的,是浪费社会资源,养懒人,养那些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却不工作的人。这与帮助弱势、残疾人并不矛盾!走到赢者通吃的境地,就根本不是左派右派的区别,而是人与非人的区别!华裔们对于那样的社会并不陌生。清华北大录取也对不同人群有照顾,但是恰恰是照顾”赢家”:北京子弟优先、海外华侨优先!作者一剑飘尘。谁敢起诉他们吗?

 

如果哈佛录取制度阻碍了社会发展,真正有天赋的人无法入读,我赞成改革!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社会从来不阻碍天才的成功。哈佛的所谓照顾,不过是剥夺了一部分华人二流人才入读的资格,去帮助了其他族裔最优秀的人才而已。华人中真正一流人才,会被哈佛的录取拒之门外吗?不会!所以有什么抱怨的呢?强迫自己二三流的孩子头悬梁锥刺股,还一定要逼着哈佛录取!最可笑的是,哈佛还不敢公开说:我作为第一流学府,就是应该录取不同种族的第一流人才!想想看,在美国这样一个种族问题很严重的社会,培养一个二流华裔当医生,会比培养一个一流黑人当总统更牛逼吗?

 

但是,哈佛不敢这样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整个美国社会都不敢承认:不同种族智商水平并不相同!哈佛明明是为了帮助低智商的特定族群,却也不敢堂而皇之宣之于口,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造成这种困境的,恰恰哈佛这类左派努力建立并维护的政治正确文化!这已经对社会形成巨大的伤害:言论不再自由。

 

所以,起诉哈佛吧!让它搬起石头砸扁自己的脚。

 

20181019于西贡

——无限主义

wxzy_9999


附:时报

亚裔美国人对阵哈佛案情全解读

ANEMONA HARTOCOLLIS

2018年10月17日

波士顿——录取新生的做法正受到波士顿联邦地方法院的审理,这起诉讼可能会对大学挑选入学新生的方式产生广泛影响。

审理于周一开始,原告和被告的律师分别做了开庭陈述,原告指控哈佛事实上对其录取的亚裔美国学生数量设定了限制性配额,而大学则否认其招生做法有歧视性。在开庭审理的前夕,双方的支持者在波士顿、以及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哈佛的校园里举行了针锋相对的集会。

此案背离了过去挑战有意识地考虑种族的录取政策的做法,因为原告认为,为了录取更多的白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一个少数族裔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亚裔美国人在这个案件上产生了分裂,有些人称,在废除平权法案的努力中,他们被不公平地用做挑起事端者。

法院可能会做出广泛的裁决、并在这个问题上制定新法律,也可能做出只影响哈佛的小范围裁决。法律专家说,至少此案将把世界上最严格挑选学生的机构之一的有时神秘的录取方法显露于世。预计哈佛大学长期负责招生的院长威廉·菲茨西蒙斯(William Fitzsimmons)将作为第一批证人出庭作证。

在周一的开庭陈述中,原告律师亚当·莫塔拉(Adam Mortara)声称,本次诉讼不是反对校园的多元化。

“大学招生中的平权法案的未来不是受审的对象,”莫塔拉说。”这次审理是关于哈佛对亚裔美国申请人已经做过的和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哈佛在招生过程中使用种族的热情是否过分的问题。”

哈佛大学的律师比尔·李(Bill Lee)以一段个人经历结束了他的开庭陈述。他回忆起40多年前他首次在一个联邦法庭上出庭的情景。他说,房间里的每个人都是男性,而且除了他都是白人,他是亚裔美国人。”现在,无论何时,都不是倒退的时候,”李说。

下面是本案的基本事实,以及所涉及的利害关系。

这个案子是关于什么的?

原告在诉讼中指控哈佛大学歧视亚裔美国申请人。

原告称,哈佛大学对亚裔美国人设定了高于其他族裔的录取标准,并诉诸于种族平衡的做法来构成其每届新生,违反了民权法。原告说,哈佛大学的做法是通过操纵其录取过程的某些方面,尤其是非学术的判断——包括”个性评分”这种难以量化的标准。

哈佛大学说,哈佛不歧视任何族裔的申请人。哈佛一直在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全面评估”招生政策,这种政策将族裔视为众多因素之一,并已经被最高法院视为一种典范。哈佛大学毫不掩饰其寻求每年录取多元化的学生,但否认使用种族配额来实现这一点。

但这个案子究竟是关于什么的?

这个案子被普遍视为是围绕平权法案的未来的一次斗争。有关种族在录取中的作用的辩论正在各个层次的教育机构中展开,从大学、到精英高中、到有天赋的小学项目,这些机构都将专注地观察等待一个广泛的裁决。

原告正在试图消除在录取过程中使用种族的做法,并指责哈佛在考虑使用无种族倾向性的替代政策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上没有做出真诚的努力。哈佛说已经做了真诚的努力,并表示,消除种族这个因素将导致不可接受的多元化降低,哈佛把多元化视为其教育使命的一部分。

这个案子非常适合上最高法院,如果真上了,它将改变录取的特征。

谁是主要的各方?

原告”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是一群被哈佛大学拒之门外的亚裔学生。他们由保守派活跃分子爱德华·布鲁姆(Edward Blum)领导,布鲁姆反对在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考虑种族因素。现年65岁的布鲁姆是以前两起上了最高法院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子的幕后推手:一起是关于德克萨斯大学录取学生中使用种族的,这起他输了;另一起对1965年的投票权法案的关键部分提出了异议,这起他赢了。

本案的法官是阿利森·D·伯勒斯(Allison D. Burroughs),她是在2014年由巴拉克·奥巴马总统提名为联邦法官的,并得到了确认。伯勒斯是延迟或阻止特朗普总统于2017年1月签署的第一个旅行禁令的几位联邦法官之一。

被告是哈佛大学,但其他精英大学,包括其余的常春藤盟校已经联合起来对哈佛大学表示支持,他们提交了一份联合辩护状,称对哈佛大学的不利裁决将损害整个学术界的多元化努力。

会提供什么证据?

原告已经举出的证据包括,哈佛自己对录取情况汇报的报告初稿,这份文件曾于2013年在校内流传过。报告由哈佛大学机构研究办公室撰写,报告发现,亚裔美国人的身份与被录取有负关联。哈佛说,这份报告并不完整。

原告在周一暗示,他们认为这份2013年的报告是他们掌握的是最强有力的证据之一。”早在’哈佛不公平'(Harvard Not Fair)网站出现之前,早在哈佛知道这个案子的任何事情之前,哈佛自己内部的研究人员就对哈佛、对菲茨西蒙斯院长说,有更高的个性评分对被录取来说是最重要的,”莫塔拉在开庭陈述中说。”研究人员还告诉他们,对非洲裔美国人有一个大的额外考虑。”莫塔拉说,他用了描述录取偏好或优势的一个常用术语。

李为哈佛进行辩护时说,原告误解了这份内部报告,报告的真正目的是评估低收入学生群体的录取情况。

双方都将依靠专家分析。原告的分析报告由彼得·阿西迪亚科诺博士(Dr. Peter Arcidiacono)撰写,报告发现,与其他因素相比,对亚裔美国申请人作出的”个性评分”往往会显着地拉低他们被录取的机会。

哈佛在周一暗示,它将做的辩护包括,原告把录取数据的某些方面塘塞过去的做法,削弱了他们的案子,比如一些数据显示,对某几类亚裔美国人不存在歧视。

哈佛的律师李说,包括申请人的意向专业以及父母的职业在内的其他因素,在决定学生是否被录取上,比种族因素起更重要的作用。一旦把这些因素考虑进来,对原告宣称的歧视的统计支持就会消失。

法庭的大部分辩论预期将集中在双方的专家如何做他们的分析,以及他们在分析中选择把什么包括进来、把什么略去。

亚裔美国人对这起案件怎么看?

调查显示,总体来说,亚裔美国人支持平权法案。有许多人在此案中极力为哈佛辩护,称原告在利用他们打击其他少数族裔。

但这个案子也给一些人带来了深深的痛苦,此案勾起了他们对被简化为粗略的刻板印象的长期担忧。在亚裔族群中,此案已经埋下了矛盾和分裂的种子。

越来越敢发声的华裔群体被这场基于种族的入学录取引发的斗争激励起来。几十个华裔美国人向司法部提交了他们自己受哈佛歧视的投诉。司法部已经就此对哈佛和耶鲁展开调查,并且在这起哈佛案中支持了原告。

此案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

虽然此诉讼案最初是在2014年提交到法院的,但已经酝酿了几十年。关于哈佛是否对亚裔美国人采取配额限制的争论可以至少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在1988年曾对此展开过调查,并证明了哈佛没有任何不当行为,李在其开庭陈述中强调了这一点。

2012年,一名保守派活动人士发表了一篇关于哈佛如何录取学生的长文,文章的题目是《美国英才领导体制的神话》(The Myth of American Meritocracy),文章引起主流媒体的报道后,这场辩论又重新活跃起来。李嘲笑该文是”煽动性的”,并说,哈佛对招生情况的内部反思是卡洛琳·霍克斯比(Caroline Hoxby)的研究引起的,霍克斯比是研究低收入学生群体与大学的经济学家。

这起诉讼的原告已试图将这次涉及的问题扯回到更久远的时代,哈佛曾有过限制犹太学生录取人数的历史,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

“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录取对我们有利的人数,”哈佛大学校长A·劳伦斯·洛厄尔(A. Lawrence Lowell)在1922年的一封信中提到犹太申请人时写道,”但是,如果我们录取更多人的话,我们将无法让他们受益,并且将毁掉这所大学。”

那时,哈佛的犹太学生人数一直在快速增长,根据法庭文件,到1925年时,犹太学生已占当届新生的27.1%,导致一些校友威胁要停止捐款。洛厄尔提出了15%的配额限制,但这个提案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后来,哈佛在1926年1月修改了自己的录取政策,据另一份解封的文件,这种修改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地强调了”性格和体质”,以及”种族特征”。

“种族是正式记录的一部分”,一份学生报纸《牛虻》(The Gadfly)援引当时的招生主管在修改政策几个月后说的话写道。”它绝不是全部的记录,没有人会因为种族而被拒之门外。”

伯勒斯已对哈佛歧视犹太学生的历史是否与本案有关表示怀疑,但她同意允许对这件事进行有限的举证。

翻译:Shuhua Tang、Chen Huayizi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发文者:NCN 发布时间:10/20/2018 09:35:00 下午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