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戴耀廷: 为何不登记做选民?为何不投票?

2018年12月24日 16:49 PDF版 分享转发

总人口大概有734万,但现在登记为的只有约381万。扣除了不常住的居民约21万,居港未够七年的新移民约25万,十八岁以下的约50万,及外籍家佣约36万,未登记为选民而又合乎资格的,估计仍有221万。即使是登记为选民的,以2016年那历史性最高的投票率(约58%)去看,当年也只是有约220万人投票,有约158万人没投票。

把合资格但未登记的人和登记了却没有投票的人加起来,那就大概有382万人,差不多是总人口超过一半。但为何他们不登记做选民?为何登记了的又不去投票呢?按我所知,香港并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若有的话,敬请指正)。美国的与香港相似,都要先登记做选民才可以投票。虽然两地政治文化很不同,但美国的一间研究机构(Pew)在2017年做了一个相关研究,或许仍可为香港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这研究的结果显示,人们选择不登记做选民的原因依次是:一、不想投票(44%);二、想登记但还未做(27%);三、未有候选人或议题促使他要登记(25%);四、私隐原因(11%);五、登记安排不方便(9%);六、不知怎去登记(6%);七、我有刑事记录(5%);八、登记安排不是用我懂的语言(1%)。若香港的情况是类似,虽最大群不登记做选民的人是因为他们不想投票,但若能改善登记的安排,应仍会有不少人会登记做选民的。

至於人们不投票的原因,未登记为选民的和登记了做选民的,主要原因虽有重叠但也有些不同。未登记为选民的,他们不投票的最主要五个原因依次是:一、讨厌政治;二、投票与现实政治决定没关系;三、我不喜欢所有候选人;四、我的一票不会影响大局;五、看不见不同候选人与政党之间有分别。

已登记为选民但不去投票的,最主要五个原因依次是:一、我对候选人或议题缺乏足够认识去做一个好的决定;二、我不喜欢所有候选人;三、讨厌政治;四、投票与现实政治决定没关系;五、我的一票不会影响大局。也还有其他原因可能影响人们不去投票:太忙、对政府事务没兴趣等。

以行动消除「投票无用论」

若香港的情况是类似,针对那些未登记为选民并说不想投票的和那些登记了的但没去投票的,要促使他们投票,重点可能有点不同。首先要接受,要一下子改变那些「讨厌政治」的人,应是较困难的。因此表面看来,要促使未登记为选民的人去登记及投票,会相对叫那些登记了但没投票的人去投票较困难。要改变他们对政治或政府事务的态度,可能要透过长期的公民教育,改变他们对公民责任的看法才能达到。

投票与现实政治决定没关系这一点,在香港的政治现实下可能更强烈。同样地,「我的一票不会影响大局」在香港也可能是很多人的感受,要改变这两点绝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香港反专制的各方力量必须能提出具体的方法,并向市民广泛宣传,清楚表明他们的一票如何能改变现实政治。这不能流於泛泛之谈,必须是非常具体,包括了详细的目标及方法,那才有机会改变他们的固有想法。即使成功的机会不大,但若能提出具体的方法去改变现状,这些人仍是有可能走出来投票的。

其实若能做到这点,也可能同时处理得到「我对候选人或议题缺乏足够认识去做一个好的决定」、「我不喜欢所有候选人」、「看不见不同候选人与政党之间有分别」等顾虑。因反专制力量清楚向市民展示了他们的政治诉求,显明与建制力量的分别在哪里、并为能促使实质改变带来希望,冀盼这能使他们踏前一步。但这宣传不能等至选举日前才进行,更要在选民登记阶段就要在社会内广泛传播,那才有望促使那些未登记为选民的人先去登记,之後到了投票日再去投票。

还有,按美国的研究,在未登记为选民的人中有不少表示了任何原因也不会令他们登记,但那些表示他们仍会有机会登记为选民的,18-29岁的人比其他年龄层占的比例较高。若香港的情况是相似,反专制力量的宣传工作应在年轻人间多做一些工夫,或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 原载: 香港《苹果日报》
纵览中国刊登日期: Monday, December 24, 2018 关键词: 登记 选民 投票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