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评论、关注点赞

  • Facebook Icon脸书专页
  • telegram Icon翻墙交流电报群
  • telegram Icon电报频道
  • RSS订阅禁闻RSS/FEED订阅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

2019年01月30日 21:30 PDF版 分享转发

文章转自网络,旨在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和经济金融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深入,会计准则也以翻天覆地的速度进行国际化。目前,「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已被广泛接受,注册专业许可标准的国际统一也指日可待。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统计,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采纳和应用。这些发展正在消除会计和金融服务业所称的「国家监管障碍」。

上述转变对会计世界的影响不容小觑,跨国的出现以及财务报告和审计标准的国际同质,是对投资者在全球化资本市场中对透明度的需要的回应。而开发中国家通过采取与国家会计准则趋同的策略,可以吸引外资。然而,对类似大陆的新兴经济体而言,国家监管的协调和废除,使西方国家的跨国会计师事务所得以巩固对其国际分支机构的权力和控制,从而威胁到国内会计行业。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从历史角度来看,资本积累的中心从16世纪的意大利城邦转移到18世纪的荷兰,再到19世纪的英国,最近一次转移到20世纪的美国。每一个积累中心的出现和衰落都遵循这样一种模式,即:开始是一段生产增长时期,随后是经济衰退,最后是一段金融扩张时期,这预示着权力的衰落和向下一个政权的过渡。比较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发现,每个时代都经历了类似的增长、停滞和金融复兴时期。

金融扩张有一种导致系统不稳定的内在趋势。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结束了「美好时代」。在当代,系统不稳定也造成了一系列,包括1994年墨西哥比索贬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2008年危机。这种不稳定和危机的趋势使得金融化成为一个暂时的问题,导致盈利能力下降。金融扩张时期标志着各自时代的结束,并预示着向一个新的资本积累中心的过渡。在21世纪,随着美国霸权的衰落,中国或许有机会成为新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中心,此为美中贸易战的深层原因。

对系统性金融不稳定的担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会计的国际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出表明,有必要建立一个能够减少国际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国际监管架构。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管理当局审议了关于建立一个更强有力的国际管理制度来管理全球金融市场的建议。这些提议包括设立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国际破产法院、国际存款保险公司,甚至全球央行。然而,这些提议都没有取得成果,主要是因为私人金融市场不愿接受更强力的国际权威的影响。西方政府没有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全球化和金融化正在推动各国家走向同质化和标准化的道路。此外,随着主权国家专业会计协会的影响力下降,少数强大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会计领域的主导地位将日益增强。在必要时,这些国际公司还寻求其背后国家和国际机构的帮助,以阻止国内会计行业的保护主义。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策略,既是满足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需要,又是来自全球化和金融化对中国的压力。如何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此乃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作者为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来源:旺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Follow Us 责任编辑:赵凌云