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如何处理「偏安心理」考验北京

2018年12月05日 19:19 PDF版 分享转发

文章转自网络,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2020年总统大选、以及2021年大陆也会面临两个「百年纪念」的其中一项:中国成立100周年,目前看起来,「台湾总统大选」势必会确定民进党是否将面临下台的结果,而「成立100周年」则极有可能促使要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必须面临有明确方案的出现,进而,这两件重要大事就会大幅的影响到。会呈现什么样的变数,作者设法试以从台湾角度的观察,来分析如下:

重温荣景影响大选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1、2018年九合一选举的结果:当然国民党已赢得本次选举的多席县市长位置,但相对民进党仍然掌控中央职权,目前,已有不少的蓝营县市长当选人在试探两岸水温,酝酿举挂「九二共识」旗帜,到底届时能否改变中央政策,甚至于两岸之间的僵局?在短期之内是个未知的变数。

唯一可以确定的,国民党的胜利,是会让它的执政县市与进行更多农产品的销售、或增加大陆观光客入台,短期的效益,是可能将2008至2016两岸关系最密切的那8年光景,再让台湾人民重温,或许它也会形成2020年台湾大选的一个变数。

2、东奥正名台湾公投的结果:这项公投的投票结果,并没有通过。这固是让两岸之间暂时喘了一口气,但是这股风潮在公投没有通过,是否反而激发台湾内部一些比较倾向「本土」或「反中」的群体,更进一步进行「公开化」的台湾独立运动,包括将对台湾内部及国际社会诉求「反并吞」或「反统一」稍具软性的目标?

目前台湾民众不见得赞成台湾立即独立,但倾向于以后「独立」、或「维持现状再独立」、或实质上已倾向于独立的「维持现状」,人数上应接近台湾人口60%的比例。而且在政治立场上支持国民党、或反对民进党,并不代表这些民众一定正面看待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再说白一点,有些民众反,可能只是利害关系中的衡量:譬如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不见得是心理层面已存在有民族感,反过来会支持「统一」。这样的「偏安」心理,可能在台湾正名运动失败之后,一些本质上早对统一有排斥心理的民众,寻找到可以暂时满足自己的选择。

普遍存在偏安心理

北京将怎么来看这些主张「维持现状」或「台湾独立」的台湾民众?如果一杆子把他们全归类到「台独分子」,就会发现今后面对的抗争者将几乎是遍及全台湾的居民,等到那个时候,真的发现两岸关系全归于「零」,而且「寄希望于台湾民众」的方针,也没有了准头,这个变数的影响当然很大。但面对这些内心里有点分离意识形态的民众,不作些强力的「反导向措施」,恐怕在大陆内部也很难有所交待。进退之间,如何取舍,那真的是高度智慧的思考与运作。

3、其实民众普遍存在的「偏安心理」,在执政当局宣示上也表达了「现状等同台独的论调」。譬如说,赖清德的「台独论」与蔡英文的「现状论」,用词虽然不一样,但内涵却是十分接近。赖清德的「台独」论,其实就是借壳「中华民国」,不再追求法理独立,是把两岸都视作是互不隶属的两个国家。

但在北京看来,当台北拒绝接受两岸在「一个中国」框架下的事实,任何的言论就是「台独」。已卸任国台办副主任职务的孙亚夫,在今年4月8日接受香港大公网记者专访就指出:赖清德以行政院长身分,公然标榜自己所谓「台独工作者」的身分,「性质非常严重」。孙说,大陆有关方面采取点名批评的方式非常必要。

当然,针对「台独」走向,北京一定需要有些「动作」来反制,但是一旦启动,也会对两岸关系稳定发展,产生动荡的变数。

(作者为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

来源:旺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